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複(3/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6872更新時間:2022-06-28 08:33:15

    至少他對坦克的需求,遠沒有蘇聯人那麽強烈。更沒有國民政府那樣美元也要,裝備更要。大炮我要,飛機我要,坦克我要,汽車我要,甚至就連步槍、機槍、鋼盔、水壺等一支軍隊最基本的裝備,也一樣照要不誤。

    國民政府的需求,是在國內軍工能力相差太多的情況之下,維持部隊的作戰能力並盡可能的提高部隊的裝備水平,所以連最基本的步槍都照要不誤。而楊震的眼光,則要高的多。他引進裝備的重點,還是放在了航空技術和裝備上。

    而當前對抗聯最重要的是,抓緊時間在四二年底之前,完成對現有工程的後續建設以及對現有技術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對部隊真正發起大規模進攻所需的T三四坦克、伊爾二強擊機等武器生產技術的吸收。

    而且在將手中的原材料,要投入到部隊急需的zls三七十六毫米加農炮,以及M三零一二二榴彈炮的生產之中的情況下。暫時不生產坦克、飛機,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對技術的消化和吸收上,對自己軍工的發展還是有好處的。

    所以即便是坦克、汽車、飛機已經投入試生產,但楊震給工廠的指示居然是並不要急於生產出產品來。他給幾個已經投入生產的工廠下達的命令很簡單。一通過對現有裝備的維修,真正掌握對坦克的生產能力。二,完成對蘇聯人轉讓的各種技術,尤其是各種發動機技術的徹底吸收。三抓緊時間,進行技術工人的培養,形成自己的技術骨幹。

    楊震給坦克工廠定下來的真正生產T三四坦克的時間是四三年下半年,而不是工廠建設完畢就立即投產。當前坦克工廠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對T二六坦克的小批量生產和改裝,讓工人得到該有的鍛煉。

    在楊震開來,沒有將技術完全吸收,而急於生產有些過於草率了。這樣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生產出來的質量合格的飛機、坦克,而不是質量低劣的山寨貨。

    在楊震看來,與其匆忙的投入生產製造出不合格的產品,還不如穩一穩將這些裝備的技術真正、徹底的吸收之後,再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雖然心情急迫,但欲速則不達和揠苗助長的道理,他楊震還是清楚的。

    蘇製武器雖說一直以結構簡單、便於生產而著稱,但是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生產出來的。沒有真正的掌握技術,想要生產出來合格的產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相對精細的發動機,更需要耐心和細致。

    技術沒有真正的掌握到手中,急急忙忙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隻能白白的浪費手中有限的資源和原料。與其這樣,還不如沉住氣,穩一穩將所有的生產技術真正的掌握在手中。楊震認為手中擁有的裝備在加上今後美國人提供的裝備,已經足以應付四四年之前的戰局。

    所以,對解除蘇聯人的封鎖,楊震到是不太著急。而且他知道,相對於自己,蘇聯人恐怕就不可能那麽穩坐釣魚台了。因為他給蘇聯人設計的坑,可不僅僅是一個。現在的蘇聯人對自己的依賴性,可遠比自己對他們依賴要大的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