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九十章 下宗(4/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39138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06

    此外隻說采購家鄉小鎮民窯燒造的瓷器,還有還需要去彩衣國洽淡的鬥雞杯、地衣等物,具體的數量比例,就需要根據後續的售賣情況,進行一次次的細微調整,比如有些貨物的利潤高,但是占地大,或是容易壓貨囤積,對這些相對瑣碎的細節,陳平安門兒清。

    畢竟關於此事,倒懸山春幡齋的賬房裏邊,個個是行家裏手,就連桌子靠門的米大劍仙,避暑行宮的扛把子,都不算門外漢。

    做生意,其實就是翻山與蹚水兩事,所謂翻山越嶺,無非是打破當地商貿壁壘,再試探一條條流水財路的深淺。

    還有桐葉洲那些四處流散的孤本善本書籍,陳平安在驅山渡那邊就已經見識過了,還有不少昔年被譽為一片千金的名貴官窯,跟那些書籍是差不多的下場,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售賣,各大渡口,隨處堆積,鋪子都不稀罕還價。不過這樣的撿漏機會,最多再過一二十年,想必就會逐漸消失,重新變成那個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的說法。

    這天清晨時分,一輪紅日躍出海麵。

    風來水麵,坐看雲起。

    懶散二字,立身之賊。

    趙樹下在屋內六步走樁,突然響起敲門聲,開門一看,是師父。

    陳平安笑道:“走,陪我一起走樁。”

    師徒一起去往船頭那邊,陳平安笑道:“這麽多年,除了撼山拳,也沒教你更多拳招,今天補上。”

    陳平安今天教了張山峰自創的那套拳法。

    趙樹下依舊是有樣學樣,可惜學了個形似神不似。

    陳平安就幫忙查漏補缺,趙樹下神色愧疚,輕聲道:“師父,我資質差,給你丟臉了。”

    也就是在落魄山,不然擱在任何一個山上仙府或是江湖門派,肯定少不了幾句碎嘴閑話,或是玩味視線。

    在落魄山這邊,沒有誰在背後嚼舌頭,因為都是……當麵說的,比如陳靈均和白玄,每次見了麵,喜歡摔袖子劈啪作響的青衣小童,就會老氣橫秋告誡幾句,樹下啊,練拳一事不可懈怠啊,你瞧瞧咱們裴錢,那境界嗖嗖嗖的,無妨,我今兒傳你幾手絕世拳法,蜈蚣蹦曉得不,看好了……至於白玄,趙樹下每次路過那個行亭攤子,白玄都要招呼他進去落座喝茶,被拉著閑扯幾句,樹下啊,你跟某人作為同門,你竟然打不過一個娘們,讓我很失望啊,別愣著啊,喝茶喝茶,我這茶水,與隱官大人在家鄉那邊的鋪子酒水,有異曲同工之妙,喝了可以漲境界的……

    其實被陳靈均和白玄兩位大爺這麽一鬧,這讓趙樹下反而心裏好受很多,平時練拳反而不那麽著急了。

    陳平安氣笑道:“說什麽混賬話。”

    重重拍了拍趙樹下的肩膀,“你可以不相信自己的習武天賦,但是一定要相信師父收徒弟的眼光。”

    采芝山的花朝渡。

    風鳶渡船在此停泊。

    無巧不成書,山君範峻茂和山神王眷的待客之地,就是那座涼亭。

    陳平安帶著小陌,還有陳靈均和賈老神仙,在這邊落腳。

    大驪舊南嶽,曾經是貨真價實地積土成山而成,如今的新南嶽,亦是如出一轍。由大驪王朝牽頭,南嶽舊址周邊十數個大小國家,合力促成此事,畢竟需要一座大嶽,幫著穩定一洲南方的山河氣運。

    浩然天下自古有一條“改京城不改五嶽”的不成文講究。

    一洲即一國的大驪王朝,失去了半壁山河後,取了個折中的法子,一洲五嶽依舊,在誰的國境內,就誰去祭祀。

    所以如今的南嶽範峻茂,就成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脫離大驪宋氏管轄的大嶽山君。

    用範峻茂的說法,就是一個字,爽!

    一場大戰過後,其實整座南嶽都給打沒了一半,再被搬空一半,而南嶽數座儲君之山中,也隻有采芝山得以僥幸保全大半,作為妖族大軍臨時設置的仙家渡口之一,如此一來,采芝山作為整個寶瓶洲南方為數不多的大山,愈發顯得一山之下萬山之上。

    涼亭那邊,一身墨綠長袍的範峻茂盤腿而坐,見著了陳平安一行人,也隻是抬手抱拳,意思一下。

    采芝山的山神王眷,卻是頭戴冠冕、紫衣象簡的華貴裝束,冠冕之上綴寶珠,大如青梅,一看就是件山上至寶。

    一般人若是不知真相,第一眼瞧見了這兩位,肯定會誤以為王眷才是大嶽山君,而範峻茂就隻是個祠廟的女子神侍。

    王眷也參加了正陽山的那場觀禮,下榻於撥雲峰,當時一洲山神齊聚,與鄰近一峰的水神酒宴,遙遙對峙。

    當時正陽山祖山那邊,傳信飛劍如花開,王眷就收到了陳平安的一封密信,還得到了一枚篆刻“峻青雨相”的玉牌,轉交給範山君。

    得到密信末尾的“提醒”,王眷就火速離開了正陽山。

    範峻茂背靠欄杆,開門見山道:“說吧,怎麽償還這筆恩情。”

    陳平安笑道:“真不是討債來了,就隻是敘舊,大不了以後渡船路過渡口,你這個山君與王山神,多多照拂就是了。”

    範峻茂說道:“少來這套,你不登門找我,我也會找你,終歸得有個章程,不然以後就咱倆別敘舊了,難道見著你,就先給恩公磕個頭?再說我可不想分心‘照拂’一條渡船百年千年,沒個盡頭的混賬事。”

    陳平安點頭道:“那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南嶽各路神靈轄境內的一切天材地寶,隻要是可以兜售、並且願意買賣的,我落魄山得分一份,最少三成,而且必須價格公道,以最低的市價入手。”

    範峻茂大手一揮,“就這麽說定了,喝酒就算了,留在下次我那山上的夜遊宴,管夠。”

    一旦範峻茂躋身玉璞境一事。

    就得按例舉辦夜遊宴。

    陳平安笑道:“還有一事相求,我想要與王山神求-購采芝山的幽壤,約莫三千斤,當然多多益善,價格好商量。”

    采芝山的幽壤,是萬年土的一種,在寶瓶洲極負盛名,是英靈陰物開辟道場小天地的根本奠基之物。

    故而王眷的金身神主撤離采芝山之時,大驪王朝專門幫忙將所有幽壤搬遷一空,絕不留給妖族大軍。

    範峻茂又要大手一揮。

    王眷趕緊以心聲提醒道:“範山君,采芝山的幽壤,大驪宋氏前些年陸陸續續,已經拿走大半,如今所剩不多了,我這邊隻有兩萬斤,範山君是清楚的,這幽壤若是少於萬斤規模,就不成氣候了,極難培育出新土,反而可能會年年遞減。”

    範峻茂猶豫了一下,還是大手一揮,與陳平安說道:“我那邊還有一萬斤,都拿去,沒什麽價格不價格的,幽壤再珍貴,都比不上那塊玉牌。”

    此物正是讓範峻茂重新火速躋身玉璞境的大道契機所在。

    王眷先前返回采芝山,立即上供了一萬斤幽壤給南嶽。

    其實前些年,這位采芝山的儲君山神挺尷尬的,因為一場大戰過後,南嶽都被徹底打沒了,就有了個大儲君小山嶽的格局,這讓王眷的金身品秩重返元嬰境後,都沒敢舉辦夜遊宴,不然提升躋身品秩一事,對於一座大嶽儲君山頭而言,能算小事?

    隻能等著山君範峻茂的恢複境界,再一起辦夜遊宴了。

    所幸範山君馬上就可以重返玉璞。

    陳平安再看淡修士境界一事,也不由得羨慕幾分,這些地位顯赫的五嶽神靈,真是不用如何修行。

    範峻茂都不給陳平安說些客套話的機會,問道:“你跟魏檗是穿一條褲子的,所以我也有一事求你,請北嶽那邊送些熟門熟路的管事婢女過來南嶽,我那場夜遊宴,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不能辦得太差了,這種事情,就數北嶽經驗最豐富,是一洲公認的,陳平安,這種事情,總不至於為難吧?”

    還真不是範峻茂開玩笑,仙家慶典一事,最為麻煩,譜牒仙師和山水神靈、還有將相公卿的座位安排,下榻之地,酒水蔬果,亂七八糟一大堆瑣碎事。

    陳平安笑著點頭答應下來,“這種事情,半點不為難,我們魏山君是一等一的行家裏手。”

    範峻茂看了眼那個穿得花裏花俏的目盲老道士,轉頭對采芝山山神說道:“以後你與這位風鳶渡船的二管事,多多往來。”

    王眷笑著點頭。

    至於範山君今天送出去的一萬斤幽壤,問題不大,等到南嶽舉辦夜遊宴慶典,采芝山這邊再送出去一萬斤就是了。

    隨後範峻茂拗著性子,陪著陳平安他們一起登山遊覽風景。

    賈老神仙與山神王眷相談甚歡。

    老龍城遺址,重建一事,如火如荼,隨處可見的大興土木,塵土飛揚。

    陳平安與孫嘉樹和董水井,相約在大海之濱。

    除了小陌,還有難得現身渡船之外的米大劍仙。

    聊完了正事,當然是老規矩,拉他們入夥,一起跨洲掙錢。

    這裏曾經有一處荷花浦。

    這是米裕在浩然天下第一次踏足陸地處,第一眼所見風景,尤其記憶深刻。

    米裕就試探性問道:“能不能重新種上十裏荷花?”

    孫嘉樹點頭說可以,隻是一聽神仙錢數目,米裕大吃一驚,要遠遠過於自己的預估,一下子就沒了與隱官大人借錢的念頭。

    孫嘉樹笑著解釋道:“海上植荷,不比尋常,荷花又是仙家種,維護起來,花錢更多。”

    以前都是苻家帶頭,其餘幾個家族共同出錢,也就是個花錢掙臉的門麵事。

    米裕歎了口氣,錢是英雄膽,自己兜裏還真沒幾個神仙錢,就別打腫臉充胖子了。

    陳平安笑道:“這筆錢,我們落魄山來出好了。”

    米裕有些難為情,立即以心聲說道:“隱官大人,別了,我就是隨口一說,千萬別花這個冤枉錢。”

    孫嘉樹點頭笑道:“買荷種荷兩事,可以由米劍仙出錢,之後養護一事,就讓新老龍城幾個大姓負責,我去幫忙找人商議此事,相信不會有什麽異議。”

    劍氣長城的米攔腰,要在這邊種植荷花,重建仙跡,老龍城除了苻家之外的那些個牆頭草,誰敢說個不字。

    到時候老龍城這邊估計還得立碑撰錄此事,植荷人,米裕。

    孫嘉樹知道陳山主的用心。

    一舉兩得,讓自家的次席供奉米裕遂願,同時也算幫了孫家一個不大不小的忙。

    如今幾個大家族之間,各有靠山,不同於以往的苻家一家獨大,都跟大驪朝廷的官場攀附上了關係,故而相互間的勾心鬥角,愈演愈烈,由孫嘉樹提出此事,可以幫自己家族省去許多麻煩。

    道理再簡單不過,如今孫家的山上盟友,是那座落魄山,你們自己掂量掂量。

    前些年,與落魄山的合夥買賣,孫家始終藏掖,如今不用了。

    一條渡船,跨洲泛海。

    兩洲之間的廣袤大海,皆是戰場遺址。

    一路離開陸地數千裏的海麵之上,時不時都會有修士,施展辟水術法,入海打撈法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