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八章運輸機評審(2/2)(1/3)

作者:瘋子C字數:7086更新時間:2022-09-26 23:22:34

    第二百九十八章運輸機評審(2/2)

    戰略運輸機分成三個檔次,600噸級、400噸級、200噸級!

    600噸級隻有一款,那就是安-225‘夢幻’運輸機,該機起飛重量640噸,載重能力超過了300噸。

    400噸級的戰略運輸機有兩款,分別是美利堅的C-5‘銀河’運輸機、安-124。C-5‘銀河’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379噸,載重能力達到129.3噸。安-124‘魯斯蘭’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405噸,載重能力達到150噸。

    像華夏的Y-9運輸機,實際上是稱不上戰略運輸機的,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隻有65噸,載重量隻有20噸,是一款載重20噸級的中型中程運輸機。

    華夏真正的戰略運輸機,實際上就隻有Y-20,Y-20的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量60噸。這款運輸機在2013年首次試飛,目前還沒有服役。

    Y-20也是命運多舛,早在1993年西飛就開始了大型運輸機的前期論證,先後投入了30億進行準備,1997年西飛向軍方提出研製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方案,2001年提出建設新西飛的戰略規劃,即以形成200噸級大型飛機研製生產能力為目標,大幅提升航空製造技術和加工能力,實現從100噸級到200噸級飛機研製生產的重大跨越。

    從1993年的前提論證,到2013年的首飛成功,Y-20的研製時間足足達到了20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了300億元,而且其中航空發動機還是得采用俄國的。

    如今秦元清拿出的Y-30運輸機,雖然同樣是200噸級,但是載重量大幅度提升,幾乎都快比Y-20大了一倍,航程也大了一倍,而且還是一款具備自主產權的運輸機,包括航空發動機等一係列核心技術,都是屬於自己的。

    要不是戰略運輸機是分成200噸級、400噸級、600噸級,實際上Y-30劃分為三百噸級才是最合適的,而不是和Y-20同屬於200噸級。

    航空發動機順利通過評審,接下來是Y-30運輸機結構部分,秦元清親自上陣。

    “Y-30采用大型運輸機常規布局,機翼為懸臂上單翼,前緣後掠角25度,NASA翼梢小翼高2.90米,懸臂T形尾翼。垂直安定麵與機身連接處向前伸有小背鰭,嵌入型方向舵分為上、下兩段,升降舵分為兩段。垂直尾翼有個特殊的設計,內部有一隧道形的空間,可讓一位維修人員攀爬通過,以進行上方水平尾翼的維修。液壓可收放前三點起落架,可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前起落架為雙輪,主起落架為6輪。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機身,主起落架旋轉90°向裏收入機身兩側整流罩內,可在鋪設與未鋪設的跑道上使用。起落架裝有碳刹車裝置。”秦元清指著飛機模型,然後打開電腦,電腦上出現很清晰的三維圖,以及動畫模擬。

    相比起20世紀飛機設計靠的是手工繪圖,或者計算機為輔、手工繪圖為主,發展到現在,工業軟件已經很完善了,不管是結構力學的計算,還是繪圖方麵,都大大的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研發進度。

    為什麽以往飛機設計,涉及到的資料都是幾個火車皮,就是因為那裏麵涉及到的圖紙和資料太多了,而現在不一樣,幾個火車皮資料在電腦作業也許就是1G、2G的圖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