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2章(1/2)

作者:王雨字數:5468更新時間:2021-03-23 16:48:29

    酉時,暮春的西天還剩下一道亮帶,載重一千八百擔的“三板船”順長江流水東去。寧徙獨立船頭,江風掀亂她的發絲。

    這“三板船”在川江木船中是載重量最大的,此船經過了精心改裝,設有客艙和貨艙,艙有三層,橈櫓、桅帆煞是氣派。船老板是她兒子常光聖,她此行的目的地是湖北省宜昌縣。兒子光聖經營那“寧聖轎行”的生意做大了,又有兒媳婦李小雅的“蜀陝賬莊”做後盾,很想擴展業務,對她說,現在重慶城裏的商行有二十多家了,經營絲綢、夏布、食鹽、紙張、書籍、藥材等生意,可是船幫太少了,常年的貨運量隻有十來萬噸。她問,光聖,你是想經營船運吧?光聖點頭。她笑說,好事情,長江水道是黃金航道,媽支持你。光聖好高興,說她開通。說他和小雅商量好了,小雅的母親也同意了,決定開辦船幫,問她叫“長河船幫”如何?她想想,說,嗯,不錯,這長河就是長江,“長河船幫”這名字好,有氣勢。不久,“長河船幫”宣告成立,開展了載客運貨的生意。

    寧徙看著滔滔長江流水,心難平靜。

    為救常維翰,父親寧德功毅然領了她和繼母趙秀祺去麵見皇上。三人你言我語說了常維翰之事的前因後果,說了宣貴昌的種種劣行。坐在禦榻上的乾隆皇帝聽後感歎:“你們寧、常兩家的經曆就是一部移民填川史呢。唉,這個常維翰,咋好事惡事都做了。哼,那個宣貴昌,朕要嚴懲不貸。”一言九鼎的皇上話是這麽說,可案子還得要都察院去審。結果使她大失所望,也慶幸。父親確實有威望,保住了常維翰的性命,家人也得平安。可趙宗的能量也大,有朝廷的一品大員蕭太傅做後台,也保住了宣貴昌的小命。

    天色漸晚,起風了,“三板船”朝涪陵碼頭駛去。

    寧徙還立在船頭,目視前方長江與烏江兩股流水交匯廝咬,仿佛兩股力量在鐵血拚殺。咳,父親這方是股力量,而趙宗那方也是股力量。這兩股力量明裏暗裏拚殺,會如這長江與烏江最終合二為一麽?非也,對與錯是不可能合二為一的。常維翰與宣貴昌的案子從夏天直審到冬日,最終還是皇上欽定,各打兩大板,倆人均被罷官貶為庶民,遣返回原籍。她從父親嘴裏得知常維翰被釋放的消息後,立即趕去大牢接他。衙役說,常維翰早已走了。她急了,欲說我是他夫人,又沒說,她想,定是泓玉將他接走了。泓玉的父親義親王已經過世,因其貪瀆之事受到乾隆冷遇,家人早已回滿洲原籍了。泓玉將維翰接到哪裏去了呢?回滿洲還是去了寧夏?父親說過,聖命不可違,他隻能回閩西原籍。她這麽想時,衙役遞給她一封信,說是常維翰讓轉交給她的。“寧徙,我無顏見你,我對不起你,我倆的情緣就此斷了。聖命難違,我們隻得回閩西老家望月嶺了。常維翰。乾隆十年冬書於大牢。”她看信後欲哭無淚,苦苦發笑,常維翰啊常維翰,你個負心的男人,你就這麽狠心地走了,還說情緣就此斷了。是泓玉不許你見我還是你自己的意思?我倆可是千裏迢迢來川置業的患難夫妻!父親和繼母知道後都斥責常維翰,又極力寬慰她,說這是不是休書的休書,斷了好,常維翰已經有了泓玉和他倆的女兒,他們就回原籍去落葉歸根吧。失望有了希望,希望複又失望,失望帶來絕望。她不能再在京城待了,開春後,便回了榮昌縣。

    盼她歸來的趙書林度日如年,見到她後喜淚撲麵。她對他沒有隱諱,原原本本說了遇見常維翰的事情。趙書林理解,說,常維翰還活著,死罪也免了,這是好事情,你也莫難過了。不管他現今在何處,有泓玉和晚輩們相伴,他也可以頤養天年了。你對他已經盡心盡力,對得起他了,是他絕情絕意。這樣倒好,你倆的緣分已盡,我倆的婚事該辦了!是啊,她與維翰的緣分已盡,罷罷罷,書林苦苦等了自己這麽多年,離京時,父親和繼母都說讓她與書林早日完婚,就點頭說,是該辦得了。趙書林欣喜若狂,為她和他自己沏茶,誦道,世上更無羈絆事,壺中別有自由身。端起茶碗,來來來,我兩個今天以茶代酒,喝茶定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