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42章 石碌投產(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7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2:11

    在補充鐮水和食物之後,兩艘福船於1月7日離開了納土納港,在外海兜了一圈,確定附近海麵沒有其他船隻之後,再折向西北,與這兩一直在外海遊弋的船隊會合。

    王湯姆在聽取了穆夏柏和林南的報告之後,認為情報收集工作已經算是達成目標,便下令開始返航。至於探索納土納群島以南的海域,那並不是他們此行的主要任務。

    這次南下的船隊中就兩艘雙體帆船上載有電台,為了抓緊時間,王湯姆再次決定兵分兩路,由他親自駕駛“閃電號”帆船,載著幾個主要部門的人員先期返回三亞,向執委會匯報這次所搜集到的情報。剩下的船則按來時的航速慢慢返回。

    “閃電號”在返程途中隻到金蘭灣停泊休整了一的時間,便一路趕回了三亞。不過饒是如此日夜兼程地趕路,他們回到三亞也已經是整整兩周之後了。

    而在偵察船隊南下期間,昌化石碌的軌道線終於趕在新年伊始完成了軌道鋪設工作。從昌化港出發的蒸汽機車,以25公裏的平均時速,耗時一個半時抵達了石碌車站,距離兩處已經開始動土的礦坑開掘點都在一公裏之內。這條目前海南島上最長的軌道標誌著石碌鐵礦的開發已經進入到正式實施階段,這裏開采的礦石將通過鐵路源源不斷地送往海邊,在昌化的冶煉工廠裏變成成千上萬噸的鋼鐵。

    昌化石碌項目的主管,現任昌化開發區的軍政長官喬誌亞,已經將他的辦公地點從昌化縣城附近搬到了石碌的山坡上。石碌礦區的辦公地點曾經是石子峒的居住區,在前期選址的時候因為這裏的地基是現成的,喬誌亞便選定了將這裏作為礦區的辦公地和職工居住區來進行開發建設。

    原有的上百座船型屋被拆了大半,代之以海漢標準的兩層木結構簡易板房。建設部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經為石碌礦區的開發設計了專門的簡易房屋,因為這裏地處內陸山區,不像海邊那麽易受到海上襲來的颶風影響,因此簡易房屋也主要以竹木結構為主,所有的構件都是提前製成的標準件,越工地之後隻需有工頭指揮就可以迅速地像搭積木一樣搭建起來。

    這種簡易房屋每間可以住六到八人,廁所和浴室公用,每一棟兩層樓可視當地條件搭建任意規模,從一間到一百間都行,隻要施工的地方容得下就校建設部趕在全線通車之前就已經在這裏搭建了三百間房屋,可容納近兩千人居住,基本可以滿足礦山開發初期需要。

    而前期參與築路施工的數千勞動力當中,大部分人會被留在昌化的冶金工業區定居,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後進入冶金行業成為煉鋼工人。一部分人會分配到鐵路沿線定居,作為昌化與石碌之間這條軌道的維護和調度人員。少量人員會留在石碌礦區,擔任工頭之類的職務。而在石碌礦區充當主要勞動力的,則將是苦役營的數千囚犯,考慮到工業部對礦區所下達的生產任務,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恐怕再難有活著離開這片山區的機會。

    另外司法部也已經通過了新的決議,今後海南島本地的囚犯,除了一部分性質比較敏感的******之外,普通犯饒服役地點統統改為了石碌鐵礦,就連田獨鐵礦現有的一些犯人,也會陸續地遷移過去,以便於有關部門進行統一管理。

    建設部的技術人員則會悉數調離,一部分前往瓊北地區實施各種基建工程,另一部分人則需要到海外工作一段時間,去安南南部海岸負責籌劃指揮那幾個屬於海漢的港口開發工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