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複(2/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87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3:15

    在抗聯采取了集中大量工人,實施二十四小時歇人不歇工的輪番施工作業的辦法之下,以及采取了先建設簡易廠房,邊安裝設備,邊建設等多種手段齊下的努力之下。四零年從蘇聯、美國引進的幾個大型工廠已經初步完工。

    汽車廠、坦克、飛機廠在四一年底便已經投入生產,雖說產量因為剛剛投產,以及工人的技術能力,生產能力顯得有些不足。但畢竟已經擺脫了完全重裝備,隻能完全依靠外援的窘迫境地。還通過零部件的生產,保證了原有裝備的作戰能力。

    而且不僅初步形成了對蘇式飛機的生產能力,對抗聯擁有的美製飛機,也有了零部件生產能力以及大修的能力。尤其是通過引進P三九和米格三兩種戰鬥機,T三四和T二六兩種坦克的生產技術,初步形成航空發動機以及大功率柴油機發動機的生產能力。

    再有小半年的時間,其餘的在四一年年初開始建設的鋼鐵、冶金、石油煉化等基礎產業也即將投產。依靠民間資金加上美國引進的設備,紡織、建材、造紙等輕工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利用美國援助的先進生產設備,使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也有了極大的進步。

    輕武器、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大口徑高射機槍、高射炮等抗聯自行開發的武器,隻要原料充足,其產量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抗聯自身的需求,甚至有一定的出口能力。而各種彈藥的生產,不僅完全滿足自身的需要,還能形成相對充足的儲備。

    到四二年年中大慶油田,已經進入實際開采的第一階段為標誌。預示著抗聯已經在東北抗日根據地,建立了最基本的冶金、鋼鐵、化工、汽車製造、飛機生產等一係列工業體係。雖然很多工廠隻是完成了設備的安裝,很多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有完工,但比畢竟有了一個好的開端。

    這種不惜一切代價,保證工程進度和速度。使得原本需要三五年,才能完成建設的大型工廠,在東北這種每年施工期隻有大半年時間的情況之下,短短一年時間便完成了基本建設的超常規的速度,後來被到根據地的美國專家稱之為中國奇跡。

    盡管這些大部分隻完成了最基本簡易廠房建設以及設備安裝,大部分的基礎設施還沒有來得及建設,隻能保證先簡單投產的工廠,在他們眼中還隻是一個毛坯。但在他們的眼中,這已經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了。

    而經過四一年抗聯不惜代價進口、囤積原料,即便蘇聯人切斷抗聯的國際通道。至少在大半年之內,楊震至少也不用太為軍工原料發愁。而在半年之後,自己的有色金屬冶煉、鋼鐵等軍工上遊產業也將徹底的完成建設。原料對進口的依賴性,也將大大的降低。

    其實楊震爭取美國援助,相對於各種武器裝備來說,他的目標更多的是鎖定在各種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械設備上。對於作戰裝備的需求,除了美製汽車和作戰飛機之外,其餘的因為對手的不同反倒,以及自身軍工發展情況差了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