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章 鑲口(1/2)

作者:雅玩居士字數:4494更新時間:2022-06-16 22:09:44

    魯善工給王老邪打通電話,簡單交代一下,畢竟是人家介紹來的客戶。對方很高興,鼓勵幾句,說以後有客戶直接介紹給善工堂。

    魯善工洗個熱水澡,好好放鬆一下,沒想到開門紅就能賺十萬。有了這筆啟動資金,善工堂能穩定運營下去。

    神清氣爽,回到工作台,開始每天必修。拿起手錘,開始打孔,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王家先祖影響,現在特別喜歡用手錘。

    手心能直觀感受到瓷器的軟硬稀疏,無論力道還是角度,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手裏拿著普通瓷片,畢竟官窯太珍貴,不可能用來練手。

    雖然讀取到對方的手藝,可水平還是有所差距。畢竟肌肉記憶需要長期練習才能融合更完美,對方是宮廷造辦處匠人,地位已經達到巔峰。

    造辦處,清代製造皇家禦用品的專門機構,於康熙年間成立,由皇帝特派的內務府大臣管理,先後設有六十多個專業作坊,與皇室的生活息息相關。

    除製造、修繕、收藏禦用品外,還參與裝修陳設、輿圖、兵工製造、貢品收發、罰沒處置以及洋人管理等事宜,是宮中具有實權的特殊機構。

    位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後在圓明園設分支機構,當時內務府和太監戲稱為揍笨處,意為這裏全是頂尖的能工巧匠,本事不高,手腦不靈的工匠師不能到這裏當差,來了也隻有挨揍的份。

    養心殿造辦處集中全國最優秀的藝術和技術人員,工匠代表當時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無數國寶都是出自他們之手。

    王家幾代鋦瓷,先祖能在造辦處站穩腳跟,短短幾年就在琉璃廠成家立業,可想其水平之高。傳到王老邪這代,說句不好聽的話,已經算是衰落到穀底。

    百年手藝麵臨失傳的危險,當年號稱一百二十多道絕技,現在大部分肯定失傳,比如縫瓷,王老邪也無能為力。

    魯善工現在深有體會,匠人除出天賦和努力外,還有環境因素決定水平高低。比如王家先祖,身在造辦處,每天麵對的都是官窯精品,旁邊都是出類拔萃的同行精英,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是頭豬,估計也會上樹。

    再看看現在,自己隻能用工業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瓷片練習,身邊連個交流討論的同行都沒有。要不是身在琉璃廠,認識王老邪,估計現在連門都摸不到。

    這就是差距啊!

    很多人疾呼傳統手藝沒落,匠人越來越少,跟時代和生產力不斷進步有莫大關係。其他大道理再說,也沒有意義,但也是因為工業化越來越發達,高科技越發強大,不可避免導致人的弱化,誰還願意沉下心研究傳統手藝?

    就來拉絲來說,百年前全靠匠人手感,現在呢?各種精密設備,電腦操作,別說0.2毫米,就算是納米,不也能完成?

    魯善工甩甩頭,大道理跟他沒有關係,既然生在這個時代,隻能守住本心,勿忘初衷,才能始終。

    “叮叮叮!”

    左手拿著瓷片,右手蜻蜓點水般用手錘在上麵打孔,這是新訓練項目。不但考驗手感,還能鍛煉眼力和布局,他的目標是在巴掌大的範圍裏,打出二十個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