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夫子自道捫心自問(4/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39012更新時間:2023-01-30 01:58:00

    “武夫身陷必死之地,全無退意,便是拳譜上所謂‘向死而生塑武膽’之宗旨真意。在暗無天日的陰森戰場遺址,武夫神意與拳罡,可如烈日懸空灼燒天地,萬邪辟易。其次就是去沙場搏殺,身陷血戰死戰,最終悟得一個‘舉世皆敵’。最後才是武夫之間的切磋。當然,前兩者的凶險程度,可想而知。”

    “武夫身上流淌拳意,如有神靈庇護,等到六境武膽一生,氣象各有千秋。故而武夫躋身此境,可以稱之為小宗師了。”

    在開始闡述魂魄膽武學三境之時,陳平安又抬手揮袖,那副武夫身軀“地圖”旁邊,又憑空多出了一幅仿佛“天象群星”的人身天地,一座座竅穴,一座座氣府,密密麻麻如星辰懸空。

    高君驀然睜大眼睛,如見瑰寶!她屏氣凝神,定睛望去,爭取以最快速度記住這幅圖像的所有細節。

    那個一直無精打采的孫琬琰更是神色劇變,她終於忍不住驚訝出聲,“不可能!人身氣府,都在猜測數量總計不才是三四百個嗎?怎麽可能如此之多?!”

    直到這一刻,孫琬琰才真正體會到何謂井底之蛙,何謂天壤之別,她深呼吸一口氣,學那高君,開始死記硬背起來。

    周姝真神色複雜至極,她可能在場唯一比高君更多掌握氣府所在、隻是尚未成功開辟的煉氣士。

    所以周姝真很清楚這幅畫卷的真正價值,光是這一幅玄妙至極的“仙家星圖”,何止是價值連城四個字就可以形容的?

    “武夫由六升七,是為金身,金身破境,就是能夠與中五境練氣士一般禦風的遠遊境,所以才會被稱為羽化境。”

    “煉神三境,尤其是金身境,傳聞別有洞天,或憑個人機緣或是家學師承,得以另辟蹊徑者,就可以借助驅使、聘請、祈求三法,就像請神上身一般,用來加持自身體魄,如沙場士卒披掛甲胄,如煉氣士身穿法袍。隻不過我所學拳法,不走這條道路。”

    “至於九境山巔境,以及在此之上的止境。在這之間,我隻說有一關隘,名為‘撞天門’。”

    陳平安微笑道:“你們今天聽說過,有所了解就可以了。學武教拳是有的,但是喂拳不是喂飯,得靠你們自己熬。”

    就在此時,草原之主拓跋大澤抱拳,眼神誠懇,用一口蹩腳的中原雅言開口道:“懇請陳劍仙不再藏私,傾力而為,給我們抖摟一手絕學,反正我這輩子不敢奢望什麽山巔境,止境更是想都不敢想了,就想著能夠親眼看一看到底什麽是止境武夫的大宗師氣象!”

    “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還覺得我會讓你看見嗎?”

    陳平安反問道:“你當是花錢看戲呢?嗯?”

    程元山開始擔心拓跋大澤這小子會不會躺地上睡覺了。

    拓跋大澤卻是神色不變,反而大笑不已,大聲道:“方才說了幾句矯情話,陳先生容我改個口,老子這輩子要去山巔看一看,親自領教什麽叫‘撞天門’!至於成與不成,死了才知答案!”

    也不見陳平安拉開拳架,一襲青衫依舊隻是抬腳再跺腳。

    以這座大木觀和秋氣湖祖山作為中心,刹那之間,在周邊高高豎立起四麵牆壁。水起懸天,動人心魄。

    四麵高牆無聲無息退回湖中,顯而易見,那位青衫劍仙這是抖摟了兩手大宗師修為?

    拓跋大澤張著嘴巴,沉默片刻,嘿嘿笑道:“陳先生,說真的,我兩腿發軟了,能不能坐著休息一會兒,緩一緩?”

    陳平安笑著點頭,“能屈能伸大丈夫。”

    “武夫煉氣魂魄膽,那麽煉氣士在三魂七魄一途的研究,隻會更深更遠。其中三魂為胎光、爽靈、幽精。”

    “煉氣士境界劃分更多,總計十五境……”

    陳平安抖了抖袖子,那幅武夫人身山河圖消逝不見。

    當陳平安說到這裏,懷複突然開口言語,“先前陳先生有一語,‘通於神明,參於天地’,又說不見其事而見其功,謂之神。”

    一陣嘩然,一眾議事成員雖然聲音都不大,但是聚在一起就不小了,都覺得你這位山君在緊要關頭,問東問西作甚?!

    畢竟煉氣士未必對武道境界太感興趣,但是純粹武夫卻一定對煉氣士境界不敢有任何掉以輕心。

    稚童模樣的山君懷複,置若罔聞,隻是盯著那位青衫劍仙,繼續自顧自說道:“我對於自己如何成為山水神靈,不想著追本溯源,但是心中卻有疑惑,這些年來始終百思不得其解,在此虛心請教先生,若說人身難得,那麽死而為鬼,其中某些文武英靈,之所以有異於神識昏昧、漸漸消散天地間的孤魂野鬼,在於一點人性真靈不散?還是前世存善心行好事得善果得好報使然?若果真是此理,生人死後為何又會轉為厲鬼,又為何我觀看某些鬼物的生平業報,明明是前生惡行累累之輩,卻能長久存在於人間,甚至是竊據山水,建造祠廟立起神像,堂而皇之享受百姓香火?難道是還需要再往前尋求脈絡,追溯三世甚至是更多的業力和因果之循環?”

    陳平安猶豫了一下,說道:“我隻清楚英靈的出現,能夠長久行走於陽間陰間而無礙,確是一點真靈不滅使然。其餘不知。”

    懷複點點頭,“我未來自行探尋答案。”

    也不用陳平安開口說話,他就自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孫琬琰跟著詢問,“我也有一問想要請教,曾經在書上見到一句話,惟天下至誠能盡其性,此語有理無理?”

    陳平安點頭笑道:“當然有理。”

    孫琬琰笑道:“那就更奇怪了,在座某些家夥,也算得什麽心誠之人,或者說是……好人?”

    陳平安淡然道:“能否修道,淫祠成神,上山成仙,無關善惡,隻在純粹,且在機緣。”

    孫琬琰欲言又止。

    陳平安微笑道:“所以才要另外的某些人同樣站在這裏,別給某些人讓出位置和道路,孫道友,你覺得呢?”

    孫琬琰眼睛一亮,她儀態萬方地側身施了個萬福,笑著落座。

    那個自號陶者的老人,沙啞開口道:“一事求教,何謂修道?”

    陳平安答道:“物其有矣,惟其時矣。故而心誠則形,形則有神,神則能化,有理之義而遇事愈明,變化代興,是謂天德,是為修道,是謂至人,是為得道。”

    “夫子自道即是傳道!”

    老人咀嚼片刻,讚歎不已,笑著抱拳道:“老胳膊老腿了,請夫子賜座。”

    陳平安伸出手,微笑道:“老先生隻管隨意。”

    鍾倩算是看明白了,敢情是臉皮厚一點的,就都能坐回去?隻說這個老家夥,是鬼物吧,扯啥老胳膊老腿的。

    所以鍾倩咳嗽一聲,扭扭捏捏半天,才試探性開口問道:“陳山主?”

    陳平安笑道:“自家人,知根知底的,要坐也行,站著壓軸也可以,隻看鍾宗師當下的心情。”

    鍾倩哪裏會客氣,趕緊坐下,靠著椅背,伸長雙腿,雙手扶住椅把手,舒舒服服吐出一口氣。

    反正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自己跟著山君懷複,孫琬琰和那個老家夥,幫著你們盡可能多爭取一些時間去記住第二幅仙圖了。

    陳平安繼續說道:“下五境,銅皮境,草根境,柳筋境,骨氣境,築廬境。與武夫煉體三境同異,諸位自行體會。其中第三境,別稱留人境。”

    “中五境,洞府境,觀海境,龍門境,金丹境,元嬰境。‘結成金丹客,方是我輩人’。高君如今就是金丹境,與元嬰境一起稱為地仙。可以陰神出竅遠遊山河,可以淬煉出一副陽神身外身。”

    “上五境,玉璞,仙人,飛升。第十四境,天人合一,暫名合道。第十五境,沒有名稱。”

    相較於第一幅山河圖,這位陳劍仙似乎關於第二幅星象圖,說得過於言簡意賅了?

    其實將細節都已記住的高君硬著頭皮,以心聲說道:“陳山主為何這般厚此薄彼?”

    “隻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才有沒有跟你多計較什麽。你這個湖山派掌門,就別得寸進尺了。”

    陳平安便以心聲提醒道:“多學學我,見好就收。”

    那幅仙圖就此消散。

    高君思來想去,終究是無言以對。

    陳平安伸手撚起那片樹葉,輕輕丟出,在眾人視野中一閃而逝。

    蓮藕福地已經是升無可升的上等品秩福地,以後至多是再多出一座與之銜接的小洞天。

    如此一來,隻要落魄山不作攔阻,如今已經是金丹的高君就必然是元嬰境,甚至有希望躋身上五境。

    孫琬琰資質極佳,她甚至可以轉入門檻極高的符籙一道,未來成就肯定不低,隻要給她兩本道書,一本隻需是浩然入門品秩的符籙道書,再加上一本適宜鬼物煉氣的秘笈,孫琬琰在未來百年之內,一定會成為那種劍修除外、同境無敵手的金丹地仙。

    俞真意當年傳授給主動投靠自己的程元山的幾種秘傳道法,藏私不多,可以算是僅次於高君的半個親傳弟子了。

    所以脫胎換骨的程元山,確有金丹資質,隻不過有資質是一回事,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上山修道,絆腳幾次,在所難免。

    敬仰樓周姝真,當年的學武成就,如今修道的根骨資質,都與臂聖程元山在伯仲之間。

    但是有一點,周姝真要比程元山更有優勢,那就是占了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便宜,俞真意是全靠自己琢磨出來的仙家術法,敬仰樓卻是名副其實的家學淵源深厚,光是煉氣士拿來就可以用的現成秘笈,就有五十餘部,隻說周姝真和當代樓主,就分別修煉了十餘種仙家術法。

    當初陸台幾次做客敬仰樓,其實就是為了堵門和攔路,堅決不讓俞真意進去看書。

    俞真意能比他更閑?陸台的這個魔教教主,當得那才叫一個整天吃飽了沒事做。

    隻說最後一次,陸台更是帶上了那幾位嫡傳弟子,明擺著就是奔著守株待兔、順勢做掉俞真意的,陸台連山水陣法都布置好了。

    可惜俞真意悄然退走了。

    至於那頭修行火法的走水湖蛟,隻要魏良管束得當,她甚至可以成為一位元嬰。

    這就是得天獨厚的機緣了,她真名胡焦,大道高遠,又是第一位走江的精怪之屬,被此方天地所青睞,屬於法外開恩。

    這才讓心存“要以火法烹煮江河”的一條開竅山蛇,有驚無險涉水成功。

    魏良若是此時不管,難道等到她境界超出了魏良,依舊桀驁不馴,肆意妄為,再由落魄山來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