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01章取經,缺乏真經(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576更新時間:2023-05-02 10:47:28

    畢竟當下在大多數的民眾都沒辦法接受教育的年代,宗教的天然匯集作用,可以代替一部分的知識啟蒙,當然,隻是一小部分。雖然說在這一小部分裏麵,還包括了被宗教歪曲的知識,可是對於那些一出生就被蒙上雙眼堵上雙耳的古代民眾來說,卻是黑暗之中的一點光,支撐著他們能夠活下去。

    所以,不能一味的否決,也不能一味的縱容。

    要用好,就必須要有製度。

    要有製度,就需要有道家真經作為憑依。

    斐潛緩緩的說道,

    龐統看了一眼斐潛,

    斐潛皺眉,不知道為什麽,覺得這個方法似乎有些問題。

    穿越者也不是萬能的。

    雖然斐潛懂得不少,那是因為托了後世信息豐富的福,再加上辦公室職員,成天聊天打屁,自然也多少練就了些本事。還別說,斐潛這級別真還不算是什麽,不信去到京都隨便找個出租車,坐上去隻要問一句,那師傅都說一天國際國內各種政治時事都不帶重複的……

    辦公室職員,統籌計劃,人事安排,拆東牆補西牆,原本幹這種頂替的事情,都是平常了,可是斐潛當下不知道為什麽,覺得就這麽頂替,似乎不是很好。

    雖說當下在道經上麵,確實是還有個大窟窿。

    相當大的窟窿。

    這都是曆史遺留問題。

    佛教沒這個問題,當然,現在佛教還不興盛。

    後朝那些佛教子弟拿的經文麽,都是外來貨,嘰咕嘰咕一通念,懂了嗎?俺嘛泥來哄,聽懂了麽?都聽不懂就好辦了,呃,錯了,是不懂我教你啊,看看,這是一本某某真經,這還有一本也是真經,這邊還有一本真經當中的真經……

    所以佛教的經典是不愁的。

    另外一邊的儒家子弟麽,那個德行,大家都懂。

    這本是我師父的,這本是我師父親戚的,這本是我師父親戚的朋友的,還有那一本也是,都是我家的!

    原本儒家隻有五經,後來就悄悄的變成了六經,一轉頭,謔,變成九經了,再一眨眼,就成了十三經!要不是後人看著臉色發白,那麽多經文,再加上一大幫子的注,再衍生出如小山一般的解,實在是讀不下去,也背不了了,說不得儒家子弟都想要搞出個什麽四十二經來。

    相比較之下,道家的子弟,則是蠻可憐的。

    斐潛一想到這個,就忍不住歎息,之前那些黃老,大漢開國的那些大老,都去幹啥了?

    張良呢?站出來,說你呢,就算你自己編的故事,也要做得全須全尾啊,搞個《素書》就完事了?誰看得懂,就連那些天天喊水,就喜歡幹巴巴掉渣的讀者都看不懂,還怎麽能推廣?還有那個什麽《黃石公三略》,真是太客氣了,才三略?這才三略?!

    而且這《素書》和《三略》也搞得太有針對性了一些,使得皇帝一看,這要是聰明人看去了,那還得了?於是大手一揮,都星星星了事,變得讓後麵的人就算是想要搜個盜版的,都找不到全文了……

    至於後世的《素書》麽,那就是嗬嗬了,畢竟假托上古之人所書,這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有人這麽玩了。

    斐潛撓了撓頭,覺得有點煩惱,都是斐潛之前和左慈譙並等人亂侃一頓惹的禍。誰都以為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然而實際上斐潛根本就沒想好……

    之前斐潛和左慈譙並等人談論的是什麽,是道經的基本教義。

    討論這些,並不難,難的是具體經文。

    比如什麽是,老子噶啦啦說一頓,隻有五千字。

    若是還覺得老子這五千字看起來還水,那就再簡單一些,是以追求為信仰目標,以為修煉方法,以為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和諧、天下太平,以最終達成安樂幸福、長生久視、得道成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