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章 少年關公(2/4)

作者:無為之治字數:11330更新時間:2024-03-29 13:08:19

    有人曾說,鹽池汪汪滿溢的豈止是水,他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白花花的食鹽,更是白花花的銀子。可能也正是順應了舜帝的“阜吾民之財兮”的美好祈願,鹽池孕育了一代代的商賈巨富,從春秋時代富可敵國的猗頓,至近代的晉商富戶,都和鹽緊緊地捆綁在一起。管子說過:“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堯、舜、禹三帝均建都晉南,除了這裏具有平川沃野、氣候溫和等適合休養生息的環境外,臨近和占有鹽湖,便於取食鹽,必當也是他們擇地建都的一個重要條件。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談及河東鹽池:“周官有苦鹽,不煉而成。”就說到了周朝時官方對鹽湖的看重和控製。這裏的鹽自然結晶,隻需要“集工撈采”出來,國家就能征收鹽稅,利國利民。從古至今,鹽池一直是皇帝、官家和商人們關注的焦點。鹽池所產生的利潤也成了曆朝曆代官府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據《新唐書·食貨誌》記載,唐代宗時,河東鹽池每年的稅收達到一百五十萬緡(一千文為三百緡),占全國鹽稅收入的四分之一,占國家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可見鹽池在中國曆史的發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鹽池的繁榮與發展,使得解州成為了一個經濟文化重鎮,全國各地的商賈巨富齊聚此地,帶動了當地各行各業的長足發展,促使解州一地長久時間的商業發達,百業興旺。

    應當說,關公降生的時候,他的故鄉依然是一片樂土。

    但他降生前後,政局動蕩不安,有大量的史料可以證明當時局勢的混亂與凶險:東漢桓帝劉誌執政年間建和元年(公元147年),至其終政的永康年間(公元168年),太後專權,宦官為患,天災不已,匈奴鮮卑邊關燃烽火,域內各地起義暴動,地方各自為政,天下大亂,民人相食,度日維艱。期間,公元155年,北匈奴叛亂與武陵南蠻反漢;公元156年,公孫奉、東郭竇山東起義;公元157年,朱達起義;公元159年,鮮卑雁門郡遼東侵犯;公元160年,勞丙與叔孫元忌起義;武陵郡蠻叛漢;公元161年,諸羌攻陷京兆、張掖郡、武威、並州等地;公元162年,長沙零陵人民起義;公元166年,黨錮禍起等等的大事件,已使漢王室搖搖欲墜,朝不保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