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一十一章 胡宗憲(1/3)

作者:狂奔的蝸牛字數:6640更新時間:2021-07-30 05:25:23

    所以論打仗,胡宗憲沒有戚繼光厲害,連俞大猷都不如,怎麽打都打不過汪直,最後用詭計害死了人家,但隻殺首領,沒能剿滅倭寇,倭患還是沒有除掉。功勞肯定是有的,但還是前麵那句話,說他的功勞比俞戚二將還大,那就過了。

    事實上胡宗憲這個人是真心想為國出力,想幹出一些成績的,從這方麵講他絕對算是一個合格的官。他也很貪,很好色,很奢靡,而且拚命討好嚴嵩,但瑕不掩瑜。隻是胡宗憲的個人能力不是那麽強,以至於位高權重卻沒有什麽太令人深刻成績。他跟汪直、徐海談判的時候,最開始也是真心談判的,沒想陰謀害人家。可後來胡宗憲想按承諾保住汪直的命,並且請求朝廷開關準許海上貿易的時候,突然有人告他勾結倭寇,裏通叛國,這直接把胡宗憲嚇傻了,沒辦法,為了自保隻能背信棄義。

    胡宗憲依靠嚴嵩得勢,也隨著嚴嵩倒台倒了大黴。咱們《僵夜》裏麵說嚴嵩的政敵要對嚴黨趕盡殺絕,也要弄死他,最後還是主角念在一起抗倭的份上,保了他一命,隻是罷官。曆史上就是如此,我們《僵夜》沒有亂說。但胡宗憲罷官兩年後,嚴世蕃、羅龍文被抄家,《僵夜》裏也提到了,但《僵夜》裏並沒有說這次抄家,還發現了胡宗憲假擬聖旨的證據,這個罪大家都懂的,神仙也救不了,胡宗憲自殺,終年五十四歲。好在七年後隆慶皇帝給他平反,總算能瞑目於九泉。

    ……

    三大名將說完,咱們《僵夜》裏也提到了其他的抗倭名將,如朱紈、張經、譚倫、劉顯等,也分別說一下曆史上的他們。

    按順序先說朱紈,這個人不光有些抗倭功勞,而且算是最早意識到明朝倭患最大的根源在於海禁,不給沿海老百姓活路。但是他沒有上書建議取消海禁,相反他嚴格執行國家律法,可惜這條海禁律法原本就不得民心,巨坑無比。朱紈可以說是忠君不愛民,最後殺了不少人,民怨沸騰,老百姓恨他入骨,於是就有政敵借機參他,他覺得很委屈,一心為國為君,朝廷、老百姓兩頭不是人,自殺了。

    再說張經,張經當浙江總督那會,對麵就是大倭寇汪直,大狠人一個。可以說能打贏一次夠吹一年的。結果張經還真的打贏了,而且是大勝仗,然後嚴嵩的義子趙文華搶功勞,張經不服,於是就被趙文華和嚴嵩給弄死了,冤的不行。張經要是有俞大猷那脾氣,估計還能活。胡宗憲就是親眼看到他不聽話被弄死,所以才徹徹底底不惜代價,不計尊嚴的巴結嚴嵩,果然張經被冤殺以後,胡宗憲接過了抗倭總指揮的大旗。嚴嵩倒台,胡宗憲也倒了,緊接著接過抗倭總指揮大旗的就是譚倫了。

    嘉靖後期譚倫一直都是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上司,而且跟戚繼光年齡差不多,兩人關係也特別好,絕對的好哥們。論抗倭功勞不比胡宗憲小,而且是少有的善終的大臣。主要是他命好,他起勢的時候嚴嵩、嚴世蕃、趙文華那幫人死的死,罷官的罷官,朝裏頭都是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名臣,沒人跟他搶功,也沒人動不動要陷害他。一直到他死,還是張居正當家呢,朝政一片清明。所以善終了。他要是再多活幾年,等張居正掛了,萬曆大坑貨正式掌權,那就指不定能不能善終了,我們的戰神戚繼光就是例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