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效率(2/2)

作者:二子從周字數:5020更新時間:2023-12-18 21:14:44

    都不是笨人,主要是之前遊擊戰打滑手了,不太習慣正規軍陣地戰的模式,經過瀚文大字庫一期的培訓,用周至的話說那就是換頭豬來老子都手把手教會了。

    再加上現在形勢緊迫,也由不得大家自由散漫了。

    之前周至幾次想要推動這項工作,但是架不住任務緊張,加上習慣沒有養成,常常不得不采取妥協辦法,讓自己累一點,把軟件組交上來的那些一看就敷衍了事狗屁不通的玩意兒,修改到可以進入工程文檔庫。

    這東西其實也是有套路的,可以套用模板,為了教會這群豬,周至又將各種工程文件的模板給歸納了出來,讓豬們使用起來感覺和編程差不多,方便快捷。

    到現在也差不多到了能夠脫手的時候,接下來周至又將幾個工藝文件的模版給大家翻了出來,給大家再做一次培訓。

    其實這已經是在引入後世著名的“麵向對象”的開發理念。

    早期的軟件工程項目實施中,很難用設計文檔對程序員進行編碼編寫加以約束,隻要能夠完成分解需求,程序員們愛怎麽寫代碼都可以。

    這樣就會帶來許多問題,比如軟件設計風格不統一;可讀性不連貫;代碼風格、結構不規範;甚至連注釋的寫法都各整各的,主打一個亂七八糟。

    以前隻要軟件工程組一句“太忙”,這部分工作就是監督組的事兒,周至再氣也沒有辦法。

    好在將心比心,至少目前胡立冬和安春佳的兩個小組也開始漸漸養成周至要求的風格,胡天宇那個組差點,但是總體也在進步。

    這事兒相當的重要,因為說到底,一切都是為了效率。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數據庫的訪問方式,各個程序員都有各人的習慣,為了提升個人效率,大多數程序員都會寫自己的訪問接口,設定自己的參數,用於自己訪問數據。

    但是這樣的人多了,係統的數據庫訪問接口就亂了,出了BUG都不知道是誰的接口出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專門的程序員,負責編寫一個大家都覺得不錯的數據庫訪問接口出來,所有的程序員訪問數據庫,都統一使用這一個接口。

    這樣就把其他人編寫接口的時間節約了出來,提高了效率;

    出了BUG也立刻就能知道是哪個程序出了問題,還是提高了效率;

    接口工程師對這個程序能夠專精,所有有關數據訪問的問題都歸他處理,很快就會積累出豐富的相關經驗,再來解決問題就能夠輕車熟路,還是提高了效率。

    這就是工程的“模塊化”,每一個小模塊,在工程裏就稱作一個“對象”,將編程分拆為麵向對象編程後,一切同質化的工作,在一個係統當中理論上隻需要開發一次,大量的冗餘性工作完全不再有必要,依舊是提高了效率。

    這裏提高一點,那裏提高一點,綜合起來那就不得了,再加上一個好的工程管理軟件,就能夠加快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項目進速,降低百分之四十以上的項目成本,提高百分之七十五的協作效率。

    老美當年的曼哈頓工程,就是靠這套先進的模式,在研發上很快就超過了本來先行了幾年的德國,最終給小日子種下了兩顆蘑菇。

    (本章完)

    ./94750255/772368434.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