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八十四章 北俱蘆洲無奇怪(4/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0586更新時間:2022-01-28 01:31:06

    ————

    那位先前將一座神仙廊橋收入袖中的白衣老仙師,撫須笑道:“想來咱們這位太後又開始教子了。”

    許弱笑而無言。

    大驪渡船掉頭南歸,骸骨灘渡船繼續北上。

    老者轉頭瞥了眼北方,輕聲道:“怎麽挑了董水井,而不是此人?”

    許弱笑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老者嗤笑一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以為然。

    許弱雙手分別按住橫放身後的劍柄劍首,意態閑適,眺望遠方的大地山河。

    渡船之下的寶瓶洲北方此處,江源如帚,分散甚闊。

    老人是墨家主脈押注大驪後,在寶瓶洲的話事人。

    他與許弱和那個“老木匠”關係一直不錯,隻不過當年後者爭墨家巨子落敗,搬離中土神洲,最後選中了大驪宋氏。

    當時與他們這一脈墨家一起的,還有陰陽家陸氏的旁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打造那座足可鎮殺仙人境修士的仿製白玉京。

    不但如此,那位陰陽家大修士還有更加隱蔽的陰毒手段,蠱惑大驪先帝違反儒家禮製,擅自修行躋身中五境,一旦皇帝破境,就會保持靈智的同時,又可以秘密淪為牽線傀儡,而且一身境界會蕩然無存,等於重返一介凡俗夫子之身,到時候當時還在大驪京城的山崖書院也好,遠在寶瓶洲中部的觀湖書院也罷,便是察覺出端倪,也無跡可尋,這等仙家大手筆,確實隻有底蘊深厚的陰陽家陸氏,可以想得出,做得到。

    關於此事,連那個姓欒的“老木匠”都被蒙蔽,哪怕朝

    夕相處,仍是毫無察覺,不得不說那位陸家旁支修士的心思縝密,當然還有大驪先帝的城府深沉了。

    國師崔瀺和齊靜春的山崖書院,都是在這兩脈之後,才選擇大驪宋氏,至於這崔瀺和齊靜春兩位文聖弟子在輔佐和治學之餘,這對早已反目成仇卻又當了鄰居的師兄弟,真正的各自所求,就不好說了。

    最後那個阿良一來。

    徹底改變了大驪和整個寶瓶洲的格局。

    阿良的一劍之後,傾盡半國之力打造出來的仿白玉京運轉不靈,數十年內再也無法動用劍陣殺敵於萬裏之外,大驪宋氏損失慘重,傷了元氣,不過因禍得福,那位秘密蒞臨驪珠洞天的掌教陸沉,似乎便懶得與大驪計較了,從來到浩然天下,再到返回青冥天下,都沒有出手銷毀大驪那棟白玉京,陸沉的手下留情,至今還是一件讓許多高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若是陸沉因此出手,哪怕是遷怒大驪王朝,有些過激之舉,中土文廟的副教主和陪祀聖人們,都不太會阻攔。

    之後就是大驪鐵騎加速南下。

    打造仿白玉京,消耗了大驪宋氏的半國之力。

    此外,大驪一直通過某個秘密渠道的神仙錢來源,以及與人賒賬,讓欒巨子和墨家機關師打造了足足八座“山嶽”渡船。

    可以說,隻要大驪南下之勢受阻不暢,在某地被阻滯不前,隻需要再拖上個三五年,哪怕大驪鐵騎戰力受損不大,大驪宋氏自己就支撐不下去。

    所以說,朱熒王朝當時拚著玉石俱焚,也要攔下大驪鐵騎,絕非意氣用事,而那些周邊藩屬國的拚死抵禦,用動輒數萬十數萬的兵力去消耗大驪鐵騎,幕後自然同樣有高人指點和運作,不然大勢之下,明明雙方戰力懸殊,沙場上是注定要輸得慘烈,誰還願意白白送死?

    這位墨家老修士以往對崔瀺,早年觀感極差,總覺得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太虛了,與白帝城城主下出過彩雲譜又如何?文聖昔年收徒又如何,十二境修為又如何,單槍匹馬,既無背景,也無山頭,何況在中土神洲,他崔瀺依舊不算最拔尖的那一小撮人。被逐出文聖所在文脈,卷鋪蓋滾回家鄉寶瓶洲後,又能多大的作為?

    但是當許弱說服墨家主脈如今的巨子後,他們真正來到了寶瓶洲這偏居一隅的蠻夷之地,才開始一點一點認識到崔瀺的厲害。

    去年在大驪鐵騎被朱熒王朝阻擋在國門之外的險峻關頭,大概是為了安撫人心,大驪南下的洶湧大勢當中,一直不太喜歡露麵的崔瀺,總算拉著一些老頭子,坐下來開誠布公,好好聊了一次,不是聊什麽大驪必然成功、以及成功之後的如何瓜分利益,崔瀺隻聊了接下來十年之內,大驪鐵騎的每一個推進步驟,幾乎具體到了每一年大驪三支鐵騎,分別與誰交手、在何地作戰,雙方戰損如何,與之對應的大驪國庫狀況,等等,皆是細到不能再細的“小事”,然後再是觀湖書院、真武山和風雪廟這些寶瓶洲的山巔勢力,各自態度在不同階段,會有什麽細微變化,以及神誥宗祁真會在何時入局,終於願意見一見大驪使節,之後崔瀺連大驪未來新版圖上的死灰複燃,與大驪駐軍的反複拉鋸,導火索因何而起,又該如何收場,大驪在此期間的得失,一一闡述,娓娓道來。

    崔瀺在最後,讓眾人拭目以待,信與不信,是半途而廢抽身而退,還是加大押注,不用著急,隻管隔岸觀火,看看大驪鐵騎是否會按照他崔瀺給出的步驟拿下的朱熒王朝。

    事實證明,崔瀺是對的。

    直到那一刻,這位老修士才不得不承認,崔瀺是真的很會下棋。

    不過老修士也是個鑽牛角尖的,不信邪,就跑去問崔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他根本不信天底下有什麽料敵如神和未卜先知,畢竟一洲爭勝,不是真的棋手在那搗鼓幾顆棋子。

    崔瀺就帶著他去了一處戒備森嚴的大驪存檔處,秘密建造在京城郊外。

    將近五百餘人,其中半數修士,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收取諜報、擷取信息,以及與一洲各地諜子死士的對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