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六十章 第聶伯河上的槍炮聲(2/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4974更新時間:2023-12-12 23:20:19

    奧斯曼自然是不敢有任何意見啊,甚至仔細琢磨了這條直線後,還暗自偷喜,覺得己方占了便宜,因為直線附近的有幾座城鎮,按照之前的籠統談判條件都是要歸屬楚國人的,結果楚國人自己直線一畫,就把這幾座城鎮劃歸給了奧斯曼人。

    這占了便宜的好事自然是欣然同意啊。

    而楚國人其實對這些都不太在乎……這地方多一點少一點,沙漠還是綠洲,這些東西對楚國人而言都沒什麽太大的意義,楚國人隻需要控製西亞半島的沿海地區,確保航線安全就行了,其他的不太在乎,更對沙漠原始小城鎮沒啥興趣。

    真想要的話,下一次再來一次戰爭就行了,甚至經過這麽一次戰爭後,打怕了奧斯曼人下一次找奧斯曼人要什麽地方的話,估計都不用發動戰爭對方都會乖乖的送上來。

    所以在領土這方麵,楚國人很淡定的,甚至在談判的過程裏都比較大方,不會和這些土著進行計較,比如說奧斯曼人說地中海沿海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裏頭還有他們的什麽聖城之類的,說什麽都不願意割讓這片地方……

    楚國人也沒有為難他們,對什麽聖城也沒啥興趣,直接就把分割線往南移動了一大片地方,隻不過反手就讓他們有限度放開市場……又拿走了幾個地中海裏條件比較好的島嶼,並擴大了蘇伊士走廊地區。

    總之不損害楚國人要的核心利益,如黑海通行權,蘇伊士走廊,黑海北岸以及東北岸地區,有限市場開放,其他的條件楚國人都是抱著很隨意的態度,有就有,沒有也無所謂。

    隨著協議正式簽訂後,楚國人在君士但丁堡城外的艦隊裏的幾艘大型戰艦終於撤離了,但是兩艘近海巡邏艦以及三艘淺水炮艇卻是繼續留下來充當威懾力量,以敦促奧斯曼撤離海峽兩岸兵力,並把兩岸的炮台進行摧毀。

    一艘巡洋艦以及兩艘護衛艦以及另外幾艘內河炮艇則是開始返航,前往恰納卡萊進行補給。

    地中海艦隊裏的各戰艦作戰時間雖然整體並不長,但是執行的戰鬥任務卻是比較頻繁,其艦炮發射數量非常多。

    這導致了部分執行炮擊任務比較多的戰艦,其彈藥儲備已經到了臨界點,尤其是三艘千噸以上的遠洋戰艦更是如此。

    它們裝備的一百五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艦炮,乃是炮擊中的主力中口徑艦炮,不管是炮擊炮台,還是進行遠距離炮擊都是需要依靠它們,因此彈藥消耗量也比較大。

    隨著戰鬥告一段落,它們需要返回恰納卡萊進行煤炭、淡水、食物以及更重要的彈藥補給。

    後續它們還要充當主要的威懾力,敦促奧斯曼人執行條約裏的各項條件,尤其是放開海峽這一條。

    沒有強而有力的戰艦充當威懾,鬼知道奧斯曼內部會不會出現什麽變故,進而導致他們反悔。

    多艘地中海艦隊的戰艦返回恰納卡萊後,發現這個地方已經有了些許的變化,原本原始而落後的小港口已經多出來了幾個臨時碼頭,有多艘的運輸艦正在停泊在這些碼頭上,用著運輸艦自帶的吊裝設備進行卸載貨物。

    而碼頭上,還有一群海軍的工程師帶著海軍工兵們正在安裝岸上的蒸汽吊裝設備。

    恰納卡萊這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關鍵,加上水文條件也適合作為軍事港口使用,因此楚國人打算在這裏修建一座軍事基地,用來掌控黑海海峽。

    同時用來充當進軍黑海的後勤保障基地。

    隨著東歐方向的陸軍第十八師已經殺到黑海沿岸,地中海艦隊這邊也需要盡快的進入黑海,為東歐方向的持續擴張提供海上力量的支援,並提供後勤補給支持。

    因此在艦隊補充完畢後,又得到了歐洲艦隊的部分軍艦增援後,地中海艦隊再一次北上。

    這一次地中海艦隊匯集的軍艦數量還要更多一些,包括了一艘巡洋艦以及三艘護衛艦,以及六艘近海巡邏艦以及十多艘淺水炮艦。

    其中的多艘近海巡邏艦以及淺水炮艦,預計會在進入黑海後直接長期駐防當地,以支援陸軍第十八師的戰鬥。

    承順四十二年六月十三日,大楚帝國海軍地中海艦隊一共二十多艘戰艦,通過黑海海峽正式進入黑海,和他們一起進入黑海的還有十多艘運輸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