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0章 文化滲透(1/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52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46

    在昌化縣城以東十裏,距離昌化江不到一裏的曠野中有一個高達六米的涼棚。這個涼棚由碗口粗的圓木搭建而成,地板距離地麵足足有近四米高,要通過一具扶梯才能上去。此時喬誌亞便在這間涼棚裏,端坐在一張藤椅上,手裏拿著望遠鏡觀察周圍工地上的情況。這附近的地形十分平坦,在涼棚這個並不算太高的地方就能把周圍數裏的狀況看得一清二楚。

    喬誌亞放下望遠鏡,一伸手便有身後的侍從將水杯遞到他手鄭杯子裏是新鮮的椰汁,不過椰子並非本地所產,而是從三亞大本營運過來的。這地方原本是沒有椰樹的,海漢來開發了昌化之後,才開始在這附近的海岸線大規模種植椰樹,但結出果實卻不是一時半會能實現的事。

    喬誌亞在穿越前是汽車行業的五金技工,當兵期間是工程兵專業,因此他對於民政管理工作其實並無太大興趣。有空閑的時間他寧願待在工地上當監工,雖然沒有劉山夏專業,但畢竟當過工程兵,土木工程他多少也懂一些,比起那些連圖紙都看不懂的歸化民工頭可強多了。至於民政方麵的具體事務,他更願意將其交給民政部的人去打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將所有的權力都抓在自己手裏。

    依照現在的工程進度,到年底的時候有望完成一半的築路工程,這與建設部所預計的修建速度基本相符。當然也並不是沒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苦役營有好幾千的奴工苦役可以壓榨,唯一的問題是如果人員損耗率太高,可能就不太好向執委會交代了。

    雖苦役營這些勞動力得來容易,在工地上往往被當作易耗品使用,但到底這也是穿越集團的資產之一,正常的折損率大概在每月5%-8%之內,超過這個數字,喬誌亞這個臨時項目主管就不得不寫書麵報告向執委會解釋原因了。相較於壓榨現有的勞動力,喬誌亞更傾向於想辦法繼續增加本地的勞動力數量,來加快工程的進度。至於計劃外的廉價勞動力從何而來,喬誌亞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

    一名民兵來到喬誌亞身邊,俯身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喬誌亞點點頭道:“讓他上來吧。”

    不一會兒一名膚色黝黑的黎族少年便來到了涼棚裏,喬誌亞指了指旁邊空著的藤椅道:“坐下。來人,給黃少爺來一杯椰汁!”

    來人正是石子峒的黎人代表黃雀,這個少年在幾個月之前被石子峒峒主黃三木指定為代表,跟著海漢人走出了石碌大山,去三亞參觀海漢人所誇耀的“海漢式生活”。雖然在三亞隻住了二十來,但這個少年的三觀在此期間已經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他雖然曾在昌化縣城裏生活過一段時間,大體也知道漢人生活的環境是什麽樣子,但海漢人治下的地區與昌化縣城的差異實在太大了。

    那個地方人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有書念,漢、黎、苗、安南乃至金發碧眼的西洋番人居然能和諧地在同一個地方生活。那裏沒有令人厭惡的大明官府,所有人都在海漢執委會的管理之下辛勤工作,收入也遠勝過黃雀所知的普通百姓。在當地年收入水平超過百元的歸化民比比皆是,而大明治下的普通民眾想要年入百兩完全就是妄想,更別地處深山的石子峒了。相較於艱苦的山中生活,海漢治下的三亞地區對黃雀來簡直如同人間仙境一般,如果不是記掛著山寨的親友,他真是在三亞住得有點樂不思蜀了。

    去過三亞之後,黃雀才明白石碌之外的世界究竟有多大,而當他帶著一腦子的見聞和想法回到石碌的石子峒,就已經變成了最忠實的海漢價值觀的鼓吹者。黎人要過上好生活,要贏得尊重和漢人平起平坐,那就必須先得從大山中走出去——這是黃雀在三亞期間被反複灌輸的觀念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