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四章 他鄉遇故知(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7752更新時間:2022-01-28 01:29:50

    做人能夠不欠錢,不虧心。

    他覺得這樣挺好。

    喝著酒,酒肆老板娘是位姿色平平的婦人,老實本分,守著祖傳手藝和那口老水井,不太會做生意,本該日進鬥金的聚寶盆買賣,愣是給她做成了小本買賣。這麽些年過來,親眼看著這位昔年性情溫婉的鄰家大姐姐,嫁為人婦,年複一年賣著酒水,遇上了言語輕佻的酒客,還是會臉紅,會羞惱,但是她的眼角,也一點一點長出了皺紋,魁梧青年便會慶幸自己遇到了師父,說不定哪天老板娘的孫子都老了,他還是當下這般容貌。

    蜂尾渡雖是仙家渡口,可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市井百姓,不在少數。

    師父總說,這些甲子即白發、七十已古稀的山下人,才是山上一小撮修道之人的根本所在。

    沒了他們,所謂修道,就是一座空中閣樓。

    魁梧青年對此沒想太多,委實是懶得想這些,反正他對於修行,一直喜歡隨遇而安,不主動害人,被人害了也不心軟。所以師父一直勸他在青鸞國唐氏、雲霄國嚴氏、慶山國何氏三位皇帝當中,挑選一個,然後隱姓埋名,去朝堂上砥礪道心,早早對症下藥,化解心魔,省得將來某天躋身了元嬰才臨時抱佛腳,隻是他一直推托不去,一天到晚跟帝王將相打交道,有甚意思?唐氏皇帝揮霍無度,死要麵子,喜歡跟山上神仙比拚財力,慶山國何氏皇帝癖好古怪,後宮有那驚世駭俗的“五媚”,朝野上下,烏煙瘴氣,嚴氏皇帝野心勃勃,勵精圖治,可心狠手辣,比商家子弟還喜歡打算盤,據說還親筆杜撰了一篇膾炙人口的《錢本草》,說那“錢,味甘,大熱,亦毒亦藥,能通神,可使鬼推磨”,一語道破了商賈之術。

    他喝過了一壺酒結了賬,將酒壺裝滿了幾十斤水井仙人釀,別在腰間,揚長而去,還多要了兩小壺美酒,手指夾住兩隻酒壺。對此婦人見怪不怪,整座蜂尾渡,都知道這個青年身份不簡單,誰都不敢招惹,很小年紀就住在夾蜂小道巷子深處的他,也從不招惹誰,據說隻是替某人照看著半條巷子,負責收取租金。能夠在夾蜂小道租下一棟院子的人,不是錢包鼓鼓的散修仙師,就是附庸風雅的三國將相公卿,其餘都是些直接買下宅子的本地勢力,後者對待那位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長大的青年,敬重有加。

    魁梧青年走回巷弄,漸入巷子深處,在他身後五十步外的巷子中段位置,門對門有兩座空著的大宅子,大門上張貼有幾百年沒有更換、卻始終嶄新的彩繪門神,左手邊是兩幅文門神,右手邊宅門上則是兩尊武門神,青年先前走過兩座宅子的時候,一手拋出一隻酒壺,左右總計四幅彩繪門神熠熠生輝,各自伸出一隻金色手臂,接住酒壺後,收回“門內”,然後兩邊畫像上,便有文、武門手持莫名多出的一隻紙繪酒壺,喝過了酒,就將手中酒壺向附近的同僚遞出,喝完了酒後,四位彩繪門神恢複正常,隻是一位大髯武將門神的胡子處,紙張似乎有些浸濕,隻是很快就幹涸如舊。

    魁梧青年回到獨自居住的宅子,冷冷清清的,這麽多年來就是這個鳥樣,師父他老人家喜歡各地逛蕩,以前每次信誓旦旦,說這次一定要給他找個如花似玉的師娘回來,這次倒不是奔著那個天曉得是不是還在娘胎裏睡大覺的未來師娘去的,是正經事,說是為了某位上五境神仙兵解後的琉璃金身而去,有幾份墜落在了寶瓶洲版圖上,一旦搶到其中一塊,就發大財了,媳婦本算是有了。為此師父還找了一位至交好友,不然他未必爭得過差不多歲數的幾隻老王八,有了那位朋友助陣,可能性就大了。

    魁梧青年也有些顧慮,擔心如此重寶,那個所謂的朋友,會不會眼饞。

    師父大笑著說,寶瓶洲所有人都有這個可能,這位自稱玉麵小郎君的老烏龜,絕對不會,此人雖然脾氣又硬又臭,比茅坑裏的石頭還不如,可這個人,修行路上,被譽為“心中無鬼”,這輩子為了朋友義氣、宗門榮辱兩事,兩次死戰,兩次躋身玉璞境後,兩次跌回元嬰境,這份英雄氣概,便是飛升境都未必有,風雪廟的鑄劍大師阮邛,如今已經是兵家聖人了,早年一樣出了名的脾氣耿直,就曾揚言,隻要是此人需要一把劍,他阮邛不但立即鑄劍,還會親自送去山頭。

    魁梧青年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篤定人心的師父,便放下心來。

    一時間對那位綽號比較“風雅別致”的師父老友,有些好奇。

    ————

    陳平安又多買了兩壺老水井仙人釀後,一行人去了蜂尾渡最後一處遊覽勝地,是一棵蔭覆數畝地的千年古杏樹,大樹底部空腹,丟滿了銅錢和金銀,關於此樹,自稱劉杆子的那位包袱齋漢子,很是說道了一番,在文景國廢墟上崛起的慶山國之前,這棵老杏樹就極有故事,先早早被青鸞國唐氏開國皇帝,破格禦封為帝王木,後來文景國皇帝不甘落後,派遣一位廟堂宰執專程來此敕封,估計降了一等,地方俗稱宰相樹,最後雲霄國皇帝也湊熱鬧,三百年前正是雲霄國鼎盛之時,一位功勳武將騎馬來此,立碑撰文,所以如今雲霄國百姓依舊習慣稱呼為將軍杏。

    帝王木,宰相樹,將軍杏,一樹三敕封,可謂奇談。

    在樹底下,裴錢掏出桂姨贈送給她的小香囊,當時裏頭除了幾片翠綠欲滴的桂葉,其實還有一小截她手指長短的桂枝,結滿了桂子,哪怕折斷離樹,依舊香氣不減絲毫,而且一粒粒黃金色的桂子並不會脫落,桂葉桂枝都放在了多寶盒內,獨占一個格子,隻拿空香囊裝了那枚陳平安當做壓歲錢送她的雪花錢,以及幾顆靠著血汗辛苦掙來的銅錢,比如她求著隋右邊在老龍城買年貨跟人砍價,一次一文錢,當時她一鼓作氣賺了七八顆,都裝在了這隻香囊錢袋裏。

    因為陳平安說過了香囊不是凡俗物件,所以裴錢沒敢大大咧咧拴係在腰間,平時隻敢放在袖袋中,這會兒雙手藏掖捧著,就想著如果再來些杏葉杏花枝就好了。

    千年杏花這邊遊人不多,土生土長的渡口百姓,隻會逢年過節來此丟錢祈福,蜂尾渡的渡船客人多是熟門熟路的山上商賈,既不信這套,也不願破費,所以這會兒就隻有陳平安一行人,跟幾撥在此嬉戲打鬧騎竹馬的市井孩童,更遠處,稀稀疏疏的稚童正放著紙鳶,杏樹高枝上頭,還掛著幾隻不幸纏繞斷線的紙鳶。

    陳平安看過了靈氣淡淡流轉的杏樹,就打算離開,卻發現蓮花小人兒從地下鑽了出來,站在杏樹如一扇大門的中空腹部那邊,探頭探腦。

    很快就從錢堆裏鑽出又一顆腦袋,跟蓮花小人兒對視。

    後者爬出那堆錢山,挺直腰杆,雙手叉腰,滿滿的倨傲神色,隻是它如何都遮掩不住眼中的好奇和雀躍。

    小家夥衣飾華貴且滑稽,身穿一件袖珍可愛的明黃龍袍,腰間別著一塊象牙玉笏,還有一把紅木鞘挎刀。

    裴錢扯了扯陳平安袖子,陳平安想了想,摸出一顆雪花錢給裴錢,笑道:“去吧,記得跟這位杏小仙人好好說話,不許冒犯人家。”

    裴錢一溜煙跑過去,蹲在“小門口”。

    約莫一炷香後,裴錢蹦蹦跳跳滿載而歸,陳平安哭笑不得,二話不說,一板栗打賞下去。

    隻是這次蓮花小人兒竟是破天荒站在了裴錢這邊,手舞足蹈,咿咿呀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