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夫子自道捫心自問(3/5)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39012更新時間:2023-01-30 01:58:00

    “隻是關於頒定天下人物群名一事,我是客人,不作越俎代庖之舉,但是可以略盡綿薄之力,我隻言說兩事,僅供各位參考。”

    “先與在座學武之人,說一說天下武學,諸多境境的高低劃分、與之對應的名稱定義。”

    此言一出,曹逆吳闕等武學宗師,俱是精神一震,瞬間變得生龍活虎起來,生怕錯過一個字。

    而某些轉去登山修行仙法的昔年武夫,如唐鐵意、臂聖程元山之流,亦是趕緊打起精神,豎耳聆聽。

    就連那些煉氣士都覺得終於步入正題了,可以勉強聽上一聽,看看這位分不清武夫宗師、還是陸地劍仙身份的家夥,葫蘆裏到底可以賣出什麽藥,是欺世盜名的狗皮膏藥,還是當真能夠裨益天下武學的一方靈丹妙藥?

    陳平安說道:“武道九境,煉體煉氣煉神各三境,層層遞進,步步登高,一步一個台階,快慢看個人,但是快慢並無絕對好壞,關鍵隻看打熬筋骨氣血的堅韌程度,拳法能否養出神意,否則就是一位純粹武夫,空有境界,卻是紙糊的體魄,與武夫同道作同境之爭,不堪一擊,與手握法寶靈器、可呼風喚雨的山上煉氣士相爭,必輸無疑。故而武學之天才,要比上山修道之天才,更吃苦,更得其實,而稍遜其名。”

    曹逆等武學宗師,俱是覺得對方這番見解相當不俗,尤其是最後這句話,最是在理。

    吳闕一時興起,心中也無雜念,隻是脫口而出道:“陳劍仙,我輩武夫若習武至化境,能否憑借拳腳力壓煉氣士?!”

    陳平安笑道:“好問。難道我方才是求你們諸位從座位起身的?還是用傳說中的一枚劍丸頂住你們的腦袋了?”

    吳闕先是赧顏,再咧嘴一笑,抱拳朗聲道:“在理!”

    他娘的,不曾想這位“陳劍仙”還是自家人,痛快痛快,算是幫自己出了一口積攢多年的鳥氣!到了山上當神仙,了不起啊?!

    陳平安繼續說道:“其中煉體三境,分別是泥胚,木胎,水銀。之後煉氣三境,關鍵在於魂、魄、膽,故名英魂境,雄魄境和武膽境,尤其是在六境養出一顆武膽,是重中之重,一向被視為武夫一口純粹真氣樞紐所在,武學登高至山巔關捩所在。在座的武學宗師,以及曾經是武夫的煉氣士,不妨都再問自己一問,自身武膽為何物,得之何處,再私底下將其取個名字,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

    “煉神三境,金身,別稱金剛。遠遊,別稱覆地。山巔。第九境山巔之上,猶有十境,名為止境,寓意武夫至此停步。”

    “但是止境又分三層,分別是氣盛,歸真,神到。武夫當真就要在此停步,走到了一條斷頭路的盡頭?也不盡然,十境之上猶有傳說一境,可稱為武神。”

    這才是真正的撥雲見日!

    一時間大木觀內鴉雀無聲,隻有細微的呼吸聲響。

    站在劍客曹逆身邊的一位英氣女子,年今五十,卻是婦人姿容,她不曾攜帶兵器,第一次開口說話,“敢問陳先生,作為天下第一人的鍾倩,他是第幾境?如今可是金身境?”

    我們鍾第一鍾大宗師聞言,隻是翻了個白眼。

    陳平安點頭道:“鍾倩確是你們人間的第一位金身境純粹武夫。當年俞真意和種秋他們,跟你現在一樣,都停步於武膽境,不得破開瓶頸。但事實上,曆史上丁嬰,還有丁嬰之前的某位江湖前輩,都曾躋身第七境,但是他們已經與‘純粹’無關,故而不被天地大道所認可。在我看來,隻有一人,可以算是鍾倩之前的首位金身境純粹武夫,便是仗劍飛升試圖開天者,隋右邊。”

    “隋宗師本就是晚輩生平最仰慕之人!”

    這位女子心情大好,神采奕奕,抱拳道:“對了,忘記與陳先生自報名號,我叫賀蘄州,來自鬆籟國絳州鄉野之地!”

    總有好事者喜歡胡亂評論曆史上的天下十人,各朝各代拚湊而出,貴公子朱斂和魔教丁嬰都穩居前三甲,江湖並無異議,至多是吵個誰是第一誰第二而已,但是關於僅剩一席位置,卻幾乎從沒有人將隋右邊放入其中,賀蘄州覺得不對,但是總不能跟他們爭吵此事,好嘛,現在終於有定論了!你們這幫隻因私心便故意看低隋右邊的大老爺們,還有誰不服氣?

    陳平安麵帶微笑,與她抱拳還禮。若是不知此事,我何必多說最後一句。

    賀蘄州小心翼翼問道:“再問鬥膽陳先生一句,陳先生如今武學境界在哪個台階上?”

    泥胚,木胎,水銀。英魂,雄魄,武膽。金身,遠遊,山巔。止境三層氣盛、歸真與神到。最終成就武神之境!

    陳平安如實回答道:“曾是止境歸真一層,前不久才跌境為氣盛。”

    賀蘄州點點頭,下意識就落座了,隻是她突然察覺到不對勁,滿臉尷尬,她就想要立即起身。

    不曾想那位青衫劍仙伸手虛按兩下,微笑道:“賀宗師隻管坐著就是了。”

    宋懷抱看著那個賀蘄州的容貌,年輕個十幾二十年,說不得是個大美人,如今?他腹誹不已,陳劍仙口味是不是有點刁鑽啊。

    刹那之間,宋懷抱就看到了陳平安的戲謔視線已經停滯在自己身上。

    宋懷抱隻得雙手抱拳,使勁搖晃了幾下,算是與這位劍仙賠個不是,再不敢胡思亂想。

    陳平安隨手一揮袖子,白玉廣場上便多出了一幅人身天地的玄妙“形勢圖”。

    一幅立身畫卷,熠熠生輝,筋骨若條條山脈,經絡如河道,氣血翻湧如河水滾滾,沿途座座竅穴如關隘,似府邸,巨城雄鎮!

    那位武夫“體內”,出現了一張好似蛛網的雪白絲線。

    “學武之始,初窺武道門徑,泥胚境。”

    “過此境門檻時,真氣散若網,屏氣凝神即收網,憑借拳招樁架,聚攏真氣驟停時,便是氣沉丹田,不動如山,自身嚐試著定如一尊泥菩薩。此境學問之精妙,在‘散’與‘沉’,能夠憑借武夫真氣反哺肉身的筋骨氣血,能夠將飲食沉積雜質散出體外,平時練拳走樁,汗如雨下在身外,氣血甘霖在體內。”

    “此境圓滿時,在於找到了一口先天之氣,純粹真氣凝為一條線,流轉如奔雷,一線蜿蜒長如蛟龍,跋山涉水,翻江過海。”

    場內那尊武夫氣象開始出現變化,一口純粹真氣,如火龍遊走不定。

    “‘氣沉’之地,如人揀選一地,夯實地基,搭屋建宅,就像陋巷小宅……”

    說到這裏,陳平安略作停頓,臉色溫柔幾分,隻是很快就回過神,繼續說道:“一氣嗬成,即是武夫同時以根骨作棟梁,以血肉起高牆,將那後天汙穢濁氣,甚至是舍得將天地靈氣,都一並散去,悉數驅逐出境,一座武夫肉身天地,宛如國無二主,唯我獨尊。武夫何謂純粹,此即純粹武夫。武夫要與自身較勁,要與同輩武夫較勁,更要與這方天地較勁,才是真正的武夫,哪怕此境屋舍依舊簡陋,但是氣象高遠,心氣極大。”

    “第二境木胎境,逐漸體魄堅韌,氣血旺盛,此境大成,真氣反哺、滲透至筋骨皮膚,以那處氣沉之地作為本命竅穴,向外開疆拓土,一點一點壯大真氣流轉所走道路,如將一條顛簸崎嶇的鄉野泥濘小路,開辟為平整寬闊的官道驛路,經絡擴張,越來越凝練的真氣流轉就越順暢,故而此境既能夠最為直觀勘驗一位武夫根骨好壞,同時最是考驗一位學武之人的耐心和韌性,必須以一種最笨的水磨功夫去……‘開山’。”

    說到這裏,陳平安下意識雙手抽出袖子,雙拳虛握,輕輕放在膝蓋上,眼神炙熱道:“曾有前輩教拳,專門在此言語一句,山上神仙神仙山上,武夫偏要以雙拳開山,遇見不平事,我以雙拳平之,我輩武夫大道直行!世道崎嶇羊腸小道,就由我來為自己,為這後世,開辟出一條陽關大道!故而武夫在此境越是吃苦,越是肯下死功夫,未來成就,可以不輸佛門金剛不敗之身和道家琉璃無垢之體。”

    當陳平安說到“故而”二字之時,他已經恢複常色,語氣也自然而然趨於平緩,隻是伸手拍了拍那張樹葉,“一境二境,草木之別。”

    陳平安看了眼曹逆。

    鍾倩也轉頭看了眼當今天下的劍術第一人,身上有一股讓鍾倩很熟悉的武夫氣象,畢竟他自己就曾是這麽走過來的,曹逆可以啊,馬上就會是第二位金身境了?

    在一處古戰場擁有一顆武膽的曹逆,喃喃自語道:“拳能敗敵,拳可殺人,拳可讓武夫成為沙場萬人敵,但是武夫雙拳,也能救人度世平天下。”

    但是頗為奇怪,曹逆正了正衣襟,作為純粹武夫,詢問之事,卻是離題萬裏,“請教陳先生,心中何謂君與臣,何謂讀書人。”

    陳平安略作思索,回答道:“君者,何也?聖人曰能群也。君主以禮正國,治國如烹小鮮,道術兼備,王霸並舉,便可以舉重若輕,國祚綿長,百姓安居樂業,帝王家天下而讓利於民。若是帝王君主不得人心,可以降為庶人,同理,庶人得民心,自然可以升為君主。反觀君子者,醇儒者,禮之踐行,法之原也。君子與天地相參,動如天帝。製天命,裁萬物,慕其在天者,不如敬其在己者。”

    “鬥者,忘其身者,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輕則任俠意氣,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如武夫蔣泉。也有求名求利,仗勢欺人,肆意以武犯禁。重則輕死而暴,一往無前,舍身取義者有之,匹夫逞血氣之勇讓高位者血濺當場者亦有,身負古風真豪傑者,輕王侯者亦有,隻是相對數量不多。”

    “星宿墜落,靈氣流轉,鬼神並起,陰陽混淆,幽明難辨,異象橫生,你曹逆是武夫之人,親眼見這般千奇百怪匪夷所思,是何心境?”

    曹逆答道:“君子覺其平常而小人道其怪。”

    陳平安會心一笑,伸出一隻手掌,“先前多有得罪,有請曹逆落座。”

    劍客曹逆灑然笑道:“當仁不讓,舍我其誰。”

    先是賀蘄州再是曹逆,兩位六境武夫都坐下了,結果鍾倩這位公認的天下第一,還站著。

    曹逆有意無意看了眼鍾倩。

    鍾倩咧咧嘴,心裏那個氣啊,老子在落魄山,別說坐著,那都是躺著的!

    “曾經有位姓朱的前輩武夫,他當年給我打過兩個比方,說經絡如路,一口純粹真氣流轉就是車馬通行,故而又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此境偷懶的,也可以走捷徑,少鋪路,更快躋身下一境,但是同境武夫捉對廝殺,就像兩國兵馬沙場對峙,自然是誰調兵遣將更快誰就能贏。也像是個莊稼漢,想要一年收成好,就要多勞作多吃苦,多耕種幾畝良田,說得相當粗淺易懂了。”

    之後陳平安又粗略解釋了武道水銀鏡的關鍵所在,到底何為“泥菩薩過江”,其凶險和裨益各在何處。

    “關於武膽,我再轉述幾句前人傳授拳理,既是捷徑也非捷徑,單說煉氣三境武夫,以前俞真意和種秋他們聽了也沒用,但是如今時機有了,你們可以嚐試一下,最好是揀選那些厲鬼橫生、陰兵作祟戰場遺址,汙穢不堪的陰風煞氣與至陽至剛的罡風夾雜共處,麵對千軍萬馬一般的凶悍鬼物,武夫置身其中,單槍匹馬,如與天地問拳,自然可漲拳意,精進拳招。或是堂堂正正,與坐鎮戰場遺址的那些將帥英靈問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