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五十七章 青萍峰上(2/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38666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57

    小陌大為意外。

    一口氣接連說了三個極字,青同當真配得上這個評價嗎?

    自家公子的這番話,都沒什麽言下之意了,就直接將所有意思都給擺在了桌麵上,就是希望青同能夠成為青萍劍宗的幕後護道人,至少也是之一。

    青同更為訝異,苦笑不已,自嘲道:“就算你說得真心實意,我自己也不信啊。”

    陳平安微笑道:“在這件事上,你可以相信,因為我自己就是這麽一步步走過來的。”

    “青同道友隻管放心,也不用擔心跌入個是非窩,我會跟崔東山他們事先說好,保證不能因為你的境界和身份,就將你牽扯到任何宗門事務裏邊,所以你隻需要以半個山外人的身份,多加留心青萍劍宗一年年的發展態勢,隻要有覺得不對勁的地方,哪怕嘴上說不出哪裏不對,都可以與崔東山,或是以後第二任宗主曹晴朗主動提出來,完全不用計較自己的觀點是對是錯。”

    青同點點頭,“隻敢保證會盡力而為,我不作其他任何承諾。”

    陳平安笑道:“那就一言為定。”

    一行人走到景星峰之巔,天清氣朗,山青月白,環顧四周,心曠神怡。

    因為陸沉的評價,將碑文形容為存神去形的“某種仙蛻”,陳平安這次就又多看了幾眼那塊石碑。

    一位儒衫青年,從石室內快步走出,作揖道:“先生,陌生前輩。”

    果然如陸沉所料,曹晴朗所結金丹,品秩介於一品和二品之間。

    丹成一品,是飛升資質,比如早年皚皚洲的韋赦,還有青冥天下的雅相姚清,都是如此。但事實上,許多如今屹立於天下山巔的大修士,多是丹成二品,

    陳平安欣慰笑道:“丹成二品之上,大氣象。比先生當年結丹,強太多了。”

    然後陳平安開始介紹身邊的青同,“這位道友,道號‘青同’,是桐葉洲本土修士,飛升境。因為道號,與我們青萍劍宗名稱裏邊,都帶了個‘青’字,青同道友覺得是一樁難得碰到的緣分,被我數次邀請,所以會擔任青萍劍宗的記名供奉。”

    曹晴朗再次作揖行禮,“晚輩曹晴朗,見過青同前輩。”

    青同點頭致意,麵帶微笑,心中小有腹誹,隱官大人真是張嘴就來啊。

    陳平安說道:“青同道友的境界、資曆,都明明白白擺在那邊,隻因為米裕已經是內定的首席供奉了,青同道友就隻能屈居次席了。”

    青同無言。

    自己這就是次席供奉了?

    這不就很一言堂嗎?

    曹晴朗笑容和煦,道:“畢竟我們青萍劍宗,還是個劍道宗門,就隻能委屈青同前輩了。”

    青同笑道:“談不上委屈,能與青萍劍宗結緣,榮幸之至。”

    不敢有半點委屈。

    何況身邊小陌,一位飛升境圓滿劍修,如今不也才是個落魄山的記名供奉,還不如自己,至今都沒個次席位置呢。

    一襲白衣眉心有痣的少年,風馳電掣禦風而來,身形飄搖落定時,兩隻雪白袖子獵獵作響,作揖道:“拜見先生。”

    崔東山剛剛起身,便有一個紮丸子發髻的年輕女子,帶著一個黑衣小姑娘趕來景星峰。

    原來是崔東山察覺到先生一行人的蹤跡後,就去敲門,讓大師姐裴錢,喊上了本就在屋內一同圍爐熬夜守歲的小米粒。

    小米粒雀躍不已,報喜道:“好人山主,餘米已經破境嘞,是那當之無愧、名正言順、貨真價實的米大劍仙了!”

    陳平安故意流露出滿臉意外的神色,讚歎道:  “厲害厲害。”

    青同內心微動。

    那個劍氣長城的米攔腰,仙都山的首任首席供奉,竟然已經是一位仙人境劍修了?!

    陳平安彎腰揉了揉小米粒的腦袋,“是不是經常為米大劍仙守關?”

    小米粒咧嘴笑道:“麽的麽的,偶爾偶爾。”

    小米粒伸手擋在嘴邊,與好人山主悄悄說道:“餘米說啦,閉關過程可凶險可凶險,就是每逢道心不穩之際,就時常想起隱官大人在戰場上的臨危不亂,心就定了,這才僥幸破境,所以餘米跟我反複念叨,這次能夠打破瓶頸,活著出關,除了要由衷感謝太徽劍宗的劉宗主,剩下大半功勞,全是拜隱官大人所賜呢,與他自身修為,劍心啥的,一顆銅錢關係都沒有。”

    陳平安氣笑不已,脫口而出道:“放他娘的屁。”

    小米粒撓撓臉。

    陳平安立即和顏悅色起來,“先別管他,咱們回密雪峰。”

    青同默然。

    至於落魄山的風氣如何,因為先前夢中神遊,陳平安選擇過家門而不入,所以青同始終未能親身領教一二。

    不過小陌的言行舉止,已經讓青同做好心理準備了,隻是就目前情況看來,好像還是不太夠。

    陳平安又幫忙介紹起了青同。

    之後又有兩道身形,從大淵王朝境內那座鬼城內化虹禦風而來,是鍾魁和那個自稱姑蘇的鬼仙庾謹,陳平安隻得再次介紹起青同的身份,不過略去了鎮妖樓和青同的境界一事,不是信不過鍾魁,而是信不過那個看上去油膩的胖子,一個差點比大驪宋氏更早完成一洲即一國壯舉的帝王雄主,史書上所謂的“丈夫持白刃,斬落百萬頭”,可不是什麽溢美之詞。

    鍾魁看了眼陳平安。

    陳平安點點頭。

    鍾魁偷偷豎起大拇指。

    陳平安也朝鍾魁豎起大拇指。

    相逢莫逆於心,隻在不言中。

    都不差。

    因為兩個朋友,就像一個負責開辟道路,一個則負責幫忙護道。

    陳平安也親眼見識到了鍾魁在鬼道一途的某種“無敵之姿”。開路不易,護道更難。

    整個桐葉洲西北地界,鍾魁幾乎是全憑自己,就以一種類似白也當初在扶搖洲“劍化萬千”的壯觀手段,一人身形道化在無數條路上,幫著無數鬼物陰靈指引前行方向,同時抵擋天地間的罡風,強行壓製沿途仙府練氣士與各路山水神靈,對孤魂野鬼的先天壓製,護送他們走入一一扇扇通往冥府的大門內,那絕對是飛升境修士都無法做成的壯舉。與此同時,鍾魁還親自走了一趟黃泉路,無需他覲見酆都那一尊尊“府君”,就直接下達了一道道法旨,嚴令道路之上的冥府胥吏、鬼差和數量眾多的牛頭馬麵,不得擅自鞭笞任何一位入境鬼物,關鍵是整座地位超然、甚至可以無視文廟、白玉京禮儀規矩、道尊法旨的酆都,好像對此沒有任何異議,都等於是默認了鍾魁的僭越之舉。

    所以在新舊交替的這個深夜,對於整個桐葉洲的修道之人,三座儒家書院,各國帝王將相,還有山水神靈,可能都會注定是一個不眠夜。

    其實在鍾魁動身時,連帶著胖子庾謹,也跟著跑了一趟遠門,以至於庾謹的一身天地靈氣,都消耗殆盡了。

    對鬼仙庾謹來說,算是一場別開生麵的護道。

    等到返回那座空落落再無一頭孤魂野鬼的破敗鬼城內,胖子累癱在地,談不上有多少成就感,也難得沒有跟鍾魁喊冤叫苦。

    一個精疲力盡的胖子,躺在地上,隻說了一句肺腑之言,略帶自嘲道:“沒想過我這輩子,除了殺人,還會做這種事情。”

    被鍾魁帶來仙都山的胖子,來時路上還在那邊絮絮叨叨,埋怨鍾魁不曉得心疼人,就是頭拉磨的驢,這麽使喚,都給累死了。

    隻是等到庾謹來到景星峰,隻覺得不虛此行,頓時眼睛一亮,因為瞧見了那位一身碧綠法袍的漂亮女子。

    胖子有點由衷佩服陳平安了,黃庭,葉芸芸,再加上那個關係說不清道不明的大泉女帝陛下,個個都是大美人。

    沾花惹草,太不像話。

    趁著陳平安跟鍾魁在那兒閑聊,胖子屁顛屁顛挪步走向那位仙子姐姐,“小生姓庾,名姑蘇,與陳山主是莫逆之交,不知姑娘除了道號‘青同’,姓甚名甚,祖籍何地,如今家住何方,可有師門山頭,小生最喜遊山玩水,願意與青同姐姐,在觀禮結束後一同下山,順便見一見長輩。”

    青同其實不太願意搭理這頭鬼仙。

    因為庾謹之前跟著鍾魁在桐葉洲瞎逛蕩,青同是掃過這對主仆幾眼的,對庾謹十分知根知底。

    至於被這個胖子誤認為是女修,青同倒是沒什麽芥蒂。

    庾謹微笑道:“小生不才,隻是恰好對詩詞一道,還算有幾分心得體會,比如瞧見了姑娘,美若畫卷,恰似一位桐蔭仕女小立明月中,便有‘風過梧葉綠生涼’一語,有感而發……說出來怕嚇到姑娘,實不相瞞,小生其實是鬼物了,隻是姑娘莫要對此傷感,小生在世時,曾經作詩數萬首,如今改弦易轍,轉入詩餘詞道了,一看姑娘雅致,就是精於此道的林下人物,例如小生最近填詞,有那溶溶月,淡淡風,柳絮傍梨花。隻是總感覺此語中的這個傍字,意猶未盡,似乎難稱最佳,姑娘以為然?若是換成拂字,清風拂麵之拂,會不會更好些?如果再換成攙扶之扶,是不是餘味最長?”

    青同被煩得不行,隻得以心聲嗤笑一句:“庾謹,你那些不堪入目的打油詩,我還是看過一些的,要說謀朝篡位,帶兵打仗,你是世間第一流的人物,可要說這種作詩填詞的勾當,你好像連末流都算不上。”

    庾謹眼神哀怨,斜瞥一眼陳平安,悻悻然道:“某人真是與青同姑娘交情不淺,什麽都往外說。”

    崔東山開口問道:“先生,不如先去密雪峰休息,到了慶典前半個時辰,我再讓小米粒通知先生?”

    小米粒深呼吸一口氣,使勁點頭,攥緊手中行山杖和金扁擔,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陳平安笑道:“隻需要打個盹,眯會兒就行。”

    崔東山說道:“那我就與先生一邊下山,一邊談點事情?”

    之後曹晴朗他們,就各自返回仙都山密雪峰的宅院。

    小陌獨自回了山腳的落寶灘,裴錢會安排青同住處。

    不過陳平安留下了小米粒,陪著崔東山一起散步下山景星峰。

    崔東山確實有幾件事,要與先生好好商量。

    第一件事,就是要不要在桐葉洲中部,開鑿出一條嶄新大瀆。

    先前在老將軍姚鎮的屋子那邊,蒲山雲草堂那邊,也有此意。

    不同於寶瓶洲,桐葉洲曆史上是有一條舊瀆的,隻是時過境遷,被一洲中部沿途王朝、各個小國城池、仙家府邸,早已被切割得支離破碎,修舊如舊,意義不大,舊不如新。所幸有個現成的成功按例,可以照搬套用,就是寶瓶洲的齊渡,而且這條大瀆當年開鑿難度之大,要遠遠大過桐葉洲這條舊瀆。

    不然就算是陳平安和仙都山青萍劍宗,是發起人之一,是真正意義上的牽頭人,同樣少不了要大吵特吵幾場,必然會出現很多的根本分歧。

    此外建造一條大瀆,到底需要消耗多少顆穀雨錢,就看這條暫未命名的新大瀆,攤子到底會鋪得多大了。

    大泉王朝那邊,顯然謀劃此事已久,如今已經有了個大瀆河床的大致雛形,但是在崔東山眼中,需要修正的地方,實在太多,都不是什麽隻需要外人查漏補缺的小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