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六十七章 大師兄和小師弟(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56142更新時間:2023-01-30 01:57:57

    林攄頓時眼睛一亮,光憑那三人的位置,就猜出了自家新任觀主,是居中那位年輕漂亮的……姐姐?!

    她就是咱們靈境觀的新任觀主?!少年隻覺得生活都有了盼頭,以後每天與這麽好看的女子朝夕相處,早晚課業必須用心!

    土膏好奇問道:“哪個才是觀主?”

    馬重呆呆看著那位好像年畫上邊走出的仙子。

    陳叢快速掃了一眼他們的穿著,呦嗬,這三匹馬可神氣,縣城裏邊可都見不著的!

    簡素將馬韁繩交給身邊侍女,與眾人打了個道門稽首,“靈境觀新任住持道士簡素,見過諸位道友。”

    柴禦本想自我介紹一句,想了想,還是作罷。作為金槨派七代弟子的柴禦,況且身為祖師堂嫡傳道官,到了本國的地方郡府,其實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侍女花俏,故意擺出一個凶狠臉色,視線掃了一遍少年郎,還好,都是些呼吸渾濁的門外漢,估摸著有賊心也沒賊膽。

    靈境觀不是那種世代相傳的子孫廟,是可以開門招待四方雲水道眾的,就是窮得叮當響,哪有外鄉道友登門在此叨擾,每天饑腸轆轆,大眼瞪小眼嗎?

    柴禦打算在這邊住上一段時日,反正本就是打著下山遊曆的幌子,好陪伴師妹一段山水路程。

    典客常庚趕忙還了一個有模有樣的稽首,拉了一把身邊的廟祝,“典客常庚與廟祝劉方,恭迎簡觀主。這兩位老爺,是我們長社縣的縣丞秦大人,縣尉黃大人,兩位大人從辰時起,就到了咱們道觀等候觀主了,這不等得急了,秦縣丞眼瞧著天色已晚,就與黃縣尉相約一起來外邊候著,道觀不大,這天一黑,山上這邊若無言語幾句,估摸著簡觀主可得好找一番了。”

    見著了眼前這位亭亭玉立的年輕女冠,兩位官老爺的心中怒火就霎時間沒了。

    至於典客常庚的那幾句體麵話,也是順耳的。

    小小靈境觀,出人才啊,以後倒是經常往來,與簡觀主喝茶論道。

    常庚的廚藝,也是不差的,回頭就讓衙門戶房送一些時令蔬菜來道觀。遠親不如近鄰,靈境觀的香火,咱們縣衙不得幫襯點?

    簡素歉意微笑道:“簡素暫無道號,見過秦縣丞,黃縣尉。抱歉讓兩位大人久等,惶恐。這是公文,請過目。”

    她從袖中摸出那道公文,遞給兩位縣衙官員。

    秦縣丞接過公文,天色昏暗,老人眯眼瀏覽了一遍,點頭道:“確認無誤,我替長社縣衙,在此恭賀簡觀主到任。”

    公文上,是有明確寫明哪天必須趕到靈境觀赴任的,隻是簡素既沒有想到縣衙那邊,會讓兩位官員來靈境觀迎接自己,更想不到他們會一大早就在這邊等著。

    她略作思量,笑道:“照理說,初來駕到,我該主動去縣衙拜訪諸位。”

    簡素以心聲提醒道:“花俏,看接下來我跟他們怎麽聊,如果有需要的話,等下你就騎馬快一步到縣城,找個大一點的酒樓。”

    柴禦是有意為之,說到底,還是希望師妹能夠返回師門修行,她真要執意在紅塵裏曆練道心,好歹挑選一個靠近師門的大道觀。

    金槨派在本國,屬於位列前三甲的大道場,但就是近些年被前邊兩個門派聯手排擠得有些厲害,如果將師門放在整個汝州,大概能算是三流仙府墊底,一洲道官,可能就是多多少少“聽說過”南山國有個金槨派,但是估計連掌門的名字、道號都記不清楚,至多就是附和一句,哦,就是那個地頭上盛產良材巨木的門派吧?其餘兩個仙門,其實嚴格意義上,都不屬於南山國的本土道場,隻因為祖山之外各有藩屬山頭,山水與南山國接壤,就被皇帝陛下視為座上賓了,反觀“土生土長”的金槨派,掌門甚至未能當上護國真人。倒不是說南山國朝廷不願意扶持金槨派,隻是確實不宜與那兩個位於一國“臥榻之側”的龐然大物交惡。

    這些內幕,師妹是從來不上心的,她就算聽說了也隻當耳旁風。但是柴禦作為金槨派當代掌律的再傳弟子,深受師祖器重和師尊喜愛,隻等躋身龍門境,就有意讓柴禦放到南山國禮部擔任侍郎,在官場磨練幾年,有了結丹的跡象,就立即返回山門閉關,隻要結丹,舉辦開峰典禮的同時,柴禦就可以順勢掌管一國工部。

    兩位官員還是婉拒了簡觀主的晚飯宴請,說他們還需要立即返回縣衙與韓縣令告知此事,某些手續需要在縣衙各房走個流程。

    簡素就一路將他們送到了山腳,道觀確實簡陋,也沒個山門牌坊什麽的。

    道觀內並無馬廄,所幸廟祝劉方說山腳自家村子那邊有地方可以照顧馬匹,花俏不太放心,就一起牽馬同行。

    聽說觀主已經吃過晚飯了,典客常伯偷偷鬆了口氣,中午那頓飯菜,吃掉了道觀不少家底,本來就是為新任觀主準備的接風宴,結果兩位官老爺心情不佳,沒怎麽動筷子,就便宜了那些隻等官員離開齋堂就開始狼吞虎咽的兔崽子,別看廟祝劉方年紀大了,一樣沒少吃,離開桌子的時候,打著飽嗝,去往客堂的路上,腳步悠悠,伸手使勁從牙縫裏邊拔出肉絲,今兒這頓,跟過年光景差不離了。

    常伯將新任觀主領到一間屋子,擔心她心裏有芥蒂,就專門強調了一句,屋內被褥、臉盆等物件,都是道觀從縣城那邊新買的。

    簡素笑著點頭,與麵麵俱到的老人道了一聲謝,她對這位典客的印象還不錯,確實……老實本分,其實是很能察言觀色,卻不給人那種油滑感覺。

    老人到了屋內,就始終站在門口那邊,等到簡素坐在一張官帽椅上邊,老人就告辭一聲,不忘輕輕帶上門。

    簡素伸了個懶腰,相較於在京城家族,在師門道場,這裏所見所聞,一切都是新鮮事。

    祖上出過一位傳說中的元嬰境神仙,而她的太爺爺,也就是如今的家主,是一位金丹地仙,但是境界至此,用太爺爺自己的話,就已是那種耗盡精氣神、油盡燈枯的地步了,別說元嬰境,便是金丹境三層樓中的第二層樓,這輩子都別想了。所以外界都稱讚他是年輕金丹,老人卻說自己是名副其實的老金丹。

    不管怎麽說,成為金丹地仙,簡素的太爺爺,依舊屬於家族當之無愧的中興之祖,雖說祖上有一位元嬰,但是簡家依舊算不得世代簪纓的鍾鳴鼎食之家,隻因為那位祖師爺,成道過程雲遮霧繞,好像有些難言之隱,以至於在家族內部、族譜傳記上邊都不見記載,而且當年在南山國,不管是躋身中五境還是結丹、甚至是成為元嬰境,一直沒有如何將心思真正放在開山立派或是朝廷官場的開枝散葉,隻是關起來門修行,也沒怎麽收徒,所以等到這位祖師爺悄無聲息兵解離世,本就沒有形成氣候的簡家,很快就一路衰敗下去了,直到簡素的太爺爺,堪稱天縱之才,憑著那部誰都看不懂的祖傳道書,竟然修行順遂,結丹成功,簡家才開始重振家風,簡素的爺爺和兩位叔公,陸陸續續分別考取道官,簡家就此在南山國朝廷算是站穩腳跟,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到了簡素父輩這一代,卻開始青黃不接,各房子弟,竟然無一人有修行資質,更無人考取道官。

    直到有了簡素,這種窘況才得以改觀,家族可謂再次揚眉吐氣。

    但是無論男女,世家子弟,到了年紀,總繞不過婚嫁一事,簡家向來以書香門第自居,簡素的父母,也確實不願意落個攀附權貴的名聲,可情理之中的聯姻,終究不可避免,再加上簡素的修道資質足夠好,簡素的爹娘再不著急,可是家族祠堂的那些父輩祖輩們,就有點這方麵的心思,想要幫著她找個好人家,除了幾個已是正式道官的京城俊彥,還比如簡素在金槨派內的同門師兄柴禦,豈不是一位近在眼前的良配?

    所以等到簡素主動要求去外地,最終選定在那潁川郡長社縣的靈境觀擔任住持道士,師兄柴禦就光明正大跟著了。

    其實簡素如此年輕,就可以擔任一座官辦道觀的住持道士,甭管靈境觀如何寒酸,光憑簡家的麵子,依舊是不太夠的,簡家的老太爺又不喜官場往來,所以還是金槨派祖師堂那邊暗中出力了,事實上,南山國境內任何一座敕建、官辦道觀的住持名額,都是金槨派與那兩個門派的一場較勁。

    簡素如今才十九歲,還不到二十歲,就已經是洞府境,成功躋身了中五境,無異於鯉魚躍過了第一道龍門。

    關鍵是簡素天資聰慧,從小就遍覽家族藏書,那十幾部流傳不廣的珍稀道書,她年少時便常有獨到見解。

    故而她在十四歲,就考取了南山國京城考核通過的道官,而且名次極高,當年在京城,此事還是一樁不小的轟動事跡。

    打個比方,放在凡俗夫子當中,相當於有人在十四歲就考中了科舉進士,並且位列一甲三名。

    可惜簡素的修行破境一事,仍舊是慢了幾分,距離那種山上真正的天才“道種”,還是差了點意思。

    不然與簡家登門求親的,數量隻會更多,估計早就踏破門檻了。

    家中有一位地仙坐鎮,就有這麽一點好,家族子孫往往眼界開闊,越有出息的,越不會驕縱。

    簡素站起身,將一幅卷軸掛在牆壁上,畫像是一位頭戴遠遊冠的中年道士,盤腿坐在蒲團之上。

    畫上題寫有一篇朱砂寫就的青詞詩歌,末尾八個字,意思類似寄語,“離境坐忘,老實修道。”

    落款是青霄真人。這便是簡素家族那位元嬰祖師爺的道號了。

    這個道號,寓意何等美好。

    但是簡素查閱過本國禮部檔案,南山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這麽一位道官。

    如今擁有此道號的道官,簡素卻是久聞大名,堪稱如雷貫耳。隻因為對方是幽州弘農楊氏的一位天仙道官。

    身後響起推門聲響,簡素收回視線,是花俏返回道觀了,這位身材魁梧的婢女,動作嫻熟,將那些筆墨紙硯,水呈筆架,竹黃臂擱燈文房清供,一一取出,放在桌上。從書箱、竹篋內拿出來的數十本道家典籍,因為屋內暫時沒有書櫃,也都放在桌上,還有一整套瓷器茶具。以及某些山上秘製的珍貴信箋,屬於紙中“尤物”,尋常有錢人都用不起,未必是一定買不起,隻是買不到。

    一套粉彩花卉九攢盤,用來擺放瓜果點心。

    虧得屋子不大,這張靠窗的書桌還挺大。

    婢女甚至取出了早就備好的榔頭釘子,叮當作響,原來是要挑選好了花瓶在牆上的懸掛位置,瓷瓶內可以插花,半月瓶的壁瓶形製,本就是專門掛在牆壁上的。

    別看花俏生得人高馬大,其實心靈手巧,隻說她親手編織的香囊,那可是簡家女子們的心頭好。

    桌上擱放有一方古硯,離著青瓷壁瓶很近,銘文是那“瓶花落硯香歸字”。

    驟然富貴的豪奢人家,與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總歸是各有各的裝飾風格。

    花俏後退幾步,看了眼壁瓶,再湊近牆壁,扶了扶花瓶,嘴上念叨著,“小姐,明兒我就去縣城一趟,幫你重新置辦些冬夏的被褥、蚊帳,還有這床鋪也太小了些,幹脆我找手巧的木匠花錢訂做一張床吧?我會遵守約定,在這裏不能顯露武學境界和家傳術法,大不了到時候雇輛車到山腳,故意挑個暮色裏到這邊,我再自己扛上來,反正就這麽幾步山路,翻牆而入,保證神不知鬼不覺!”

    “不用,又不是踏春秋遊來了。太爺爺不就有句口頭禪,道士不清貧誰清貧。”

    簡素笑著搖頭道:“再說了,那麽一張大床,你搬得上山,怎麽搬進屋子?”

    看著桌上擺設,簡素自嘲道:“也算不得清貧了,躲起來享清福還差不多。”

    花俏瞥了眼書桌底下,以心聲說道:“洪淼說過,桌底秘密貼有談藪的一張家傳符籙,能夠維持數月之久。小姐?”

    簡素以心聲說道:“小心駛得萬年船,留著這張符籙就是了。”

    她輕輕歎息一聲,山外何處不官場。

    這份人情,算是欠下了。簡素還不能不領情。

    花俏點點頭,有些鬱悶,“小姐,我瞅著林攄那幾個少年郎,眼神不正,看小姐的時候,眼睛裏跟有炭火似的。”

    簡素笑道:“你又知道啦?”

    花俏突然想起一張臉龐,“尤其要注意那個叫陳叢的少年,瞧著模樣,還挺周正,一雙眼睛賊兮兮的,藏著好些心事呢。”

    簡素玩笑道:“心存歹意不成?”

    花俏搖頭道:“那倒不是,看得出來,他是唯一一個不那麽像色鬼投胎的,更多注意力,還是在小姐的穿著衣飾上邊。”

    簡素一笑置之。

    花俏正色道:“小姐,人心難測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既然有見色起意的,就肯定有見財起意的。”

    簡素隨口笑道:“哦?那少年還是個財迷?那麽跟你不是有的聊?”

    花俏白眼道:“瞧他細胳膊細腿的,凍得直打哆嗦,我以後路過他身邊的時候,都怕腳步稍快帶起一陣風把他吹到呢。”

    簡素忍住笑,“那你悠著點。”

    花俏是天生膂力驚人的練武奇才,但是簡家既沒有武學宗師當家族供奉,也沒有合適的武學秘籍給她學,所以在這件事上,簡素的太爺爺,對這個小姑娘,是有些愧疚的。總說花俏這孩子,若是能夠從小就去赤金王朝的鴉山那邊碰碰運氣就好了,可惜過了十歲才進咱們的家門,學武就晚了些,或者將花俏放在兵解山那樣的頂尖宗門,相信她說不定會有一番大成就。

    屋內隻有一條椅子,簡素讓花俏坐著,自己坐在床邊,雙手撐在床沿上,笑問道:“別墨跡了,早些去縣城找客棧落腳,再買棟宅子。”

    整個人好像塞滿椅子的花俏試探性問道:“小姐,真不讓住在道觀裏邊啊?我問過了,廟祝劉方有間屋子,不常住,我跟他花錢租借嘛。”

    簡素看著可憐兮兮的她,便有些心軟,不等簡素說什麽,花俏便哈哈笑道:“小姐,我其實已經與劉方談妥價格了,我這就那邊將屋子捯飭捯飭!”

    不愧是柴師兄,真是傳授了一記錦囊妙計!

    簡素無奈道:“行吧。”

    她們說是主仆,其實情同姐妹。

    花俏笑容燦爛道:“小姐,再聊會兒?”

    簡素點點頭。

    花俏從桌上那堆書籍當中抽出一本,她不喜歡看書,但是這本道書裏邊,可藏著寶貝。

    簡素看著動作輕柔的花俏,忍不住打趣道:“又跟你家情郎見麵啦?是不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

    花俏咧嘴一笑,“我可配不上他,小姐……說句良心話,也配不上呢。”

    簡素點頭道:“那是肯定的。”

    花俏從書中取出兩份“書頁”,是她從兩份山水邸報上邊小心裁剪下來的。

    簡家不是那種京城頭等大富大貴的門戶,所以每份價格不菲的山水邸報都會精心保存下來,這還是花俏請小姐幫忙,才好不容易收集而來的兩頁邸報,至於什麽“情郎”,當然是自己小姐的調侃了,隻因為邸報上邊,都有同一個純粹武夫。

    卻是別座天下。

    他叫曹慈。

    一頁邸報上邊,寫他在浩然天下一個叫扶搖洲的地方,如何破境退敵。第二頁邸報,寫他在那場中土文廟的青白之爭當中勝出。

    再次勝出!

    這跟汝州武運鼎盛也有些關係,山上才會流傳這位曹慈的小道消息,在別州,可能就隻有山巔才會聽說此人了。

    不過這種遠在天邊的人物,於花俏而言,當真是遠在天邊的人物了。

    在花俏看來,浩然天下的曹慈,高不可攀,遙不可及,跟白玉京五城十二樓的城主、樓主,也差不太多了。

    可能是先入為主的緣由,她就對另外一個曹慈的同齡人,印象不佳,準確說來,是很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