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07 不可多得(1/2)

作者:冰雪藏心字數:5392更新時間:2022-02-01 03:20:19

    諸葛亮最後一次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也是有可能成功的一次,諸葛亮統率全軍從斜穀出兵,用流馬作為運輸工具,進軍占據武功縣五丈原,魏軍主將司馬懿與之對壘相持於渭南。

    諸葛亮常常擔心糧草接濟不上,而使自己誌願不得實現,於是將部隊分作兩部分,一部分就地開荒耕種,作為長期駐紮的基礎。耕墾的兵卒雜居在渭河附近的百姓中間,百姓生活安定,軍卒所種不謀私。在這期間諸葛亮曾經千方百計的想要司馬懿出戰,甚至用女人的服飾來侮辱司馬懿,司馬懿隻是不出戰。這次是是諸葛亮這幾次出戰唯一不缺糧草的一次。

    從司馬懿兵馬其實是對於諸葛亮數倍,而且還居於守勢,說明諸葛亮給魏軍和司馬懿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但司馬懿處於堅守狀態,無非是想等諸葛亮糧草用完的時候自然就撤退了。可是棋逢對手兩人都沒有很大進展,相距有一百多天諸葛亮病死。

    在諸葛亮死後兵馬撤退,司馬懿才發覺諸葛亮已經死了,準備追趕,誰知道被楊儀反殺,嚇得不敢追趕因為他並不確定諸葛亮已經死了,所以當地有歌謠說:“死諸葛,走活仲達。“

    這雖然不想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精彩,也說明司馬懿還是有些畏懼諸葛亮的,或許不是畏懼諸葛亮,而是畏懼諸葛亮謹慎。也許諸葛亮的謹慎曾經讓諸葛亮錯失了一些機會,但是也避免了也許失敗,性格使然。

    待蜀軍撤走,司馬懿一一巡視蜀軍的駐紮營地,歎道:“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可見諸葛亮的才能還是得到司馬懿的肯定,至少行軍打仗才能是得到司馬懿的肯定,諸葛亮確實少了一些奇謀,也就是不敢冒險,也許諸葛亮本身輸得起,蜀國也輸不起了。

    因為諸葛亮的謹慎使得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戰績沒有像曹操那樣輝煌,可是也沒有像曹操那樣重大的失敗。

    後主劉禪下詔祭奠諸葛亮說:“您天生兼備文、武的才幹,英明睿智忠厚誠實,受先帝托孤遺命,盡心力輔佐寡人,使衰微待絕的漢室複興,立誌平定天下戰亂,整治六軍,歲歲出戰,英武蓋世,威鎮天下,將為蜀漢建成偉大功業,所取勳績有如伊尹、周公。為何有此不幸,大業即將功成,您卻染疾歸天!朕痛悼您的逝世,心肝欲裂。

    推崇您的德行,論評您的功勳,根據您生前事跡追封諡號,讓您的精神傳揚天下,英名永垂史冊。

    現在特派持使節左中郎將杜瓊,贈給您丞相武鄉侯印綬,追諡您為忠武侯。

    英魂有知,對此亦感寵榮。

    以上是劉禪祭奠諸葛亮的原話,上麵說過諸葛亮和劉備君臣際遇,這裏說一下劉禪和諸葛亮君臣際遇,如果劉備是知人善任,給了諸葛亮機會,那麽劉禪就是氣度恢弘,給了諸葛亮巨大的包容。

    諸葛亮是真心輔助劉禪的,有人說諸葛亮大權獨攬擅權,甚至有取代劉禪的心。諸葛亮權勢很大,甚至和曹操有一比,與司馬懿有一比。其實我覺得這三個人可以相提但不能並論,這三個人都是權傾朝野,甚至可以說比皇上權力還大。權力其實一把劍,劍有兩麵,劍越是鋒利,不僅能傷害別人更能傷害自己。而且權力的誘惑是巨大的。

    比如曹操青年時期的誌向是為國效力,也就是為了漢朝效力,可是當曹操功績越來越大,野心也越來越大。以至於最後雖然取得巨大成就統一了北方,但是卻失去了最初為國的初衷,曹操這樣做是否正確不提,隻是想說人一旦擁有權力,很難放棄。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司馬懿和曹操不肯放棄權力原因還有功高震主,一旦放棄權力自己和家族都會滅亡。所以他們隻能選擇讓兒子繼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