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八章 邵陽(1/2)

作者:舞夜星空字數:4382更新時間:2021-02-23 22:40:14

    這之後的事情我跟村民們也不再關心,村民們跟高壓鍋道了謝後,便忍著今日的疲倦,連夜裏將空地給鏟平了,並且堵上了那僵屍挖出來的洞,至於留在地底的那棺材,據高壓鍋說,挖不挖出來都一樣。

    截運一事,到此總算是塵埃落定,村民們的運道很快就會轉好,至於朱嬸一家跟她們後代子孫會如何,我們也懶得關心了。

    這一夜再無其他事情。

    第二日一早,我們跟老太太還有暫住於老太太家的禿頭漢子一家道了別,便上車出了村,前往羊皮紙上最後的一個地方。

    而當我們的車子行駛在路上的時候,那李先生忽然開著摩托車從後麵趕了上來,示意高壓鍋把車窗搖了下來,然後就朝他笑了笑,甩給他一個棒棒糖:“可別崩了牙,後會有期!”

    說著,他猛地一加速就超了過去,很快就消失在我們前頭。

    高壓鍋笑了笑,拆開棒棒糖的包裝,塞進嘴裏猛地嚼碎:“哎呀我的媽,又崩了牙了。”

    我:“……”

    ……

    車子在路上平穩的行駛,路邊的風景也由雜草叢變成了樹林。

    要說羊皮紙上這最後的一個地方,我仔細瞅了瞅,才知道其實是我老家那地方,湖南邵陽。

    說起邵陽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但說起湘西趕屍跟苗疆蠱術,相信是聞名遐邇。

    而做為邵陽的本地人,對於邵陽這邊的風土人情,多多少少都是了解一些的。

    邵陽市區位於湖南中部的資江流域,所轄的邵陽地區則位於湘西與湘中一帶,湘西苗族自治縣便是邵陽市下的一個轄區,山區當中至今還住著民風比較古老的苗族人,所以無論是趕屍還是苗蠱,在這裏的人口口相傳中皆有存在,隻是那時我沒有親眼見過,也並沒有在那裏待上多長時間。

    不過無論是趕屍還是苗蠱,起源都是苗族,但湘西並不是起源地。

    其中趕屍最早可追溯到幾千年前蚩尤與黃帝的大戰,據傳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語裏“公公”,此處可理解為族長)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人對陣廝殺,使得本族族民屍橫遍野,而打完仗後不能留在戰場,需要後撤到後方,蚩尤不忍心本族族民埋骨他鄉,便令軍師把戰死的族民送回故裏。

    而每次大戰戰死的族民頗多,活下來了的族民都是相當疲倦,那時候運輸手段又不發達,靠人力運送路途遙遠,耗不起人力,因此蚩尤的軍師就創造出了趕屍這運屍的手段,站在族民中間默念咒語,禱告神靈後,族民的屍體便會盡數站起,跟著手持“符節”的蚩尤規規矩矩的走。

    這便是趕屍的起源。

    但這種趕屍手法隨著蚩尤在涿鹿與黃帝大戰戰敗後而銷聲匿跡,直到清代中期,才有一種類似的趕屍技術出現,是把客死在今四川一帶的湖南移民的屍體運送回家鄉,也就是湖南湘西一帶。

    不過最開始的湘西趕屍走的是水路,無需去趕,隻需要用船舶運送即可,但三峽這一段水路水流湍急,旋渦暗礁密布,多數運屍的船隻行駛到此處時都會沉沒。而古人又十分迷信,船夫們都覺得搭載屍體不吉利,此後再不願意用船運屍,可移民的屍體又不能不送回來,趕屍這才應運而生,趕屍的方式與苗族在幾千年前運用的有些相似,但從準備趕屍到最後在“死屍店”將屍體交付,整個過程要更加繁瑣一些,運屍前不但要處理屍體,還要禱告神靈,之後還需要用符鎮屍,再以咒語,銅鈴,銅鑼引路,銅鑼用以讓行人避退,銅鈴則引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