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章 進擊的信長(3/3)

作者:落木寂無聲字數:12116更新時間:2019-05-17 21:57:21

    是會被認為“總大將患了癔病”,會引發營嘯的惡性事件。

    木下秀吉剛剛走過了浮橋,便上氣不接下氣,不斷大聲講話隻是為了鼓舞自己。明智光秀竭力保持著形象但沒過多久就需要“鬼武者”扶著走了,就連柴田勝家喊話的音量,都遠遠不如平日那麽洪亮了。

    如果說他們三個本來就是超凡卓絕的武士,心中燃有遠勝常人的火焰,足以克服惡劣天氣的話……那麽其他幾千名默默無聞的兵丁,大概純粹是出於對總大將的仰慕,才毫無怨言地奮勇進擊。

    高高揚起的木瓜紋,以及“天下布武”和“永樂通寶”的旗幟之下,織田信長穿著黑係南蠻胴具足,腰配宗三左文字,昂然挺立,身先士卒,是最早一批渡過河去的隊伍。

    理論上他應該比木下秀吉還要虛弱很多,但表現出來的氣勢,卻比柴田勝家更要強烈三分。揮手拒絕了攙扶,昂首挺胸,一步一步,沉實堅定地豪邁前行,甚至間或還能中氣十足地吟誦出“人間五十年”的詞調。

    統尾張,破今川,取美濃,克伊勢,扶公方,攝京都,所向披靡,睥睨群豪,仿佛是發生在昨日,而不是五年前。

    他周身百尺之內,對於士卒來說,就是足以洗滌一切疲憊的聖地。

    信長自元服之前就不喜歡在城裏讀書習武,而是整日在外遊蕩,與尾張各族內沒有繼承權的次子、三子相伴為伍,亦不反感同毫無身份的破落漢廝混打鬧。他能說出每個伴當的出身來曆,在任何人手頭窘迫時悄然遞上援手,以及不修邊幅大大咧咧地跑去人家的婚禮上大吃大喝。

    這群少年後來就成了織田家的馬廻、母衣。

    在早期的曆次戰鬥中,信長往往不是運用智計和銀錢,而是帶著親信部下們衝鋒在前,依靠一往無前的氣勢擊倒了對手。

    直到統一尾美之後,麾下已經有了三萬以上兵丁,不再需要“禦林軍”親自出馬打天下了,這段傳奇故事才漸漸消失在人們記憶中。

    但馬廻眾依然作為快速反應部隊而起著關鍵的作用。

    如果是一般的征召部隊,想要自岐阜城至京都作戰,要花兩日集結點名,五日行軍,總計七天才行。

    能在五天內完成就無疑是精兵了,至少是柴田、佐久間、美濃三人眾這種程度。

    不善治軍的林秀貞、丹羽氏勝等人,可能就需要十天。

    而信長麾下直屬的部隊,最快的記錄是兩天。

    那是聽聞三好三人眾逆襲禦所之時的事情。

    雖然利用了平手汎秀的誘敵之計,僅靠畿內聯軍就打退了敵人,但人心依舊惶惶。而後織田信長在三月初八得到消息,初九一早出發,初十傍晚便率領三千人搶先到達京都,如此神速,令人不得不頂禮膜拜。

    在織田信忠手上一度淪為平庸的兵將,僅僅是還了個總大將,就又在數十日間恢複了往日的形貌。

    能在兩日內行進七百五十町(約82公裏)而依舊保持著軍容的隊伍,也一定能在淩晨冒著大雨渡河前進。

    對此織田信長深信不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