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3章 割韭菜新姿勢(1/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312更新時間:2021-09-10 06:14:58

    97年事業如日中天的股評家趙笑雲做了一個決定:離開老東家華夏證券自己創業。

    這個日後被稱為第一莊托的人沒有意識到,此舉將意外改變兩個門徒的人生。而他們又會在日後,分別成為轟動金融圈與娛樂圈的人物。

    從華夏離職前,趙笑雲向公司推舉跟自己兩年的下屬王亞偉來接替自己的職位;同年他創辦東方趨勢投資顧問公司,親自從財政部科研所招收一個名叫李霏的學生。

    十年後王亞偉憑借押注國企重組,斬獲226%的淨值增長率,高居當年國內各類型基金之首,比第二名足足高出35個百分點,一戰成名,從此在股票江湖上無人不知。

    而李霏則在悄無聲息間走上另一條道路:拉著家人一起創辦藝人經紀公司時代峰峻。

    09年李霏推出偶像練習生企劃TF家族,選中年僅12歲的王俊凱進入TF家族。那個曾經穿著格子襯衫、縱論股市天下的李霏,搖身一變,成為偶像男團TFBOYS的經紀人以及幕後老板。

    被大起大落的A股鍛造出來的老鐮刀,從此開始對偶像產業的降維打擊。

    TFBOYS走紅的頭幾年,擔心三小隻的粉絲們,常常會從全國各地寄牛奶,並成立各種生活服務小分隊。經濟條件充裕的粉絲,還會替偶像花費幾十萬定製高端衣物[2]。隨著他們相繼成年,操心的粉絲們又開始郵寄剃須刀。

    在國內女性經曆喪偶式育兒,且很多利益需要通過兒子才能實現的父權社會,養成係的低齡男偶像-女性粉絲的互動機製可謂直擊社會痛點。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偶像生日時粉絲間為何引發軍備競賽?

    追星族顯然不可能如外界攻訐那般低智,這種集體潛意識,本質是偶像上癮的產物。背後的關鍵是偶像工業對參與度的大幅開放。

    挑選未成年偶像練習生,給未來留足成長空間;再借助社交媒體的高頻互動,將偶像成就歸功於粉絲,讓粉絲盡可能參與到偶像成長中。

    這種套路讓追星和炒股有了幾分相似:一買就想漲停板”的粉絲,可以從偶像的感謝與日常互動中找到即時的反饋。

    價值投資的粉絲,見證著自己捧起的偶像實現一個又一個成就,成長為一隻大牛股時,感動之餘難免會進一步自我綁定,就像每次茅台片仔癀創新高都會帶動但斌林園產品的銷售一樣。

    不過行走江湖久了,也難免會遇到跌停。

    但在網絡的一些角落,部分粉絲依舊難掩失望之情:這本應是一個漲停。

    如果說“養成”的思路還是比較“長線投資”,那“選秀”就明顯更“追漲殺跌”了。“選秀係”偶像團體借助綜藝節目,將參與度與成就感集中化並數據化。

    偶像能否從眾多競爭者中成團出道,全憑人氣投票票數決定,而票又間接和金錢掛鉤。

    粉絲成為了偶像職業命運的決定者,至少他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這一模式下粉絲的愛與回報,藉由節目排名這一數據變得可視化,追星也變成氪金網遊:花錢買票買得越多,傾慕的偶像越有可能以高名次出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