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九十五章 同去無妨(2/4)

作者:祝家大郎字數:9592更新時間:2019-03-18 20:37:24

    當然儒家對於許多事情也帶來了負麵的後果,必然女子裹腳,過於苛刻的男女大防。但是這些東西並非儒家本身的意涵,而是男權社會下的畸形產物,說白了就是男人對於女人的控製欲以及私有欲,這是世界男人共通的特點,隻在程度問題。也是動物的本能導致的。

    對於儒家的批評未嚐不可,但是批評隻能在於學術與哲學層麵的辯論,現代哲學與古代哲學某些方麵的碰撞。

    而不是全盤否定儒家,儒家也是全盤否定不了的,這些思想與哲學在社會的方方麵麵。你可以說“君為臣綱”會帶來愚忠的問題,會帶來嶽飛一般的慘劇,但是這也是有時代背景的,那個時代,君與國是綁在一起的,對於君之效忠,就是對於國家效忠。這個問題不在於君為臣綱的對錯,而在於不能讓君主來代表國家。

    這也就是社會的進步,沒有了君主,把君主與國家剝離開來,君為臣綱就不會變成問題,而是會變成“國為臣綱”,這一點的批評許多時候就變得太過表麵,也太過膚淺。

    父為子綱,這個道理到後世,已然是普世價值,普世價值的出發點就在於“孝”,世界所有文明之中,沒有一個國家與文化像中國人這般強調與在意孝道。也是被所有中國人接受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若拿來批評,十足可笑。

    以上隻是稍微舉例,隻為了證明一味的否定與批評,本身就是悖論。身為一個中國人,對於儒家全麵的詆毀,其實就是對於自己全麵的否定,一個人怎麽可能全麵否定自己。你認為對的一言一行,你認為不能觸犯的道德底線。全部來自儒家對於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儒家就在每個人心中,就在每個人的價值觀中,如何否定得了。

    華夏文化,就是與別人不同,你對家庭觀念,對於國家的觀念,對於社會道德的觀念。其實與別的國家與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區別,這種區別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骨子裏,與生俱來,如何否定得了?

    文化的自信也在於此,許多中國人陷入了一種悖論之中,許多公知大V尤為明顯。一方麵拿著自己骨子裏的價值觀,一方麵又在文化上處處尊崇別人家的。何其可笑,你不論裝得如何像一個外國人,甚至以西方人自居。但是你的行為舉止,你的思維邏輯,還是中國人的方式。就算一個西方人不認識你,看你第一眼,也把你當做一個中國人。

    崇洋媚外之風,也慢慢少了市場。就如前文所說,實力代表一切,實力也代表文化競爭力。

    且看世界往哪裏發展,發展的趨勢,就代表了一種文化的先進性。中國自古如此,兼容並蓄,曆史長河幾千年,不同人種,不同文化,不同族群,都在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文化上也一直趨於一統,這才是中國這個概念的由來。

    中國並非指得國家概念,而是一種正宗正統的概念,自從商周一下,不論哪個朝代,哪個國家,皆以正統自稱,皆以“中國”自居。所有統治者想盡辦法證明自己乃正統中國,不論是法理上的正統借口,還是迷信的正統借口。從來沒有哪個朝代把華夏正宗這個詞匯拋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