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精彩紛呈的文化史(2/5)

作者:周兵字數:16328更新時間:2021-04-25 05:00:09

    (1)新文化史類著作的大規模翻譯出版主要集中在近十年裏。國內西方史學史的研究通常比它的實際發展狀況要相對滯後,因此早先我們相關的研究和譯介仍然停留在之前的一個階段,一般都截至70年代前後為止。最近幾年裏,隨著對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日益充分和對外交往的頻繁,眼界也逐漸轉向了新的變化趨勢,而新文化史在國外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已相當成熟,也為適時的介紹和總結創造了條件。同時,如本書前文所交代的,國內學界對新文化史的了解始於1999年彼得·伯克的來華講學,這也在客觀上帶動了2000年後相關論著的陸續被翻譯和出版。

    (2)國內譯著中傳統文化史與新文化史混雜。雖然對新文化史有了一定認識,但仍僅限於史學界,在出版中一般往往沒有明確的選擇,傳統的和新的文化史著作在出版社的計劃中也無先後之別,因此在同一時期兩種形式的文化史著作都有問世。在下文的分析中,屬於傳統部分的文化史,如通史性質的民族、國家、區域、時代等的文明史(文化史)就不在我們的考察範圍內。

    (3)新文化史著作中學術性與通俗性並存,後者的翻譯出版更普遍。通俗性是新文化史著作相對於大多數專業性曆史著作的一大特色,但這種通俗性也帶來了另一個極端,一方麵是文字生動、語言通俗但又不失專業性和學術性的文化史著作,另一方麵是一味獵奇求異,甚至有些媚俗的、庸俗的通俗讀物式的文化史,又被稱之為所謂“另類的(或邊緣的)”文化史著作。後一種由於市場的原因,甚至更熱銷,翻譯出版的情況也更多,有些雅俗共賞的新文化史研究論著甚至也常被包裝成這種形式。因此在具體的分析中,還必須有所鑒別,要將這兩者區分開來,對於一些過於簡單的知識讀物,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一些文化史問題進行常識性、故事性介紹的書籍,也不在本文的考察範圍之內。

    基於這樣三個特點,以及參考伯克等人對於新文化史類型的區分,我們也將對這些文化史著作進行簡要的分類,然後分別予以介紹和評論。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本章並不是要對當前的文化史翻譯出版現狀作總體的評價,而隻是借助西方文化史漢譯的基本概括作為個案來說明新文化史中所體現出的多樣性特征。所選著作主要以2000—2005年間翻譯出版的部分文化史著作作為考察對象。對2006年至今最新的一些翻譯出版狀況,由於呈現出另一種完全不一樣的特點,即在學術層麵上的大規模、係統地引進出版,尤其是部分國內學界研究和介紹較多的新文化史家及一些經典名著,本書下編所列舉的幾位曆史學家,近年來均有大量作品被翻譯出版,如彼得·伯克的著作幾乎已全部被引進,中譯本問世的已不下十種,其餘的也即將陸續出版。因此,對於後一階段的情況,暫不在本章討論範圍之內。

    根據筆者粗略的統計,2000—2005年間被翻譯出版的新文化史論著大約有200種左右,其中並不包括史學史和史學理論著作,相鄰學科如文化人類學、文化社會學、文學理論、文化研究和後現代主義理論的著作,也不包括上文中已排除了的關於區域、民族和時代總體性文明(文化)史著作及一般的通俗知識讀物。以下的分析主要根據這200種著作進行,它們在整體質量上雖然參差不齊,所關注的問題也千差萬別,但卻恰恰充分反映出了新文化史的多樣性特征。

    一、新文化史學術專著

    雖然國內史學界和出版界對西方新文化史有一定的關注,但在2005年之前翻譯出版的學術專著的數量相當有限,因此少量的例外尤其值得予以特別的關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