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給不良心態補點鈣(4/5)

作者:文錦字數:64830更新時間:2023-09-28 07:12:28

    這則寓言看起來很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正是“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的道理。在狹窄的路口處,不妨讓別人先行,自己退讓一步。表麵看來,自己吃虧,但實際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讓,勢必會兩敗俱傷,倒不如稍作退讓,免去麻煩。“人情反複,世路崎嶇。行不去遠,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得讓三分之功。”《菜根譚》這種做法明為退,實為進,是一種比較圓滑的處世方法。一條道路本就狹窄,再加上擁擠更是無處下腳,若是自己退一步讓人先走,那麽自己也就相當於有了兩步的餘地,可以輕鬆走路。兩相對照,自然是應選擇有利於自己的做法。

    退一步便是進三步。同樣的道理,一個人隻有放下“身段”,路才會越走越寬。

    人的“身段”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麽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也就是說:“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感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千金小姐不願意和女傭同桌吃飯,博士不願意當基層業務員,高級主管不願意主動去找下級職員,知識分子不願意去做“不用知識”的工作……他們認為,如果那樣做,就有損他們的身份。

    其實這種“身段”隻會讓人把路越走越窄,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願意當業務員,那就隻有挨餓了。如果能放下“身段”,那麽路就會越走越寬。

    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以退求進的道理。

    有一位在美國留學的計算機博士,辛苦了好幾年,總算畢業了。可是,雖說是拿到了響當當的博士文憑,卻一時難以找到工作。沒有工作,生計沒有著落,這個滋味可是不好過。他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

    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個最低身份去求職。這個法子還真靈,一家公司老板錄用他做程序輸入員。這活,對他來說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不過,他還是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地幹著。

    不多久,老板發現這個新來的程序輸入員非同一般,他竟然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這時,這位小夥子掏出了學士證書。老板二話沒說,立刻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相對口的職位。

    又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還能為公司提出許多獨到而有價值的見解,這可不是一般大學生的水平呀!這時,這位小夥子又亮出了碩士學位證書,老板看了之後又提升了他。

    他在新的崗位上做得很出色,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非同小可。於是,老板把他找到辦公室,對他進行詢問,這時,這位聰明人才拿出來他的博士證書。

    老板這時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麵的了解,便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這位博士終於獲得了成功。

    現代社會提倡“自我推銷”,既是推銷,則要有推銷術,如果這位博士還是拿著自己的文憑,一家接一家地去亮相,或許他現在還沒有工作。

    這位博士的點子好就好在以退為進,看上去是自己降低了自己,也讓別人看低了,但是身處低位,被人看輕不要緊,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大放異彩,展露才華,讓別人、讓老板對你一次次刮目相看,你的形象便慢慢高大起來了。相反,一上來就亮個博士證書,容易被人看高。期望值過高,就容易引起失望。倒是別出心裁,以退求進更容易達到目的。

    你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嗎?那麽,就請放下“身段”:放下你的學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評判,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吧。

    調整心態的方向盤

    車在盤山公路上行駛,要想順利地到達目的地,你就必須不斷地調整前行的方向,也就是說你需要不斷地轉動方向盤,否則,即使沒有車毀人亡,你也寸步難行。人一生走過的路,恰似山路彎彎,要想順利地直通生命的遠方,要不斷調整心態,做到與時俱進。

    做心態的騎手

    一位偉人說過:“要麽你去駕馭生命,要麽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我們要改變失敗的命運,就要改變消極錯誤的心態。

    兔子的膽小是出了名的,它們常常被一些小事情嚇得恐懼不已。

    有一次,眾多兔子聚集在一起,為自己的膽小無能而難過,悲歎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危險和恐懼。

    它們越談越傷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悲觀的想象無止境地在它們的腦海中湧現出來。它們怨歎自己天生不幸,既沒有力氣,也沒有翅膀,日子隻能在東躲西藏中度過,就連想要好好睡一覺也做不到,因為有什麽都聽得見的長耳朵幹擾,兔子們赤紅的眼睛變得更加鮮紅了。

    它們覺得自己的這種生活毫無意義,這又成了它們自我厭惡的根源。它們都覺得,與其一生心驚膽戰,還不如一死了之。

    最後,它們一致決定跳到一個湖裏,了結自己的生命,結束一切煩惱。於是,它們一齊奔向湖邊,準備投水自盡。這時,一群青蛙正圍在湖邊,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後如臨大敵,立刻跳到深水裏逃命去了。

    本來兔子們每次到池塘邊都會看到這些情景,但是今天,有一隻兔子突然明白了什麽,它大聲地說:“我們不必被嚇得去尋死覓活了,因為我們現在可以看見,還有比我們更膽小的動物呢!”

    這麽一說,兔子們的心情奇妙地豁然開朗起來了,好像有一股勇氣噴湧而出,於是它們歡天喜地回家去了。

    一念之差決定了生與死,這就是關鍵時刻心態具有的力量。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麽樣子,就真的會成為什麽樣子。所以,良好的心態在我們的一生中起著關鍵的指導作用。

    記住,一念之差決定成敗,永遠要做心態的騎手。

    換個角度去看自己

    在萊茵河畔,一位青年正垂頭喪氣地來回走動著,他心煩意亂,真想跳進河裏一死了之。

    但他舍不得這個世界,正在猶豫不決之時,一位牧師經過他的身邊,停下來問道:“小夥子,你有心事嗎?”

    青年深深地歎了口氣說:“我叫萊恩,但上帝從來沒給我什麽。年近30歲卻一事無成,一文不名,家裏還有個叫人看了就惡心的黃臉婆,這樣的日子我真受夠了。”牧師聽了微笑著問道:“萊恩先生,那麽你的理想是什麽呢?說出來,看看我能不能幫你實現。”萊恩說:“我曾經有三個理想:金錢、權力和美女。”牧師笑著說:“萊恩,這很容易,你跟我來吧!”說著,轉身就走。萊恩大喜過望,緊緊跟在了後邊。

    牧師領著萊恩先來到世界超級富翁懷特的豪宅,隻見他正躺在床上大聲咳嗽,臉色蠟黃,麵前的金盆裏是他剛吐過的帶血絲的痰。牧師轉身對萊恩說:“懷特先生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追求財富。為了得到財富,他付出了超負荷的精力,結果財富得到了,他卻累倒了。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三個兒子正祈禱他早日升天,好早日繼承遺產呢!”

    牧師說著,領著萊恩來到另一間房間,隻見懷特的三個兒子正在和幾位漂亮小姐喝酒,一副聲色犬馬的樣子。萊恩看了十分惡心,不由掉轉身子。牧師對萊恩說:“我們再去拜訪一下議長斯皮爾吧!”

    兩人又來到斯皮爾的官邸,隻見他身邊圍著幾個人,顯然是保鏢。斯皮爾吃飯,保鏢先嚐;斯皮爾睡覺,保鏢都瞪大了眼睛盯著他。就是斯皮爾上廁所,他們也在馬桶旁蹲著。牧師對萊恩說:“斯皮爾的政敵很多,稍不注意就要遭到毒手,他就是上街散步,保鏢都寸步不離。”萊恩歎了口氣,失望地說:“那他和蹲監獄有什麽兩樣?”牧師無奈地搖搖頭說:“我們再去看看當代最紅、最性感的女明星布蕾絲吧!”說著,他領著萊恩來到布蕾絲的家裏。

    布蕾絲正衝一位菲律賓傭人大發脾氣,她甚至拿起手裏的煙頭朝傭人身上燙,傭人的皮膚很快起了泡,傭人硬挺著,不敢呻吟。牧師悄悄對萊恩說:“如果他發出慘叫的話,將招致更嚴厲的懲罰。”布蕾絲折磨完傭人,要回房睡覺了,這時一個女傭走進來對她說:“小姐,伯格先生求見。”布蕾絲眼皮也不抬地吩咐道:“叫他給我滾出去,今天我已經和他離婚了,與他什麽關係也沒有了。”傭人小心地答應著要退出去,布蕾絲又說:“順便帶個信兒給他,明天我就要和我的第12任丈夫結婚了,他有興趣的話,可以來參加我們的婚禮。”說完,“啪”一聲關上了房門。

    萊恩看得目瞪口呆。從布蕾絲家出來後,牧師問萊恩:“小夥子,三個理想,你隨便挑一個,我都可以替你實現。”萊恩想了一會兒,說:“不,牧師,其實我什麽也不缺,與懷特先生相比,我有他所有金錢都買不來的健康;與斯皮爾先生相比,我有他沒有的自由;至於布蕾絲嘛,我老婆可比她賢淑善良多了……”牧師滿意地伸出手來和萊恩相握,萊恩滿臉笑意,一抹溫暖的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去看,你就會發現,你自己什麽也不缺,你應該羨慕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向你的壞心情告別

    自我覺察是情感智慧的主要成分。對自己的情緒了解得比較清楚,就比較善於駕馭自己的人生。所以,要想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必須要培養自我覺察的能力。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覺察到自己的反應,才能盡早控製自己的情緒,並趕走壞心情。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承擔著各自的社會責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衛生問題。隨著社會不斷變革,人們的情感、思維方式、知識結構、人際關係在發生變化,引發心理問題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據專家介紹,由於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為增多,加之過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敗的幾率較高,內心失去平衡,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心理專家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常常直接影響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他的某種具體行為。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衛生比生理衛生顯得更為重要。”

    從理論上講,一般的心理問題都可以自我調節,每個人都可以用多種形式自我放鬆,緩和自身的心理壓力和排解心理障礙。麵對“心病”,關鍵是你如何去認識它,並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它。雖然我們找心理醫生看病還不能像看感冒發燒那樣方便,但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自我調節,學會心理適應,學會自助,每個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發展的某些階段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

    首先,掌握一定的心理衛生知識,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

    其次,能夠冷靜清醒地分析問題的因果關係,特別是主觀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對己對人都負責任的相應措施;另外,恰當地評價自我調節的能力,選擇適當的就醫方式和時機。

    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智商,還要有良好的情商。在出現心理問題時,人們開始引起重視並尋求谘詢和醫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和人們文化素質提高的一種表現。據專家介紹,生活條件越好,文化層次越高,人們對心理衛生的需求也就越迫切。隨著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衛生服務的完善,解決“心病”會有更多更好的渠道和辦法。

    戰勝孤獨

    有一家報紙曾報道了這樣的一則消息:一名35歲的男子,因為“愛犬”被車軋死竟然一時想不開,就從自家的6樓上跳下去墜地而死。據了解,這個青年男子從小就性格孤僻,不喜歡和人接觸。自從家人給他買了小狗,小狗就成了他唯一的朋友。

    正是因為嚴重的孤僻心理,阻礙了他與家人、朋友之間的溝通,他才會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從而放棄了生命。

    孤僻是阻礙人們心靈溝通的絕緣體,孤僻心理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自幼生活在缺少父(母)愛和理解的環境之中,養成了寂寞獨處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的個性;二是某件意外事件的重大打擊,造就了心理上的自我封閉,以致逐漸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其實,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並非人人都能夠戰勝自己的孤獨。一位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產生於那些雖有肉體接觸,卻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婦。事實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於人群,或者是獨居一室,隻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處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戰勝孤獨的秘訣何在呢?

    ——要有強化克服孤僻心理的願望。一個人的孤僻性格固然與人的氣質即神經係統類型有很大關係,但性格的形成主要還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因此,有孤僻心理的人自己要有克服這一心理障礙的願望。你的願望越強烈,行為也就越自覺,效果也就越明顯。

    ——要與外界交流。獨自生活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一個長年在山上工作的氣象員說,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告訴人家,可是他的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傾訴,所以他就用寫信來滿足自己的這一要求。

    清除消極情緒

    生活中,同樣有不少人把不經意的小事裝在心裏,寢食難安,成為影響自己的消極情緒。

    保羅在一家夜總會裏做事,收入不多,然而,他總是過著非常快樂的生活。

    保羅很愛車,但是,憑他的收入想買車是不可能的事情。與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他總是說:“要是有一輛車該多好啊!”眼中盡是無限向往之情。

    後來有人說:“你去買彩票吧,中了大獎就可以買車了!”

    於是保羅買了兩塊錢的彩票。可能是上天過於垂青他了,朋友們幾乎不敢相信,保羅就憑著兩塊錢的一張彩票,果真中了大獎。

    保羅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買了一輛車,整天開著車兜風,夜總會也去得少了,許多人看見他吹著口哨在林蔭道上行駛,車子擦得一塵不染。有一次保羅把車泊在樓下,半小時後下樓時,發現車被盜了。

    剛開始時,保羅有些遺憾,但更多的是氣憤,他恨透那個偷車賊了。他晚上思考了很久,到了第二天早晨,他又變得很開心了。

    幾個朋友得到消息,想到他那麽愛車如命,這麽多錢買的車,眨眼工夫就沒了,都擔心他受不了,就相約來安慰他。

    保羅正準備去夜總會上班,朋友們說:“保羅,車丟了你千萬不要悲傷啊!”

    保羅卻大笑起來:“嘿,我為什麽要悲傷啊?”

    朋友們互相疑惑地望著。

    “如果你們誰不小心丟了兩塊錢,會悲傷嗎?”保羅說。

    “那當然不會!”有人說。

    “是啊,我丟的就是兩塊錢啊!”保羅笑道。

    是的,不要為兩元錢而悲傷。保羅之所以過得快樂,就因為他能夠駕馭生活中的消極情緒。

    消極情緒會成為前進道路上的桎梏,如果對消極情緒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就會很容易影響生活。一個不能丟掉消極情緒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保持健康的情緒狀態,還需要在頭腦中裝上一個控製情緒活動的“閥門”,讓情緒活動聽從理智和意誌的節製,而絕對不能任其自流。

    凡是理智和意誌能有效地節製情緒的人,也就能基本保持情緒的平靜和穩定,這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

    許多不善於利用自己情感智力的人,麵對消極情緒侵擾的時候,總感到無所適從,心靈任其啃噬。

    契訶夫的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中,那個可憐的小公務員在看戲時,不幸與部長大人坐到了一起,把唾沫星子弄到了部長的大衣上,他就神經質般地變得惶惶不安起來。無論他如何解釋,部長大人好像都沒有原諒他的意思,這個小公務員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竟然一命嗚呼了。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別人根本沒有在意或早已忘卻,隻有你還記在心裏耿耿於懷,這就是人們無法戰勝自己的體現。生活中小小的失誤不妨由它去吧,丟掉你心中的消極情緒,學會輕鬆地生活,那樣,一切都將美好起來。但我們如何去排解消極情緒呢?心理專家給我們提供了幾個方法,你不妨試試:

    1.轉移。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在餘怒未消時,可以用看電影、聽音樂、下棋、散步等有意義的輕鬆活動,使緊張情緒鬆弛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