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三章 十年之約已過半(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7786更新時間:2022-01-28 01:30:53

    所以崔東山在留在竹樓的那封密信上,改變了初衷,建議陳平安這位先生,五行之土的本命物,還是選取當初陳平安已經放棄的大驪新五嶽土壤,崔東山並未細說緣由,隻說讓先生信他一次。作為大驪“國師”,一旦吞並整座寶瓶洲,成為大驪一國之地,選取哪五座山頭作為新五嶽,自然是早就胸有成竹,例如大驪本土龍泉郡,披雲山晉升為北嶽,整座大驪,知曉此事之人,連同先帝宋正醇在內,當年不過一手之數。

    中嶽正是朱熒王朝的舊中嶽,不但如此,那尊迫於大勢,不得不改換門庭的山嶽大神,依舊得以維持祠廟金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一洲中嶽。作為回報,這位“原封不動”的神祇,必須幫助大驪宋氏,穩固新河山的山水氣運,任何轄境之內的修士,既可以受到中嶽的庇護,但是也必須受到中嶽的約束,不然,就別怪大驪鐵騎翻臉不認人,連它的金身一起收拾。

    墨家豪俠許弱,親自負責此事,坐鎮山嶽祠廟附近。

    屆時阮邛也會離開龍泉郡,去往新西嶽山頭,與風雪廟相距不算太遠。新西嶽,名為甘州山,一直不在當地五嶽之類,此次算是一步登天。

    而一撥大驪頭等供奉,皆是金丹、元嬰這類地仙修士,會去往名為磧山的那座新東嶽,一同巡視邊境,防止在各地負隅頑抗的亡國修士,滲入其中,不惜性命,也要破壞當地山水。

    至於南嶽,範峻茂,會是那邊的山嶽正神。

    關於大驪新南嶽的選址,崔東山賣了一個關子,說先生可以拭目以待,到時候就會明白何謂“積土成山”了。

    所以崔東山在信上坦言,他會借此機會,早早從其餘新四嶽的山根上刨土,讀書人的事,能叫偷嗎?再說了,即便先生最終仍是不願選取山嶽五色壤,作為下一件本命物,一籮筐一籮筐的珍稀土壤,最少也該裝滿一件方寸物,這就是好大一筆小暑錢,趁著如今看管不嚴,不要白不要,至於北嶽魏檗那邊,反正先生你與他是穿一條褲子的,客氣作甚?

    陳平安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那座氣度森嚴的江神廟。

    此處香火不斷太旺盛,比不得埋河水神廟,大半夜還有千餘香客在外等候,苦等入廟燒香,畢竟龍泉郡一帶,百姓還是少,等到龍泉由郡升州,大驪朝廷不斷移民來此,到時候完全可以想象這座大驪江神廟的熱鬧場景。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步入其中,古柏鬱鬱,多是從西邊大山移植而來。

    到了主殿那邊,陳平安跨過門檻,抬頭望向那座彩繪泥塑神像,高四丈,栩栩如生,彩帶縈繞,似要飛升。

    金身神像的高矮,很大程度就意味著一位神祇,在一國朝廷內的山水譜牒位次的前後。

    像先前陳平安路過的那座祠廟,神像高不過一丈餘。

    陳平安知道此間密事。

    這位江神娘娘本名楊花,曾是大驪娘娘的貼身侍女,懷抱一把金色長穗的古劍,隻是後來不知為何,舍了人身,死而為神,成為這條江水的神靈,她在水中承受巨大痛苦,自塑神祇金身的時候,曾經引來異象,金身品秩極高,使得大驪朝廷極其重視,先是將河升江,再將這位水神娘娘直接提拔到江神中的最高位。

    陳平安既沒有請香燒香,也沒有做出任何禮敬舉動,待了片刻,就離開大殿,走出占地廣袤的祠廟,原路返回。

    從頭到尾,江神廟氣象寂然,唯有香火嫋嫋。

    陳平安這次沒有勞駕魏檗,等到他徒步走回落魄山,已是第二天的暮色裏,期間還逛了幾處沿途山頭,當年得了幾袋子金精銅錢,阮邛建議他購買山頭,陳平安獨自帶著窯務督造署繪製的堪輿圖,走遍群山,最後挑中了落魄山、真珠山在內的五座山頭。如今想來,真是恍若隔世。

    陳平安登山後,先去了趟竹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總不能每天都躲著老人,再說了,老人真要揍他,也躲不掉。

    陳平安在一樓寫了幾封信,打算分別寄去山崖書院、青峽島劉誌茂和顧璨、梳水國宋雨燒所在山莊,其中寄給顧璨的那封信,還要幫忙捎話給珠釵島劉重潤。至於寄給劉誌茂的飛劍傳訊,則提了一下春庭府女官紅酥的處境。

    劉誌茂大難不死,如今不但已經安然走出宮柳島水牢,重返青峽島,並且搖身一變,與劉老成一樣,成了玉圭宗下宗的供奉,並且排名第三。當年對青峽島落井下石的書簡湖諸多勢力,估計要吃不了兜著走。至於青峽島內的弟子、供奉,估計更要吃掛落,例如那個萬般謀劃都以師父劉老成必死作為前提的聰明人,素鱗島金丹修士田湖君。

    所以老話說的做人留一線,還是很有道理。

    最後一封信,是寫給桐葉洲太平山鍾魁的,需要先寄往老龍城,再以跨洲飛劍傳訊。其餘書信,牛角山渡口有座劍房,一洲之內,隻要不是太偏僻的地方,勢力太弱小的山頭,皆可順利到達。隻不過劍房飛劍,如今被大驪軍方牢牢掌控,所以還是需要扯一扯魏檗的大旗,沒辦法的事情,換成阮邛,自然無需如此費勁,說到底,還是落魄山未成氣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