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五十七章 青萍峰上(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38666更新時間:2022-01-28 01:36:57

    陳平安聽過了大致,問道:“先前你跟老將軍他們聊起此事,有無談到一條大瀆幾尊高位水神的候補人選?”

    因為按照文廟定例,大瀆一起,就等於讓桐葉宗可以憑空多出三位品秩極高的水神,隻說公侯伯,至少是三尊高位水神。

    如果說除了牽頭的仙都山和青萍劍宗,加上大泉王朝姚氏,蒲山,或者再多出黃庭的太平山,都屬於發起人。

    那麽是他們幾方勢力,是坐下來,關起門來,早早將三個寶貴名額,給瓜分殆盡了。

    還是廣開門路,盡可能吸納更多的國家和仙家門派,再羅列出最合適的水神人選,主動讓出其中一個甚至是兩個名額?

    其實就是個不小的難題。

    一些個文人習氣,不頂事,隻會壞事。

    而且也不是一味大公無私,就能夠成事的。

    崔東山眨了眨眼睛,笑道:“先前學生在老將軍屋內,大夥兒圍爐暢談此事,隻是由於當時一個個的,眼前所見,都是些燃眉之急,更多憂心此事到底可不可行,畢竟能否開個好頭,都還兩說呢,先生不在場,我們當時可沒有、也不敢聊得這麽遠。”

    陳平安一瞪眼。

    崔東山明擺著是要讓自己這個先生勞心勞力了。

    崔東山嘿嘿笑道:“大泉王朝那邊,咱們那位埋河水神娘娘的碧遊宮,肯定會占據公侯伯的一個名額。”

    陳平安輕聲說道:“這件事,還得看柳柔自己的意願。”

    更大難題,在於大瀆不宜過於筆直,否則大水滔滔,洶洶入海,其實容易帶走一洲山河氣數,沿途尋常王朝國家和山上仙府,都留不住,故而每逢大瀆河道筆直處,就是無數抱怨聲。

    但是一條大瀆,又不宜過於蜿蜒曲折,否則容易傷及一洲山運,同時這就意味著,許多國家的城池、耕田,都必然會大瀆之水淹沒,光是沿途百姓背井離鄉的搬遷一事,就極有可能涉及數以百萬甚至是千萬計的人口數量。故而每當大瀆曲折地,又都會是惹來無數的非議。再加上,大瀆一起,開鑿河床之外,涉及到數量眾多的河流改道,許多處於平原地帶、尤其是盆地之中的山嶽,極有可能就此成為老黃曆,對於剛剛複國的各國君主朝廷而言,都是近在眼前、不折不扣的巨大損失,所以這裏邊的權衡利弊,還是涉及到了方方麵麵、極其複雜至極的利益之爭。

    在寶瓶洲,大驪一國即一洲,是根本不用計較這些具體到各國各地的利弊得失,再加上大驪官員,政務幹練,更不會有誰敢在旁指手畫腳拖後腿。桐葉洲怎麽比?

    歸根結底,兩大難題,錢財與人心。

    陳平安神色無奈道:“最省心省力的,是用神仙錢,買下整條大瀆流經的道路。”

    想要省心省力,就得花大價錢,用足夠的錢填平人心大坑。

    小米粒皺著兩條疏淡眉頭,感歎道:“那得搬空一座多高多大的錢山呐?”

    陳平安笑道:“可能隻有一個人,有此財力底蘊,就是皚皚洲的劉財神。”

    小米粒讚歎道:“那也太有錢了點,可惜我跟皚皚洲劉財神不熟悉,見了麵,都說不上話哩。”

    崔東山笑著伸手摸了摸小米粒的腦袋。

    小姑娘趕緊一個低頭屈膝晃腦袋,大白鵝越來越放肆了,瞧瞧,這還沒當宗主,就膽兒肥嘞,等當了宗主,了不得,不得了,不了得。

    陳平安說道:“具體事務,你代表仙都山,全權負責,我隻幫忙牽頭,但是你也別覺得委屈,首先,文廟和書院,我得出麵吧,其次,我已經幫你們與仰止約好了,可能之後嫩道人,也會來桐葉洲這邊出把力,一水一山,隻說搬遷事宜的耗費,就已經可以省下一筆天文數字的神仙錢了,另外鎮妖樓青同那邊,也會出力,青同擔任了我們青萍劍宗的次席供奉,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崔東山笑著搓手,“夠了,太足夠了。得學先生,見好就收,見好就收。”

    陳平安說道:“還有什麽事?”

    崔東山就照實說了,原來他打算搬遷更多的舊五嶽、仙府遺址,陸陸續續紮根於宗門地界。

    其中許多舊山嶽遺址,落在各個複國新君的手上,就是雞肋,因為大戰過後被扶持起來的眾多新五嶽山君,其實也不願意在破敗不堪的舊址上邊開府,難免會覺得有幾分晦氣,而且那些破敗山頭,不談山中被妖族修士糟踐得一塌糊塗,周邊的天地靈氣被搜刮一空,就是個大窟窿,那撥山君在舊山頭開府,實在是頭疼不已,複國後的皇帝君主,也有自己的務實考量,不單單是貪功求大,為了青史留名,畢竟封禪山嶽一事,在曆朝曆代,可不是誰都有機會的,君主想要封禪,自古門檻極高,如果更換山嶽選址,不但可以名正言順封禪山嶽,還可以幫助一國氣運,辭舊迎新,宛如山下市井的新年新氣象。

    如此一來,崔東山的家底,隻說神仙錢,不談那堆天材地寶,可能就要被他的大手大腳,揮霍一空。

    所以青萍劍宗的首任宗主,就還有一層哭窮的意思了。

    開鑿大瀆一事的開銷,咱們下宗實在是有心無力了,出人可以,至於出錢嘛,就隻能靠先生和上宗落魄山。

    陳平安抖了抖袖子,笑眯眯道:“真是收了個好學生,得意弟子。”

    難怪崔東山故意讓小米粒走在兩人之間,是擔心挨打吧。

    第三件事,終於不涉及錢財了。

    原來是玉圭宗那邊,借著這次落魄山開創下宗的機會,主動與仙都山示好。不惜讓九弈峰新任峰主,少年劍修邱植,親自趕來仙都山參加慶典觀禮。

    青萍劍宗,到底要不要順勢與玉圭宗結盟。其實各有利弊。

    一旦正式結盟,雙方締結山上契約,就等於雙方都認可了“南玉圭北青萍”的未來一洲山上格局。

    即便仙都山這邊沒有這種野心,最少玉圭宗願意單方麵承認此事,這就是一種不小的誠意。

    如果雙方結盟,先前那場桃葉之盟,就成了一張廢紙。

    可如果雙方不去締結盟約,就等於雙方無形中劃出一條道來,以大泉王朝、燐河等作為界線,或者說是以後的那條大瀆作為邊境,青萍劍宗與玉圭宗井水不犯河水,將來一旦起了糾紛,既然沒有什麽香火情,那就隻能公事公辦了。

    陳平安說道:“這件事,你自己想去,我不給任何看法和建議。”

    崔東山也沒覺得意外,捏著下巴,滿臉愁容。

    陳平安都懶得看一眼,苦兮兮裝樣子給誰看呢。

    最後一件事,崔東山要與先生確定一事,未來百年的動向。

    可能隻有這件事,對崔東山和下宗來說,才是最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

    陳平安說道:“先閉關一段時日,重返玉璞境,然後遊曆浩然天下,幾個沒去過的洲,都會逛一逛。”

    竹海洞天,開設酒鋪且不收租金一事,可是至聖先師親口承諾的。

    還有因為大驪京城那邊,封姨那邊交待的某件事,陳平安必須走一趟百花福地。至於當什麽福地的太上客卿,就免了。

    崔東山試探性問道:“先生是在密雪峰這邊閉關吧?”

    陳平安說道:“我回落魄山,把那處小洞天道場,讓給柴蕪、孫春王幾個孩子。”

    崔東山一跺腳,“小米粒,快快幫小師兄說句公道話。”

    小米粒搖頭晃腦,哈哈笑道:“我也想回家嘍。”

    崔東山傷心道:“我們仙都山,咋個就不是右護法的家啦?”

    小米粒想了想,給出心中的答案,“這邊也不用我每天巡山啊。”

    她機靈著呢,在仙都山這邊,所謂的巡山,就是她自己找點事情做。

    在落魄山,不一樣的。

    從老廚子,到暖樹姐姐,再到山門口的仙尉道長,再遠到小鎮那邊的騎龍巷,所有人都覺得巡山,她不是瞎胡鬧,是個認認真真才能做好的正經事,雖說是一件沒有碗口大的米粒小事,但是隻有周米粒做得啊。

    崔東山聽小米粒這麽一說,就知道沒有任何斡旋餘地了,自己再敢掰扯半句,估計就要在先生這邊挨訓了。

    陳平安揉了揉小米粒的腦袋,與崔東山問道:“祖師堂那邊,具體位次是怎麽安排的?”

    關於下宗慶典,具體的流程安排,陳平安這還真沒詳細了解過。再者不同山頭,各有各的家法科儀。

    太過遙遠之事。看不見,遙不可及,想都不敢想。

    等到真的好事臨門了,又宛如做夢。

    所以先前落魄山創建宗門典禮,從頭到尾,才會顯得那麽潦草隨意。

    崔東山笑道:“先生作為上宗之主,當然是無需住持敬香儀式了,敬香都不用的。”

    畢竟下宗祖師堂的畫像,居中懸掛的,就是上宗宗主的陳平安本人。

    哪有自己給自己敬香的道理。

    這當然也是因為落魄山和青萍劍宗,上宗下宗的建立,實在是太過接踵而至了。

    浩然天下絕大多數的下宗建造之初,可見不著上宗的開山祖師,都是隻見掛像,不見活人的。

    崔東山繼續說道:“像身為落魄山掌律的長命道友,還有咱們風鳶渡船二管事的賈老神仙,因為都來自上宗,與觀禮客人,還是有些區別的。他們會跟在先生身後,在我們這撥下宗譜牒成員之前,先行依次敬香。至於青萍峰祖師堂裏邊兩排座椅的位置,反正在山上尊左尊右,各有不同,沒個定例,那就按照當初先生在劍氣長城,去往春幡齋的規矩,以左為尊好了。”

    例如大驪朝廷,就是朝官尊左,軍中尊右。隻是官場上,升職為右移,降職則稱左遷,倒也有趣。

    “左邊一排上宗,右手一排下宗,以示下宗敬意,沒有上宗之水源,何來下宗之江河。”

    “但是將來青萍峰,再有上下兩宗共同議事,就要座椅對換了。按照一般的規矩,下宗祖師堂,除了先生你,會常設座椅,其餘即便是上宗掌律長命,首席供奉薑尚真,都不會為他們安排固定的座椅,因為他們都不屬於青萍劍宗的祖師堂成員。”

    “再就是姚仙之,葉芸芸和黃庭,這撥客人會先以觀禮客人的身份來敬香。等到我們的第一場祖師堂議事,等他們各自有了供奉、客卿身份之後,就會第一次正式以自家人身份,重新走入青萍峰祖師堂。嘿,前腳走出,轉身後腳就回。”

    崔東山笑嘻嘻問道:“先生就不過問,咱們下宗祖師堂的掛像位置,是怎麽個安排?”

    陳平安沒好氣道:“誰是下宗宗主,誰自個兒頭疼去。”

    崔東山從袖中摸出幾張紙,“這幾份名單,請先生過目。”

    三張紙。

    其實就是過個場。

    整個下宗的譜牒成員,

    以及青萍劍宗的祖師堂成員,也就是在青萍峰祖師堂裏邊有座位的,以及他們各自即將擔任青萍劍宗的具體職務。

    最後就是觀禮客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