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六十章 第聶伯河上的槍炮聲(4/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4974更新時間:2023-12-12 23:20:19

    按照楚國人的經驗來看,依靠馬車運輸的情況下,脫離了物資中轉樞紐一百五十公裏以上,楚軍就很難靠著野戰部隊自身的後勤體係維持作戰了,需要依賴後方專門的運輸補給部隊,比如後勤部組織的運輸團,但是這消耗非常大……運輸民夫以及騾馬都得消耗大量的糧食。

    當這種距離達到大幾百公裏的時候,運輸起來不僅僅消耗大,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青壯勞動力以及騾馬,其難度隨著距離的進一步提升而不斷提升。

    目前楚軍之所以還能夠維持陸軍第十八師的作戰,也不是什麽依靠陸地運輸,而是靠著在當地征集的土著船隻進行彈藥運輸,物資從頓河用船隻運輸,抵達黑海後,沿著海岸線給楚軍持續提供補給……不過這樣維持起來也非常困難,畢竟土著的風帆小木船運輸量太小,以至於陸軍第十八師空有強悍的大批後裝線膛武器,但是打起來卻是縮手縮腳……之前在察裏津等地打仗的時候,炮兵開炮基本沒啥顧忌,隨便打……

    但是到了頓河流域以及更遠的第聶伯河流域作戰後,第十八師的炮兵們,開炮之前都得反複確認,精心計算,就是為了爭取用最少的炮彈完成打擊任務……

    這也導致了之前看似很犀利的迫擊炮逐漸消失在戰場上,這玩意速射太快,耗彈量太多,第十八師的將士們打完了自身攜帶的迫擊炮炮彈後,根本得不到多少的迫擊炮補充……到了如今,之前還很威風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大多都成為了擺設,沒啥卵子用了。

    同時因為東歐地區的交通設施太差,楚軍裏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根本沒辦法快速機動,哪怕是輕便一些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都機動比較困難。

    如此情況下,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成為了戰場上最耀眼的明星,能直瞄射擊,精度非常高,能夠有效節省彈藥。

    同時還非常輕便,能伴隨步兵機動。

    這兩大特性綜合在一起,讓七十毫米步兵炮成為了戰場上的主角,相關消息報告到國內的時候,讓國內的軍方高層都不得不重新審視七十毫米步兵炮這玩意……

    原本軍方已經很重視七十毫米步兵炮了,要不然也不會給每個步兵團都裝備了四門。

    然而之前的幾次實戰裏,七十毫米步兵炮依舊體現了一些缺陷,比如火力密度不夠,射程也不夠等特點,以至於楚軍後續繼續加強了師屬炮兵團的七十五毫米火炮的建設。

    擬定的師屬炮兵團裏的二十四門各型增加到了三十六門。

    目前楚軍裏的野戰炮兵部隊,采取的是小連小營製,四門火炮一個連,三個連組成一個營,一個營十二門野戰炮或山炮。

    一個師屬炮兵團轄有三個營,按照任務需求不同,配屬野戰炮營或山炮營不等,比如山地部隊,一般配屬一個野戰炮營,兩個山炮營,而平原地形部隊,則是配屬兩個野戰炮營和一個山炮營居多,還有海外複雜地形駐防的部隊,則是幹脆配屬三個山炮營。

    但是不管是山炮還是野戰炮,他們都屬於師屬遠程火力,其遠程威懾力可不是七十毫米步兵炮這種有效射程才兩千米左右的步兵炮可以相提並論的。

    所以楚軍高層,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師屬炮兵的發展,步兵炮則是抱著也用,但是也談不上多重視,要不然也不會在後續專門又弄了個迫擊炮來加強連排步兵火力了。

    然而這一次的東歐戰役裏,軍方卻是發現,隨著補給線的進一步拉長,持續的深入內陸地區後,七十毫米野炮和山炮這兩種師屬炮兵火力的機動持續困難,作戰效能持續降低。

    而迫擊炮這玩意,用於和土著作戰的時候,屬於是補給通暢的時候是神器,補給不順的是垃圾。

    平時還不覺得這玩意有啥毛病,畢竟射速非常,一分鍾不到十幾發炮彈打過去,堪稱打土著神器。

    但是當補給不通暢,迫擊炮炮彈不夠用的時候,這啥問題都暴露出來了……比如說六十毫米射程太近,隻能打擊千米內的目標,對於千米外的目標就隻能抓瞎了。

    更大的問題是精度太渣……這玩意說白了就是個前裝滑膛炮,隻不過是炮彈結構比較特殊而已,其精度和七十毫米步兵炮比起來,那就是個渣渣中的渣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