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3/3)

作者:任國成字數:8246更新時間:2022-07-08 17:08:02

    一縣的賦稅有定數的,不交賦稅的多了,這些逃避的稅銀隻能加在無權無勢的小民頭上,導致貧者愈貧,便是富裕的江東,也有無數的百姓嗷嗷待哺,張煌言所在的鄞縣屬於寧波府,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貧瘠,有著眾多活不下去的百姓或者違禁出海,或者避入四明山區為匪。

    而按照江西這種製度,根本就不會再有跨州連縣的大鄉紳,因為即便是江西活下來的鄉紳,要想繼續擁有以往的田地,必須提供以往的地契證明,而根據朝廷的製度,一個舉人最多能有400畝的免稅田,進士最多可以有2000畝,超過了這個數目便是非法。而在以往,哪怕投獻到士紳們名下的田地數目太多,官府們也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們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會為難鄉紳們。

    可是現在卻不同,曆經戰亂的江西,士紳們的力量降到了最低,齊王府的力量到了頂峰。你說這些田地是你的,哪怕你有田契在,而按照朝廷製度,你一個舉人隻能擁有400畝的免稅田,超出這400畝的田地你先把往年的田稅補上再說,偷稅漏稅必須得到懲罰,再懲罰個兩三倍,光是補繳懲罰的足以讓一個士紳傾家蕩產!

    一開始還有鄉紳仗著自己的功名以及朝中當高官的家人硬頂,可是現在的府縣官員卻不是進士出身了,胥吏們還好說,對鄉紳們有本能的畏懼,可丘八們卻不同,他們隻聽齊王府的號令,說抄家便抄家絲毫不含糊。

    而隨著第一批鄉紳被抄家查出之後,其他的鄉紳也都老實了起來,一個個忍著心痛吐出來了自己霸占的田地。而沒了田地,自然養不起太多的仆役丫鬟,沒落下去也就是一兩年的事情。所以,隻要江西現在的政策能夠持續下去,用不了幾年,士紳們在江西的存在感會被虛弱到極限。

    而官府陡然間增加了上千萬畝需要繳納田稅的耕地,便是每畝隻收一鬥糧食,每年也增加百萬擔的稅糧!當然,官府的稅收不止一鬥。

    而多出來的田地,一部分被賞賜給立功的士兵們,其他的則招募無地的百姓耕種,征收稅糧一律按照三成,再加上人頭稅也就是四成的樣子,這已經比往昔的負擔漸少了一半,所以才有鄰省的百姓紛紛來投。

    當然江西的新政嚴重損害了士紳們的利益,也導致了朝堂上愈演愈烈的爭鬥。對自己土地被官府奪占,出身江西的官員拿不到能擺在台麵上的理由,便隻能攻擊齊王以及江西巡撫違反祖製不該讓胥吏丘八當官。而其他官員也生怕陳越會把這種製度在其他省份施行,開始了聯合進行抵製,才有了封駁事件。

    想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張煌言隻能喟然長歎,江西製度的優越性顯而易見,官府的控製了不僅極大的加強,朝廷的稅收也必然大為增加,這樣的製度卻受到了文官們的集體抵製,誰在為公,誰在謀私?已經不需要多說!

    當然,這種製度施行起來太過艱難,在經過戰亂的江西尚可,根本無法推行到其他地方,因為其他地方的阻力遠大於江西。哪怕是齊王現在正在得勢,正如日中天!

    兩百多年的科舉製度造就了士紳們在大明根深蒂固的勢力,並非一個人能夠輕易掀起,除非那個人真的擁有翻天覆地的力量,可以把所有士紳都打到連根拔起。而現在的齊王陳越並不具備這種能力,否則麵對給事中們的封駁他不會妥協。

    在江西轉了一大圈之後,張煌言對江西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這才起身離開了江西,乘船順江而下趕往南京,距離科舉開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就在這時,朝廷又發生了一件大事,直接影響到了張煌言的科考,進而影響了他一生的命運。

    PS:四千字大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