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99章 九連城(2/3)

作者:零點浪漫字數:862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59

    李成桂舉事的時候,便是在這威化島上,今時今日的朝鮮國,也都是來自於兩百多年前李成桂的一次大膽的決定。所以這個地方對於朝鮮而言是有著特殊的意義,不過目前朝鮮並未在威化島上部署成編製的駐軍,島上僅有少量朝鮮民眾定居,一旦爆發戰事,這個距離九連城僅隔著一條靉河的島嶼大概就是首當其衝的地方了。

    按照朝鮮提供的信息,義州的治所是在威化島北側江岸附近,駐軍不過千餘人。如果邊境爆發戰事,這麽點人馬大概也就隻能在一開始象征性地抵抗一下了,聯軍也不會將抵抗清軍的希望寄托在朝鮮的邊防部隊身上。

    截止聯軍艦隊抵達鴨綠江口的時候,暫時還沒有收到威化島被清軍攻占的消息,這算是一個好消息,讓聯合艦隊從威化島兩側選擇一條前進路線的時候不用擔心島上已經有清軍設伏,放心地進入靉河方向——九連城就座落在靉河與鴨綠江交匯處的北岸。

    大約兩時後,從先頭部隊福建水師戰船的甲板上射出了一顆信號彈,在半空炸開之後放出紅色焰火,數裏內都可以看到。這個舉動是通過信號彈向後方的艦隊主力傳達事前約定好的信息——在江岸發現了規模超出尋常水平的碼頭設施。

    王湯姆昨晚與軍官們討論的結果之一,是認為清軍如果將大部隊集結到九連城附近,那麽極有可能會選擇這一段江麵作為渡江進入朝鮮的路徑。大軍在岸上的軍營可以建在江麵視野之外的內陸地區,渡船也可以藏到上遊更隱蔽的支流中去,但多達數萬饒部隊要渡江作戰,有一件工程卻是必須要提前完成的,那便是碼頭設施。

    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人員和物資要迅速通過鴨綠江,就必須得有一個運作高效的港口和比較完善的碼頭設施。江岸邊的一處碼頭是普通的漁港還是專門的軍用碼頭,到時候一眼便能分辨出來。

    當然如果是換作海漢來執行這個渡江作戰計劃,也不是沒有瞞過海的做法,比如用相對較短的時間在江麵最窄的地方搭建浮橋,讓人員車馬直接從橋上渡江,這樣就可以免去許多麻煩。隻不過不善水戰又缺少船舶的清軍目前應該還沒有這樣的技術力量,隻能選擇渡船這種傳統運輸模式來完成大軍渡江。

    先頭部隊的發現,基本就可以確定了王湯姆等將領在事前的預計,清軍在這個江段提前修建了超出正常規模的碼頭設施,最合理的解釋大概就是清軍要在這裏執行渡江作戰了。

    不過朝鮮方麵在事前並未向海漢提供這個關鍵信息,這讓王湯姆有些不太理解。照理清軍修建碼頭的地方距離威化島僅一江之隔,如果朝鮮方麵稍稍做些偵察工作,其實也不難掌握到這類細節信息,但朝鮮人要麽是忽略了這些情報信息的重要性,要麽就是有意對海漢有所隱瞞。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王湯姆對此都難以諒解。

    大約半時後,江岸處的碼頭設施也映入了王湯姆的眼簾,他甚至都不需要用到望遠鏡,便能看清岸邊那些棧橋、吊臂和倉庫,沿著江岸向上遊延伸開去,至少有約莫一裏的範圍。以清國與朝鮮之間的緊張關係,在邊境線上修建這種規模的碼頭顯然不會是民用和商用。

    不過稍稍有一點奇怪的是,這明明是一個可容納上百艘船隻停泊的大型江岸碼頭,但整個碼頭區都是空空如也,岸邊連一艘舢舨都看不到。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清軍已經將所有船隻提前調離了這個地方,至於原因不言而喻,當然就是為了躲避昨大搖大擺開進鴨綠江的這支聯軍艦隊了。

    有了前兩年的經驗教訓,清軍很清楚在水麵上與海漢戰船交戰的後果會是怎樣,所以他們應該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將船全部轉移到上遊避開海漢鋒芒。至於這些搬不走的碼頭設施,那也就隻能任由海漢為所欲為了,好在重建起來總會比重新造船要快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