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2章 升職之路(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46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1:53

    劉山夏對於家父子這種熟練的表現顯得十分滿意,倒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表現出來對執委會的忠心,更重要的是海漢的這套製度顯然已經在他們的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成為了他們條件反射的一部分,而這正是執委會期望在歸化民身上所能達到的效果。盡管目前可能還隻有少數於家父子這樣的高級幹部才擁有這樣的素養,但隻要假以時日,量產的新移民中一定會出現相當數量忠於新政權的民眾。特別是類似於寶這樣“長在紅旗下”的新青年,更是執委會特別在意的一個群體,而相關部門給於寶所準備的新職位,多少也和這個領域有一定的關係。

    自穿越以來,對移民的洗腦,或者用官方的法槳再教育工作”,就一直是民政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而這部分工作在兩年多的時間內一直沒有比較大的改進,內容的針對性並不是太適合目前移民組成比較複雜的現實狀況。民政部寧崎在十月的常務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意見,就是要將再教育工作的針對群體進行細化,特別是對未來十年二十年內要在海漢這個政權內起到基礎作用的青壯年人員,要製定一套更行之有效的思想控製模式。

    寧崎認為僅僅隻是靠掃盲班、文藝宣傳以及進修課程這些東西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這些年輕人懂的學識多了,未必就會選擇倒向海漢一方,不定反而因為看了太多的古書而選擇“正統”的大明王朝。如何能在海漢自身建立正式政權之前,能夠讓這些國籍不明的歸化民對自己所處的群體能夠擁有強烈的歸屬感,寧崎認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在穿越前的世界裏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的解決方案可供選擇。而一種比較通行的手段,就是成立各個年齡段的政治組織,從學齡兒童一直到成年人,貫穿整個教育階段。

    事實上這種方式早就在某些部門進行實施兩年時間了,軍方在勝利港設立軍事基地之初,就成立了相應的童軍營,專門接受孤兒和那些資不足以完成正統課程的兒童,這些童軍學員在營內會接受長達數年的軍事化教育,在年滿十六周歲之後便會分配工作,進入警察或者民團這樣的暴力機關任職,少部分條件比較出色的學員,還有可能進入到安全部甚至是執委會直屬警備部隊等特殊機關。

    兩年以來,軍方所設置的這種童軍營已經開始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已經有近百名少年男女在年滿十六歲之後被分配到了各種單位。在經過了長時間的針對培訓之後,這些人員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海漢的歸屬感強,對執委會的忠誠度高,頗有一點特殊年代中無所畏懼的紅將味道。這些人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後,隻需再稍加引導,就能成為海漢的死忠擁躉,出任各種關鍵性的崗位。

    而針對十六歲之後歸化民的海漢官方政治組織,在此之前還是一個空白領域,雖然各個單位或許有相應的掃盲培訓之類的課程,但並沒有一個全民化的組織將成年之後年齡段的人統一到一起。所以寧崎向執委會提出了建議,希望能夠為此而成立一個類似於“青年團”之類的官方組織,將構築海漢社會的中堅力量盡可能地網羅進來,從而實現對海漢統治基礎的穩固。

    當然搞這種大規模的官方政治組織,僅僅依靠穿越眾是不行,僅僅是人手問題就無法解決,所以必須要從一開始就吸納一批精明強幹的歸化民進來搭建組織架構,而同時這批人大概也會相應地成為這個全新組織的形象代言人,甚至是成為公眾人物。

    要達到這些目標,顯然對於入選者本身素質就將會有較高的要求,不光是對執委會的忠誠,而且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各方麵也不能有明顯的劣跡。再加上對年齡的要求,這一係列的條件就足以刷掉八成以上的候選者了。於是像於寶這樣條件優越的人選,就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麵歸化時間早,又是寧崎和施耐德一起帶出來的徒弟,政治忠誠度方麵沒有任何問題,加之又在廣州有兩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唯一的血親也是歸化民高級幹部,無論從哪個方麵看起來都沒有太多值得挑剔的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