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一章蘇東的工廠(1/3)

作者:天真的豎瞳字數:6610更新時間:2019-10-03 07:56:32

    而在漢堡之行之後,保羅接下來前往的卻是蘇東一個國家,第一站就是華沙。

    此時華沙街道上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因為政治製度改變,所有人似乎都認為西方民主就是一副靈丹妙藥,金錢會滾滾而來,而每個人都能享受自由而又富裕的生活。

    在剛結束的波蘭大選中,以團結工會領導人瓦文薩領導的團結工會眾望所歸的擊敗了所有的競選對手,以絕對優勢贏得大選的勝利。

    團結工會的那些領導人,可能政治鬥爭和街頭鬥爭的賦都是滿級,就是治理國家和經濟方麵就是一個大大的負數。

    實話,就算零都要比負數好很多,起碼零就是國家不發展,但也沒什麽倒退,而負數就是崽賣爺田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幾年,波蘭人民就會從這種政治狂熱中清醒過來,一團糟的經濟加上高達17%的失業率,再不清醒的人也會醒悟。

    於是在95年的總統大選中,瓦文薩競選慘敗。並且在000年再次競選總統的時候,隻獲得了1.01%的選票。

    而在當時,波蘭曾有兩首諷刺瓦文薩的歌曲風靡全國,一首是《永遠不要相信電工》,另一首是《瓦文薩,我的一億元錢到哪兒去了》。

    顯而易見,一位政治人物受到這樣的“待遇”,其結局也是夠淒慘的。

    不過在此時,由於剛上台,他們依然是躊躇滿誌,相信在自己的領導下,波蘭會鹹魚翻身般的創造奇跡。

    可是就算諾貝爾獎經濟專家,要重振經濟依然要看成績。無非就是吸引投資和就業,因此這次的新企業成立就成為了某種標杆。

    而在波蘭,在現在他們的宣傳中,保羅對電影文化係統的收購已經成為了某種典型,也成為了私有化的某種成績。

    解決了近五萬人的就業,並且工資福利還有大幅增長;本身國家巨額補貼的電影文化係統不僅賣了上千萬美元的“高價”,而且現在已經成為蓬勃的產業,為波蘭政府帶來不的稅收。

    這種種情況,不就證明了私有化的活力嗎?不就證明改變體製是正確的嗎?

    因此保羅過來這邊準備針對性的進行投資和改革,就引來了這些人捧場。

    保羅的改革主要是針對錄像帶生產線的改進,未來十年,錄像帶在北美大行其道,一直到將來漸漸地被DVD取代,然後又隨著互聯網的發展,DVD也涼了,不過現在利用波蘭這邊比較充裕的人工生產錄像帶,的確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而且除了錄像帶,更重要的是保羅準備在這邊投產一個金思電腦的生產基地,本質上是一家大型的組裝工廠。

    一些比較簡單的零件或許可以在波蘭這邊生產,但芯片等核心設備自然還是英特爾這邊供應,然後直接組裝成成品電腦在歐洲銷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