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五十一章 泥瓶巷(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18480更新時間:2022-01-28 01:35:37

    老夫子笑問道:“小鎮老話有說頭?”

    陳靈均使勁揉了揉臉,好不容易才忍住笑,“老爺在裴錢這個開山大弟子那邊,真是啥都願意說,老爺說窯工師傅的姚老頭,帶他入山找土的時候,說過山水之間有神異,頭頂三尺有神明嘛,反正我家老爺最信這個了。不過老爺當年也說了,他後來有些猜測,可能是國師的有意為之。”

    老夫子點點頭,陳平安的這個猜測,就是真相,確實是崔瀺所為。

    落魄當然不是什麽好說法,但是若能得個定字,意思可就截然不同了。

    崔瀺之所以剝離出來一個心性跳脫的崔東山,除了那些已經水落石出的天大謀劃之外,其實還藏著個比較有意思的手段,就是用一個另外的自己,可能是來用一兩個關鍵詞匯,打開某種禁製,就像一封封“家書”,遙遙寄給未來歲月的自己,幫著提醒自己在什麽階段、時刻、節點,應當說什麽話做什麽事情。就像道祖這次走出蓮花洞天,離開青冥天下,就早早‘自說自話’,與一些他早已看到未來、卻暫時沒有走到自己跟前的有緣之輩,道祖有著不同的問答,都是在洞天內大道演化,縝密推衍,早就算好了的。

    浩然繡虎,這次有請三教祖師落座,一人問道,三人散道。

    當然不是說崔瀺的心智,道法,學問,就高過三教祖師了。

    這就像是三教祖師有萬千種選擇,崔瀺說他幫忙選出的這一條道路,他可以證明是最有益世界的那一條,這就是那個毋庸置疑的萬一,那麽你們三位,走還是不走?

    走到了那座再無懸劍的石拱橋上,老夫子駐足,停步低頭看著河水,再稍稍抬頭,遠處河畔青崖那邊,就是草鞋少年和馬尾辮少女初次相逢的地方,一個入水抓魚,一個看人抓魚。

    多少小魚優哉遊哉碧水中,一場爭渡為求魚龍變,人間複見萬古龍門,紫金白鱗爭相躍。

    陳靈均一屁股坐在橋邊,雙腳懸空,雙臂環胸,仰頭問道:“至聖先師,你老人家先前在泥瓶巷那邊,往宅子裏邊看啥呢?”

    老夫子雙手負後,笑道:“一個窮怕了餓慌了的孩子,為了活下去,曬了魚幹,全部吃掉,一點不剩,吃幹抹淨,悄無聲息。”

    一個泥瓶巷無依無靠的孩子,最早是跟藥鋪夥計學煮藥,再跟劉羨陽學那些上山下水,然後是跟龍窯的姚老頭學燒瓷手藝,從拳譜上練拳學認字,再憑借陸沉的藥方學寫字,走出家鄉後,依舊是小心翼翼看待這個世界,不斷與他人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盡可能學到更多的一技之長,每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可,每一次小心翼翼的自證和修心,都是一種默默的成長,與此同時,竭盡所能,不斷回饋世道。年輕歲數的陳平安,曾經與人說過,一切好的,他都會學,到了最後,連吳霜降和鄭居中的拆解萬物、人心之術,如今不惑之年的年輕隱官,都還是在學,想必以後陳平安還是如此。

    老夫子看著那條河水,問道:“世界這個說法,最早是佛家語。界,若是依照咱們那位許夫子的說文解字?”

    陳靈均哭喪著臉,“至聖先師,別再瞥我了啊,我肯定不知道的。”

    老夫子抬手指了指河邊的田壟,笑道:“田畔也,一處種禾之地,阡陌縱橫之範式。老秀才說過,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你聽聽,是不是一條很清晰的脈絡?所以最終得出的結論,恰恰是人性本惡,正是禮之所起。老秀才的學問,還是很實在的,而且換成你是禮聖,聽了開不開心?”

    陳靈均慚愧不已,“至聖先師,我讀書少了,問啥啥不懂,對不住啊。”

    “沒事,書籍又不長腳,以後有的是機會去翻,書別白看。”

    老夫子拍了拍青衣小童的腦袋,安慰之後,亦有一語勸誡,“道不遠人,苦別白吃。”

    陳靈均懵懵懂懂,不管了,聽了記住再說。

    老夫子和顏悅色道:“景清,你自個兒忙去吧,不用幫忙帶路了。”

    陳靈均壯起膽子問道:“要不要去騎龍巷喝個酒?我家老爺不在家,我可以幫他多喝幾碗。”

    老夫子搖搖頭,笑道:“這會兒喝酒,就不像話嘍,得了便宜就別賣乖,這可是個好習慣。放心,不是說你,是說我們儒家。”

    陳靈均後退幾步,與至聖先師畢恭畢敬作揖拜別,這才轉身跑下石拱橋,沒敢直接禦風返回落魄山,打算去騎龍巷找賈老哥喝頓酒,壓壓驚。

    青衣小童已經跑遠了,突然停步,轉身大聲喊道:“至聖先師,我覺得還是你最厲害,怎麽個厲害,我是不懂的,反正就是……這個!”

    陳靈均高高舉起手臂,豎起大拇指。

    老夫子笑著點頭,也很寬慰人心嘛。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我輩亦是路上行人。悲哉苦哉?奇哉幸哉。

    渡水看花,不知不覺到君家,就此別過,在此謝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