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六十章 明月中酒還行(4/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24474更新時間:2023-01-30 01:57:54

    畢竟試圖去大道推演一位十四境修士的合道之路,絕對不是什麽討喜的事情。

    至於道祖會不會將此事泄露給誰,例如二弟子餘鬥?肯定不至於。

    想起一事,老觀主說道:“那個道號‘守陵’的家夥,他沒有早早將王原籙收入麾下,嘴上說是美玉不雕琢,其實就是故意賣我一個麵子,欠了他一個不大不小的人情。”

    老觀主微笑道:“青神王朝有個少年劍修,資質極佳,隻是苦於沒有明師指點。”

    小陌說道:“趁著白也先生尚未返回玄都觀,今天喝過酒,我趕緊走一趟青山王朝,指點對方一番劍術,當成親傳弟子,能教多少就教多少。”

    老觀主搖頭道:“不用那麽較真,你隻需教幾手湊合的劍術,就足夠那小子受益終身了。”

    小陌說道:“既然教了,就得認真。”

    老觀主點點頭,也沒有多說什麽。既是道友,無需客氣。

    老觀主輕輕一跺腳,再雙指並攏,隨便一抹,桌上便水霧升騰起一幅山川形勢圖。

    老觀主笑問道:“可曾看出一點眉目?”

    小陌隻是掃了一眼,點頭道:“天文垂象,神仙布局。顯然是有道齡足夠的高人指點。”

    雖然小陌並不清楚桌上那幅地圖,顯示著大潮宗和兩京山以及所有藩屬山頭的分布,但是小陌的道齡和眼界擺在那裏。

    所以小陌一抬手,桌上便懸起一座與之相對的星圖,北鬥群星渾天儀,那是已經黯淡萬年之久的紫薇垣。

    並未因為周密的登天,入主舊天庭而重現光彩。

    隻要不是一,別說半個一,大半個一,事實上,哪怕與那個一,相差隻在毫厘間,哪怕周密的修為,已經相當於十五境練氣士,能夠掌控舊天庭一眾神位的補缺和更迭,依舊無法成為這座天市中央“紫宮”的真正主人。

    故而周密依舊無法成為……十六境!

    老觀主泄露了一些天機,“兩京山的開山祖師,就是朝歌那個小丫頭片子,她曾是‘朝天女’戶籍出身。隻不過如今青冥天下,連同兩京山譜牒修士在內,知道這樁陳年舊事的,屈指可數。”

    “所以徐雋是必須死上一次的,不死如何能夠以英靈姿態,走上一條虛無縹緲的登天神道。”

    “紫宮旗直,就有天子出。嗬嗬,天子。朝歌這個小姑娘,野心勃勃的同時,她還不至於太過人心不足,這是對的。”

    小陌笑道:“論心計,還是如今修士更強。”

    老觀主點頭道:“彎來繞去,人間不知耗費了多少心力。”

    “何謂‘道化’?”

    難得遇到一個願意與之痛快喝酒和隨意談天的舊友,有感而發,老觀主來了一場自問自答。

    “陳平安的祖宅之於泥瓶巷,就是一種道化。李-希聖所在家族府邸之於福祿街,亦然。一座落魄山之於驪珠洞天舊址,更是。”

    “首先得不挪窩,不是簡單的水上浮油,一葉浮萍於洄水打旋兒,不是紅燭鎮那些連登岸都不被允許的賤籍船戶,而是如一顆釘子深深契入地理和心坎,帶著強烈的精氣神,能夠真正長久影響到一方水土的習俗人情和世道人心。但是這種道化,依舊是暫時的,淺顯的,並不牢固,雪上痕跡罷了。”

    “三山九侯先生曾經在陳平安祖宅隔壁屋子落腳,待了沒多久,齊靜春的舊學塾,開館蒙學約莫甲子光陰,青童天君所在楊家藥鋪的後院,待了一萬年,等到人去樓空,就成過眼雲煙了,隻是殘存著些藕斷絲連的‘心與事’脈絡,皆算不得道化。”

    老觀主抖了抖袖子,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畫了一個圓,“更重要的,是並未形成一座關起門來循環有序的小天地。”

    “當然這是他們有意為之,非不能,實不願。如我在東海觀道觀一般,在大泉蜃景城故意留了一個井口,沒有真正關門。”

    “知道為何至聖先師為何打不過道祖嗎?就在於浩然天下哪怕獨尊儒術,卻還是有著諸子百家。”

    “對至聖先師而言,每一家學問,都是一份負累。一樹之外百花開,風景絢爛,主人就得付出每天瞧見一庭院好風景的代價。”

    劍氣長城的刑官豪素,就曾以本命飛劍之一的“嬋娟”,道化皓彩,以此扯斷明月與蠻荒天下的大道牽引。

    之後劍修豪素在此居住一段時日,就是為了抹掉那份“道痕”,免得青冥天下的大修士來此觀道,憑此脈絡,推衍出一把本命飛劍的更多真相,早早研究出一種壓勝舉措,這會讓豪素與人問劍之時,早早失去先手優勢。山巔練氣士,除了極個別,都很樂意手握幾種專門針對劍修的殺手鐧手段。

    老觀主一揮袖子,呈現出一幅幅蠻荒各地的山水畫卷,“至於這種路過,別看當下變化很大,其實當地如人受傷,很快就會自愈,逐漸消弭影響。”

    是劍氣長城的那幾個劍修,做客蠻荒,一路走走停停,走過的十個地方。

    宗門白花城,古戰場遺址龍泓,大嶽青山,雲紋王朝玉版城,春澗山,仙簪城,酒泉宗,曳落河,托月山,明月皓彩。

    當年在北俱蘆洲那處秘境內,做客浩然的玄都觀的“孫道長”,曾經為陳道友傳授過一個類似的道理。

    在那之前,陳平安就曾思考一個問題。

    不是那種淺嚐輒止,而是嚐試著追本溯源。

    在蒼筠湖地界的水神祠廟,陳平安與杜俞偶遇,混熟了之後,就曾詢問後者一個關於大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困局”。

    隻說前不久,暫時名不見經傳的柳蓑,在青鸞國書房內,他見到陳平安之後的那番說辭,無非是想要證明自己“來過人間”。

    老觀主轉頭問道:“王原籙,為師且問你一問,足足一萬年,歲月夠久了吧,為何在這期間,人間聰明人多如牛毛,英才豪傑無數,成就十五境大道的,就依舊隻有之前三人而已?難道隻是多出一個一,就那麽難?”

    退回原位蹲著的王原籙,看似雙手插袖,實則在袖內仔細研究那件見麵禮,肯定是法寶品秩起步,半仙兵都不是沒有可能?

    要不是送禮的小陌前輩還沒走,以王原籙的一貫行事風格,就跟得了一塊金子似的,非要咬上一口,看看有無牙印來確定真假。

    聽到師父的這個問題,王原籙老老實實回答道:“三教祖師功德圓滿,修行無漏,為人間開辟出三條大道,是為立教稱祖。”

    小陌笑了笑。

    老觀主說道:“說人話。”

    王原籙小聲嘀咕道:“書上看來的道理,怎麽就不是人話了。”

    這個曾經躋身數座天下年輕候補十人之一的幹瘦道士,出身米賊一脈,在所有人跟前都是唯唯諾諾,隻在差點錯認了祖宗的某位熟人那邊,才膽氣橫生,說話極有魄力。當然,遇事能躲就躲的道士,真遇到那種躲不過去的,隻要王原籙選擇出手了,就絕對是下死手。

    老觀主笑嗬嗬道:“有客人在,你是為師的開山大弟子,好好表現,袖裏的那件仙兵,捂熱了沒有?如果為師沒記錯的話,你還沒有給拜師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