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六十章 明月中酒還行(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4474更新時間:2023-01-30 01:57:54

    簷下插袖的幹瘦道士聞言心一緊,那件寶物都落袋為安了,師父你老人家可別反悔啊。

    小陌笑道:“沒事,都是身外物。”

    當初作為收徒禮,送給王原籙一座巴掌大小的袖珍宮闕,即是傳說中早已被打碎的太陽宮。

    把道號“金井”的荀姓道童,給眼饞得不行。

    上古陸地真人有雲,龍潛淥水坑,火助太陽宮。

    淥水坑是浩然陸地水運共主澹澹夫人的道場,曾是遠古五至高神靈之一水神的避暑行宮,之一。

    但是太陽宮的品秩,是要比淥水坑高出一大截的,相傳此地除了是火神的主要道場,還曾是持劍者的鑄劍場所之一。

    按照少年的說法,這座太陽宮,是自家老爺一眾家當中排名前五的寶貝。

    隻要活得夠久,道行夠高,家底就會厚得可怕。

    小陌是如此,老觀主更是如此。

    白景的家當,比不得碧霄道友,比小陌是肯定要闊綽得多。

    王原籙聽到那位前輩的言語,頓時鬆了口氣,前輩就是前輩,果然神仙風采!

    師父怎麽會有這樣的朋友,難不成是一種性格互補?

    其實這還是王原籙太不清楚小陌的過往,以為這位前輩客客氣氣,跟誰都“好說話”,就真的好說話。

    大妖仰止和朱厭,就一定不覺得小陌是個好說話的。

    老觀主之所以能夠與小陌成為摯友,很重要一點,就是小陌在遠古歲月,很喜歡跟人問劍,所以對脾氣。

    當初小陌為了躲避白景,不得不造訪落寶灘,問劍有幾場,碧霄洞主就贈酒幾壇,雙方可謂痛飲。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不饒人”的碧霄洞主,豈是浪得虛名。

    而小陌光是與幾乎所有妖族都要敬稱一聲“白老爺”的白澤,就打過兩次架。

    一次是覺得常年與小夫子廝混在一起的白澤,做事不像話,境界不太行,得砍他一砍。

    還有一次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不過這場問劍,是與碧霄道友一起釀酒之後的新故事了。

    隻因為小陌不理解白澤既是同道妖族,為何要幫助人族出身的小夫子,在浩然山頂鑄造九鼎,銘刻妖族真名無數。

    那會兒天庭已成“作古”,人間已經劃分天下,人間底定了,當時的白澤,早就通過一場登天之役證明自己的術法高低,尤其是能夠賜名這一門本命神通,讓妖族修士頭疼不已,就曾有一撥遠古大妖覺得不允許有這麽一號“道士”活著,故而在白澤某次單獨遊曆天下的時候,有過一場精心設伏的圍剿。

    至於結果,比如其中沉睡萬年的官乙,就去養傷了,其餘沒去養傷的,自然下場更慘,真名都被白澤剝離出去再抹除了,一個個被迫兵解離世。

    妖族圍毆白澤,就跟海瀆真龍圍殺陳清流一般無二。

    數量越多,後者戰功越大。

    老觀主咦了一聲,“此物是送給白景的,又不是給你的,還是說你們如今關係不同以往,已經這麽不見外了?”

    小陌苦笑道:“這個話題,碧霄道友繞不過去了是吧?”

    老觀主以手指輕敲桌麵,碗中酒水開始晃悠起來,借此混淆天機,再以心聲微笑道:“貧道隻是替吳宮主著急而已。”

    陳平安與寧姚。劉羨陽和賒月。或是小陌跟白景。還有那幸運兒徐雋和道號複戡的朝歌……

    人間每多出一雙如此天作之合的神仙眷侶,那麽吳霜降在十四境的道行,嘖嘖。坐享其成,水漲船高!

    隻說那個出身大潮宗的年輕鬼物徐雋,為何能夠在不到甲子光陰之內,真以為隻是他根骨清奇,資質卓絕,並且洪福齊天?

    要知道徐雋並非是那種城府深沉、算無遺策的練氣士,修行路上,做事情更多是滿腔熱血,一往無前。

    當然徐雋自身的道心之堅韌,品行之醇正,做事是非分明,確實令人側目。

    但是這種人,是白玉京道官還好說,或是某座頂尖宗門的祖師堂嫡傳弟子也好說,但徐雋的修行起步卻很低,身份卑賤,況且開竅也很晚,在大潮宗內,徐雋修道之初,可謂舉步維艱,別說是什麽天才、道種,當年比起那些紛紛破境的同門師兄弟,修道資質就連中下都算不上,隻能是墊底。

    故而事實上,徐雋的每一步登高,都是吳霜降的幕後謀劃和暗中護道,才有了徐雋一次次的化險為夷。

    在吳霜降所謂的閉關合道十四境期間,吳霜降,可能是陰神出竅遠遊的吳霜降,就一直在偷偷給大潮宗的年輕人搭橋鋪路。

    當然吳霜降給的,徐雋次次都能接得住,本身就能證明徐雋的不同尋常。

    當年本是世仇的大潮宗和兩京山聯姻,徐雋與兩京山的女子開山祖師結成連理,雙方道齡懸殊,境界懸殊,誰敢相信?

    何況這兩座頂尖宗門,隻說各自的下宗,都曾被對方毀掉了。更不談曆史上那些本該前途不可限量的修道好苗子,諸多意外夭折了。

    當時坐在婚宴主桌之上的大修士,光是當時位列青冥天下十人的,就有四個。餘鬥,陸沉,吾洲,孫懷中。

    其實還有一個徐雋的忘年交,純粹武夫,被譽為“林師”的武道第一人,鴉山林江仙。隻不過林江仙當時沒有顯露身份,隨便挑了個角落位置喝酒而已。

    吾洲與朝歌,兩位女冠,她們是相識已久的好友。

    作為賀禮之一,吾洲除了送給兩宗共主的徐雋一門煉物道訣,還傳授給早已淪為鬼物的徐雋一道極為上乘的鬼修術法。

    這個福緣深厚、且豔福不淺的徐雋,有一句口頭禪,“已經很好了。”

    還有一些雖未親臨婚宴卻送去名帖賀禮的貴客,例如華陽宮高孤,青神王朝的雅相姚清,國師白藕等。

    一座天下,幾乎有頭有臉的宗門、道官,都不吝賀詞和賀禮。

    每一位得道之士的道賀和落座,既是徐雋和朝歌這對新婚夫婦的顏麵有光,更是吳霜降的一份大道裨益。

    以後等到陳平安與五彩天下第一人的寧姚成親,亦是同理。

    吳霜降的分身之一,之所以會待在飛升城,自然是有所求的。

    關於此事,道祖肯定一覽無餘。

    但是道祖之外的白玉京,就未必有人能夠獲悉此事了。

    隻因為吳霜降的那個兵家修士身份,太過紮眼,甚至都不是什麽障眼法,吳霜降擺明了要憑此這條舊路合道十四境。

    可別忘了,如今在浩然武廟之內,猶有兩尊隻因功德有瑕、才導致陪祀地位降低的兵家“殺神”,分別姓吳與白。

    那頭化外天魔,當初悄無聲息逃竄到浩然,一路輾轉至劍氣長城的那座牢獄,最終在那邊落腳。

    試問萬年以來,何地戰事最頻繁?

    老觀主之所以有此“定論”,是靠猜,而且就是字麵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