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1/3)

作者:風雪雲中路字數:7098更新時間:2022-06-28 08:35:42

    正是有了這些原因,所以楊震在各個兵工廠真正投產的時候,一直要求穩住。先少量生產解決有無,真正掌握相關的生產技術,並培訓出需要的技術工人。尤其是培訓出大量真正掌握了生產技術的技術工人,這才是他製定的四二年和四三年的最終目標。

    而且在培訓工人的時候不是一個工廠,隻培養自己所需的工人。按照楊震的要求,一個工廠至少要培養出兩個,甚至更多同類型工廠的工人。至於真正的量產,他倒是沒有太著急。

    至於要求更高的冶金行業和煉油、化工等一些建設周期長產業的投產,則被他推到了四三年,甚至是四四年。而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除了這些工廠建設周期長之外,一樣還是對大量的急需技術工人的培訓。

    即便是大量德軍戰俘中的工程師,以及德軍之中從汽車、火炮、冶金、化學、飛機產業征集的熟練工人出身的士兵抵達根據地後。楊震也沒有過於著急,而還是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培訓。

    因為他知道,這些德國人是永遠代替不了本國自己的工人。中國人要想建立真正的自己工業,就必須要有自己大量的掌握現代技術的產業工人。尤其是高級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設計人員。

    更何況有著外來的裝備可以利用,自己的量產也不急於一時。現在的問題,是先打好最關鍵的基礎。基礎不牢,說什麽都沒有用。楊震可不想高射炮的事件,重新在這些更加致命的重武器身上上演。

    所以從四二年中開始製造的T三四坦克,連同裝備八五口徑坦克炮的型號,自行生產的所有坦克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一千餘輛。裝備八五口徑的新型號,更是隻生產了二百多輛。這個數量幾乎隻及得上二戰各國坦克生產的零頭,甚至連蘇聯的零頭都趕不上。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全部加在一起生產的數量也差不多。

    而美援裝備之中除了卡車、作戰飛機,特別是對日轟炸所需的戰略轟炸機之外,援助的地麵裝備數量始終不充分。直到四三年底,才開始大規模的援助M四中型坦克。之前原本定於轉交給抗聯的M四坦克,都被美國人給了英國人和蘇聯人。

    抗聯獲得的坦克,還是以美軍在北非戰場淘汰的M三、M五輕型坦克。以及英軍已經退出一線的馬爾蒂達步兵坦克、十字軍巡洋坦克為主。連同英軍轉交的M三中型坦克在內,整個四二年和四三年,抗聯獲得的美製輕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輛。

    其中還有二百餘輛是性能極其糟糕的,即便是極度缺乏坦克的蘇軍也不愛要,被稱之為七兄弟棺材的M三中型坦克。美製坦克中性能最好的M四中型坦克隻有不到六百輛,而且全部都是最初的型號,甚至其中還有一部分為英軍使用過的二手貨。

    直到四三年底,美軍在太平洋戰場連續遭到連續慘重的失敗,始終未能將攻入澳大利亞,並搶占了北部相當一部分土地麵積的日軍驅趕或是殲滅的之後,才開始大幅度的增加對抗聯的坦克援助。

    但是數量始終無法滿足需要,連同之前援助的M三、M五輕型坦克數量加在一起不到四千輛的情況之下。在想要打牢自身工業基礎的想法之下,楊震便將目光盯上了美英蘇三國繳獲的德國貨。而這些德國貨的抵達,也極大的緩解了抗聯自身能力不足之下,對重裝備的急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