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四章 文聖一脈的學生們(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6256更新時間:2022-01-28 01:34:39

    寧姚就想不明白了,這樣的一個李十郎,當年城頭上,怎麽能讓他絮絮叨叨個沒完,至於嗎?

    到了這條目城,真見著了李十郎,又如何?還想與那李先生問那些昔年的一個個心中疑惑嗎?

    李十郎與擔任副城主的那位老書生,一起走出畫卷當中的芥子園。

    李十郎皺眉問道:“有事?”

    寧姚點頭道:“有事。”

    李十郎笑問道:“何事?”

    寧姚轉頭望向那個白發老人,說道:“與老先生無關,有請前輩挪步避讓。”

    年邁書生微笑道:“好的好的,理當如此。”

    李十郎立即伸手抓住老友袖子,老書生使勁一揮袖子,走了。

    一瞬間,天地間皆是劍光。

    以至於整條夜航船,都被一道劍光破開了個巨大窟窿,山巔那位文士歎了口氣,心意微動,縫補渡船缺漏。

    所幸這條渡船的存在方式,類似曾經的那座劍氣長城。

    這也是夜航船的大道根本之一。而陳平安在條目城悟出的渡船學問在“交互”二字,也是其中之一。

    蒲團上邊的僧人也睜開眼,伸了個懶腰,就要起身,中年文士笑道:“暫時還不用。”

    白發老人重返原地,忍俊不禁,隻見城主李十郎手中拿著本稀爛的畫譜,天地間四麵八方,不斷有書頁碎片聚攏而來。

    老書生嘖嘖稱奇,打趣道:“被一座天下的第一人問劍,也算咱們條目城的一樁美談了。這麽一想,我都不舍得卸去副城主職務了,再當個幾百年便是。”

    且停亭那邊。

    寧姚一步跨出,重返此地,收劍歸匣,說道:“那芥子園,我瞧過了,沒什麽好的。”

    陳平安笑著點頭,雙手揉了揉臉頰,難免有些遺憾,“這樣啊。”

    然後陳平安就要拈起那片梧桐葉,帶著寧姚去往城內客棧。隻希望小米粒別學當年的裴錢,見麵就磕頭。

    寧姚突然說道:“不與碧玉姑娘道聲別?”

    陳平安啞然。

    秦子都擠出一個笑臉,顫聲道:“不用。”

    陳平安手中梧桐葉光彩一閃,與寧姚就到了城門口,一起走向城內那客棧。

    條目城並無夜禁,但是相較於白天街上的熙熙攘攘,還是略顯冷清,街邊已經沒了攤子,大小鋪子也都已關門,隻有幾處酒樓,還有燈火和喧嘩聲。

    寧姚沉默片刻,說道:“我不該出劍的。”

    陳平安握住她的手,“兩可之事,沒什麽該不該的。”

    寧姚望向兩旁街道,“這就是學問能賣錢的條目城?”

    陳平安點頭笑道:“很好啊,不愧是李十郎。”

    到了客棧大門那邊,裴錢和小米粒在門口等著了。

    一直故作鎮定的小米粒一下子著急起來,一張因為繃著太久、稍稍用力過多的笑臉,傻乎乎望向好人山主身邊的那個女子,一手使勁扯著裴錢的袖子,使勁跺腳,笑臉不變絲毫,急哄哄道:“裴錢裴錢,不然我還是磕頭吧,不然總覺得禮數不夠唉。”

    裴錢踮起腳跟,與師父師娘遠遠招手,一邊小聲道:“真不用。”

    小米粒再繃不住那個笑臉,苦著臉道:“真不用啊?”

    裴錢揉了揉黑衣小姑娘的腦袋,柔聲道:“真不用。以後曹晴朗和景清在身邊的時候,你見著了師娘,再磕頭補上。”

    小姑娘撓撓臉,記住了。

    寧姚抖了抖手腕,陳平安隻得鬆開手。

    到了客棧那邊,寧姚先與裴錢點頭致意,裴錢笑著喊了聲師娘。

    寧姚彎腰揉了揉小米粒的腦袋,笑道:“在我家鄉,人人都知道啞巴湖酒,能讓很多劍仙喝得說不出話來,隻能繼續喝酒。”

    小米粒使勁點頭,然後後退一步,一手迅速伸入袖中,最後摸出一大把瓜子,高高舉過頭頂,雙手奉上,大聲道:“山主夫人,請嗑瓜子!”

    寧姚有些意外。

    陳平安忍住笑。

    ————

    十萬大山裏邊,那處山巔,一位十四境和一條飛升境,結果就隻有一棟茅屋,估計還隻是老瞎子的棲身之所,大概也算那修道之地,如今收了個隻認半個師傅的開山大弟子,那麽總得有個落腳地兒。

    還真不是李槐過不慣苦日子,而是走江湖走多了,尤其是跟在裴錢身邊走那一遭,聽多了江湖裏邊五花八門的騙術,也見多了山下武把式的討生活不容易,怎麽看自己都像掉進了個江湖騙子窩,見那黃衣老者腿腳利索,為了打造一座嶄新茅屋,東跑西奔,劈柴砍木,據說還是一位堂堂飛升境大修士,做著這些個勾當,誰信?反正李槐不信。

    當時隻看得李槐心生惻隱,難免心疼這位龍山公老前輩的勤勤懇懇,以及……居無定所,李槐就說新茅屋弄兩間屋子,咱們一起住,而且他可以搭把手,一起搭建個住處,反正能遮風擋雨就成。

    結果那黃衣老者一聽李槐要幫忙,就跟起了一場大道之爭差不多,老人義正言辭,死活不讓,說少爺是千金之軀,雙手豈可觸碰這些下作活計。還說他哪敢與少爺住一塊兒,隻會打攪少爺的讀書,而且籬笆柵欄那邊,其實挺涼快的。

    於是在那老人忙活的時候,李槐就蹲在一旁,一番攀談,才知道這位道號龍山公、暫名耦廬的飛升境老前輩,竟然在浩然天下遊蕩了十餘年,就為了找他聊幾句。李槐忍不住問前輩到底圖啥啊?老人差點沒當場淌出十斤辛酸淚當酒喝,低頭劈柴,神色落寞得像是座孤零零山頭。

    原來這位黃衣老者,雖然如今道號龍山公,其實早先在蠻荒天下,化身無數,化名也多,桃亭,鶴君,耕雲,加上如今的這個耦廬……聽著都很雅致。

    隻是每次李槐都不知道老前輩哪裏說錯了,就會莫名其妙響起一連串爆竹聲,然後被迫現出原形,滿地打滾,要麽被那半個師父的老瞎子一腳踹出山頂。就這麽坎坎坷坷的,好不容易等到茅屋建好了,果真隻有李槐一人的住處,因為對屋成了李槐的書房,李槐瞥見那些讓人頭疼的書籍後,結果老人還問他缺啥書,可以幫忙找來補上,再珍稀的孤本善本,隻要是在蠻荒天下有,那就都沒問題。李槐當時就覺得這位老前輩混江湖混不開,是有理由的。我李槐像是一塊讀書的料嗎?

    今天在那書房屋內,又給自己取了個化名“吳逢時”的黃衣老者,今天搬了條椅子坐在門口,都沒敢打攪自家少爺治學當聖賢,沉默良久,見那李槐放下手中書本,揉著眉心,老人由衷佩服道:“少爺年紀不大,心境真穩,果然是天生神異。不像我,這大幾千年的歲數了,真是活到狗身上去。”

    至於為何取名吳逢時,當然是為了討個吉利好兆頭。希望多了個李槐李大爺,他能夠沾點光,跟著時來運轉。

    李槐放下書本,實誠道:“什麽收徒什麽拜師,我就沒當真啊。不管瞎子老前輩為什麽願意收徒,我不還是那麽個我。如果我讓他失望了,對不住,還能如何。沒讓他失望,我當然也高興,半個師父的老瞎子,反正也不用謝我,都是半個師徒了嘛,瞎客氣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