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船家(2/5)

作者:【清】吳敬梓字數:12900更新時間:2019-07-21 20:27:53

    鄒吉甫又道:"我聽見人說,本朝的天下,要同孔夫子的周朝一樣好的;就為出了個永樂爺,就弄壞了,這事可是有的麽?"三公子笑道:"你鄉下一個老實人,那裏得知這些話?這話畢竟是誰向你說的?"鄒吉甫道:"我本來果然不曉得這些話;因我這鎮上有個鹽店,鹽店一位管事先生,閑來無常,就來到我們這稻場上,或是柳蔭樹下,坐著說這些話,所以我常聽見。"兩公子驚道:"這先生姓甚麽?"鄒吉甫道:"他姓楊,為人忠直不過;又是個好看書的,經常在袖口內藏了一卷,隨處坐著,拿出來看。往常他在這裏飯後沒事,也好步出來了,而今要見這先生,卻再也不能了!"兩公子道:"這先生往那裏去了?"鄒吉甫道:"再不要說起!楊先生雖是生意出身,一切帳目,卻不肯用心料理;除了出外閑遊,在店裏時,也隻是垂廉看書,所以一店裏人都稱呼他是個'老阿呆。'先年東家因他為人正氣,所以托他總管;後來聽見這些呆事,東家自己下店,把帳一算,卻虧空了七百多銀子。問著又沒處開銷,還在東家麵前咬文嚼字,指手畫腳的不服;東家惱了,一張狀子,送在德清縣裏。縣主老爺見是鹽務的事,點到奉行;把這楊先生拿到監裏,坐著追究,而今在監裏將有一年半了。"三公子道:"他家可有甚麽產業,可以賠償?"吉甫道:"有倒好了。他家就住在這村口外四裏多路,兩個兒子都是蠢人;既不做生意,又不讀書,還靠著老官養活,拿甚麽賠償?"四公子向三公子道:"窮鄉僻壤,有這樣讀書君子,還被守錢奴如此淩虐,令人怒發衝冠!我們可以商量個道理,救得此人麽?"三公子道:"他不過是欠債,並非犯法;如令隻消到城裏問明底細,替他把這幾兩債弄清了就是。這有何難?"四公子道:"這最有理。我兩人明日到家,就去辦這件事。"鄒吉甫道:"阿彌陀佛!二位少老爺是肯做好事的;想著從前已往,不知救濟了多少人。如今若救出楊先生來,這一鎮的人,誰不敬仰!"三公子道:"吉甫,這句話,你在鎮上且不要說出來,待我們去相機而動。"四公子道:"正是;未知事體做的來與做不來,說出來就沒趣了。"於是不用酒了,取飯來吃過,匆匆回船。鄒吉甫拄著拐杖,送到船上,說:"少老爺們恭喜回府,小老改日再來城裏府內候安。"又叫鄒三捧著一瓶酒和些小菜,送在船上,與二位少老爺消夜。看著開船,方才回去了。

    兩公子到家,清理了些家務,應酬了幾天客事,順便喚了一個辦事家人晉爵,叫他去到縣裏,查新市鎮鹽店裏送來監禁這人,是何名字?虧空何項銀兩?共計多少?本人有功名沒功名?都查明白了來報告。晉爵領命,來到縣衙。戶房書辦是晉爵結拜的弟兄,見他來查,連忙將案尋出,用紙抄寫一份,遞給他拿了回來,回覆兩公子。隻見上麵寫著"新市鎮公裕旗鹽店,呈首商人楊執中(即楊允)累年在店,不守本分;嫖賭穿吃,侵用成本七百餘兩,有誤國課,懇恩追此雲雲。但查本人係稟生拔貢,不便追比,合詳情褫革,以便嚴比;今將本犯權時寄監收禁,候上憲批示,然後勒限等情。"四公子道:"這也可笑的緊,稟生拔貢,也是衣冠中人物,今不過侵用鹽商這幾兩銀子,就要將他褫革、追究,是何道理?"三公子道:"你問明了他並無別情麽?"晉爵道:"小的問明了,並無別情。"三公子道:"既然如此,你去把我們前日黃家圩那人來贖田的一宗銀子,兌七百五十兩替他上庫;再寫我兩人的名帖,向德請縣說:這楊貢生是家老爺們相好,叫他就放出監來。你再拿你的名字添上一個保狀,你作速去辦理。"四公子道:"晉爵,這事你就去辦,不可怠慢!那楊貢生出監來,你也不必同他說什麽,他自然到我這裏來相會。"晉爵應諾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