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章 地圖修鐵路(2/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3378更新時間:2023-03-16 23:43:29

    這所需要的糧食可是個天文數字,當年的大楚帝國可是動用了舉國之力,才湊集到了海量糧食,並源源不斷的通過京杭大運河以及其他河運網絡乃至陸地運輸,把海量的糧食運往北方。

    這才有了軍事上的北伐勝利,並且後續能夠在當地順利建設統治機構,繼而大規模剿匪平定地方的結果。

    所以當年的所謂北伐,有相當大一部分的重要工作都是圍繞著如何組織南糧北運,如何賑濟北方數省的饑民,並組織他們恢複農業生產自救。

    等到大楚帝國徹底控製了山東地區後,設立山東行省,巡撫駐地為濟南,隨後和其他幾個北方省份一樣展開了大規模的剿匪、恢複農耕等工作。

    在北方耕耘了好幾年後,這才讓北方數省緩過氣來。杌

    緩過氣來的北方數省,這才開始跟上南方數省的步伐,開始發展工商業……但是已經比南方數省遲了好多年了。

    一步差就步步差,再加上交通不便利,缺乏早期工業發展時期裏的河運和海運渠道,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這也就讓一些內陸地區發展困難。

    遠不如沿海城市發展的快速!

    這也是為什麽大楚帝國裏,沿海地區的經濟普遍高過內陸地區,同時南方沿海高過北方沿海的緣故。

    主要是長江以南地區,並沒有在明末時期裏遭到太大的戰爭破壞,早早就被大楚帝國收入囊中,然後得以快速發展工商業,陸續圍繞著資源地、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起來了大冶工業區(漢天府)、當塗工業區(應天府)、蘇鬆工業區(江南行省)、廣州工業區(廣東行省)這四個大型工業基地。

    然後逐步向外延伸,在各省省城以及重要城市裏發展出來了相當規模的工商業,如長沙、南昌、杭州、寧波、泉州、廉州、惠州等地發展的都還算不錯。

    長江以北地區則是起步慢了一些,當然了,大楚帝國起家的楚北地區是例外,襄陽早早就開始發展紡織業,乃是大楚帝國裏五大紡織中心之一。杌

    安廬省的長江以北地區、江北省地區,受困於早期黃河奪淮入海,年年洪澇,三年一大澇,當地官府每年都是忙著救災賑濟百姓,哪有時間和精力以及資本發展工商業了。

    安廬行省的長江以北地區,早期官府下了巨大的決心,但是也隻扶持出來一個淮南礦務公司而已。

    江北行省就更不用說了,在徐州發展起來之前,也就通州那邊的紡織工業不錯,乃是全國第四大紡織工業中心,但是揚州、淮安這兩個明王朝時期的經濟重鎮卻是已經不服繁華,隻能依靠著京杭大運河還有鹽務勉強維持著大城市的體麵而已。

    更往北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這些省份在明末時期都是屬於清一色的戰亂地區,明末時期的各路義軍和叛軍還有東擄……最後也少不了明軍官兵。

    他們如同一把把梳子一樣,反反複複的在這些地方梳了一邊又一遍。

    別說什麽工商業經濟了,這人口都比崇禎初年的時候少了一大半。

    義軍活動最為活躍,義軍和官軍來回拉鋸的陝西、豫西等地,丁口更是十不存一。杌

    當年義軍們玩造反,可不是溫情脈脈的,早期義軍玩造反,玩的可是挾裹的那一套。

    什麽是挾裹?

    簡單來說就是義軍的大軍抵達一個地方後,殺光敢於反抗的人,搶走所有能吃的糧食,順帶燒光所見到的房屋。

    然後再舉起所謂的旗幟說什麽闖王來了不納糧……再號召青壯加入自己去推翻罪惡的明王朝。

    糧食被搶光,房屋被燒毀,甚至連農田的青苗都被踐踏的農民們,為了活命隻能加入義軍。

    加入義軍後,青壯成為了義軍的炮灰士兵,老婆孩子則是跟在義軍後頭。

    這些義軍會吃完一個地方,就前往下一個地方,如同蝗蟲一樣吃光沿途所有能吃地方,並把青壯挾裹帶走,所以義軍一旦開頭那一票幹得好了,那麽在很短的時間裏規模會急速膨脹……從幾萬人到幾十萬人隻需要區區幾個月時間。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