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1/3)

作者:紅蓮素心字數:5670更新時間:2022-03-11 11:08:59

    您可以在百度裏搜索“隆唐筆下文學(x.)”查找最新章節!

    聽高順問起那些孩子,高粲臉上都出滿意的笑容。

    “陛下慧眼識人,這些孩子都天賦異稟,十分聰慧,小小年紀都勤奮好學,尤其是李靖,更是其中佼佼者。”

    倒不是高粲特意恭維,而是這些孩子是真優秀,正常情況下國子監是不收孩童的,但高順豈會一成不變?

    當他看見李靖時,就有了一個想法,他要培養出一批特殊的人才,日後為帝國效力。

    這些人必須有足夠的天賦,而這一點就注定了他們出身不凡,因為沒有足夠的底蘊,也造就不出優良的基因。

    這些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但文化方麵出眾,還有武者給他們調理身體,打熬筋骨,目的是傳授武藝。

    有道是窮文富武,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了,但高順又不想壯大那些世家大族,所以就由朝廷承擔。

    等他們長到一定年紀,還會經曆軍事訓練,把多年來學到的理論和實踐聯係到一起,直至可以獨當一麵。

    曾幾何時,高順感歎無人可用,那是因為在這亂世之中,有名號的,史書記載的就那麽幾個。

    有人說隋唐也是亂世,但那個亂世和南北朝還是有差異的,齊國一開始隻有三分之一天下。

    陳國覆滅後,齊國擁有了半壁江山,南方官員開始入朝為官,緊接著就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地域歧視。

    自古以來,中原稱南方為南蠻,主要是南方一些地區不發達,地域歧視一直存在,甚至到了明清時期,南京也不如北京。

    這其中與國都的位置有關,主要還是朝廷的態度,或者說是掌權者的態度。

    皇帝曆來不喜歡黨爭,可又無法真正避免,因為隻要有權利就需要平衡,這一點毋庸置疑。

    高順讓徐陵、袁憲入閣,就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一方麵做出表率,歡迎南人為官。

    另一方麵就是平衡,限製魏長賢和陽休之的勢力,防患於未然,畢竟內閣的權利還是很大的。

    隻要沒有什麽方向性的大事,朝廷基本可以自主運行,內閣加上六部,再加上言官的監督體係,基本上處於平衡。

    之前那幾個彈劾高順的言官,高順都把他們發配到南方去了,明知道他們有二心,高順也不慣他們毛病。

    然而所謂的發配,並不是貶謫,陳國覆滅之後,朝廷吸收了許多南方官員,其中史書留名的就有二十多位。

    從史書的評價看,這些人都算得上忠義之臣,有的還十分有能力,高順豈能放過他們?

    可即使如此,和你說朝廷原本的官員比數量還是太少,雖然有心平衡比例,可一時間也找不出太多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