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四大炮台(2/4)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0478更新時間:2022-07-29 15:09:27

    上述的金陵城、鎮江、江陰、吳淞一共四座大型江防炮台,就是最近幾個月來楚軍為了構築長江江防所做的努力了。

    為此大楚帝國砸下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人力都還好說,這年頭啥都缺,就是不缺人,大楚帝國東進的時候,抓獲了大批的戰俘,其中部分被挑選整編為守備軍士兵,但是大部分還是被編入了各種各樣的屯墾營、建築營。

    並且因為江南地區可供屯墾開發的荒地也沒多少,再加上需要施工的地方不少,比如皇宮、各大炮台、兵營等等,因此很多都是被編入了建築營裏。

    除了這些軍方直接控製的建築營外,其實民間裏也有大把吃不飽飯,隻要給一口飯吃就來幹活的青壯民夫可供使用。

    比如建築吳淞炮台的一萬多工人裏,就有半數是在當地雇傭的青壯。

    而雇傭的工錢也很低,一天三頓,兩頓幹飯一頓稀飯……然後沒了!

    至於額外的工錢那是別指望了。

    然而就這,還是大把人來幹活!

    尤其是農閑的時候,這些青壯力來幹活也不是說為了賺錢什麽的,純粹就是為了吃口飯,給家裏減輕口糧的負擔。

    大楚帝國不僅僅在吳淞江修炮台的時候這麽幹,其實在其他地方進行其他一些大規模,會在農閑的時候大規模招募農村裏的空閑青壯進行施工,一方麵是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給農閑時期的青壯們一條打零工填飽肚子,以便給家裏節省一些口糧。

    哪怕是平日裏,也會有一些活不下去的青壯來幹活。

    因為人力成本很低,因此大楚帝國建設四大炮台的時候,花出去的工錢沒多少,倒是供應這些工人們吃的糧食稍微麻煩一些,這個麻煩並不是說沒有糧食,而是運輸糧食比較麻煩。

    單純糧食的話,這點對於控製了長江流域重要產糧區的大楚帝國來說也不是什麽問題。

    自從占據楚北之後,大楚帝國官方就沒缺過糧食。

    楚北、楚南、江西贛北贛中、江南、浙北。

    看看大楚帝國占據的這些地方吧,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傳統意義上的魚米之鄉。

    隻是這些糧食都是分散在各地的,大楚帝國通過稅收的方式,讓民眾自行把稅糧挑運到鎮上的稅務所。

    當地稅務所把征收上來的糧食會當場移交給財務科納入國庫管轄,並按照官方的糧食收購價折價記賬。

    這也是為什麽大楚帝國征收農業稅的時候,是征收實物稅,但是統計的時候卻是以銀兩為單位進行統計的緣故就是在這裏了。

    納入各地財務科的糧食,會和其他納入國庫裏的物資區分開來,並移交給儲糧司進行儲存或販賣或用於俸祿發放。

    眾多的糧食被集中到各個縣城裏後,其中部分會在當地裏販賣,以供應當地非農業人口。

    還有部分則是會調運到外地缺糧的地方,比如說非農業人口更多的府城、省城等,不過這些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了。

    還有部分,則是會在各地官方倉庫裏儲備起來,充當戰略儲備糧食,用以災荒或其他需求的緊急糧食需求,並且這些糧食按照規定每年都會進行新糧換舊糧的替換。

    最後還有一部分運輸比較便利,尤其是靠近長江的地方,這些地方的糧食往往會被集中起來到沿江碼頭倉庫,然後被進一步船運到各地,不管是充當軍糧,還是用於賑濟糧食,又或者是供應外省城市等等。

    糧食在征收再到儲糧司的運輸管理,都是有著一整套完善的流程。

    然而即便如此,糧食的運輸成本也不小,尤其是河運不便利的地方,糧食根本就沒辦法大規模外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