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5章 大道至簡(1/2)

作者:零點Q字數:7978更新時間:2019-04-01 09:11:18

    此外還有向後、向下至腳麵的紮法,還有圈紮、正紮、反紮,圈紮是以刀刃朝外,刀背朝內,刀身扁平放置,以刀尖紮戳之,正紮是以刀背朝上,刀刃朝下,直臂向前紮出,反紮是以刀背朝下,刀刃朝上,屈臂向前推送,取弓步配合。

    刀刃朝左,由前向左弧形抽回為抹,力達刀刃,旋轉抹刀要求旋轉一周或一周以上,左右手相配合,協調一致。

    截法為割斷之意,勢如拉鋸斷木,前臂內旋或外旋,使刀刃斜向上或斜向下推伸為截,彼槍棍到近處以刀迎之為截。

    截法一般用於截膝、腕,截槍、棍,常用的截法有橫截、豎截、左截、右截、上截、下截和後截等。使刀橫置,刀刃朝上或朝下,以刀刃截敵之臂或槍棍為橫截。

    引高刀柄,使刀尖下垂,截敵之內腕,左手虎口朝下,手臂靠近右肋為豎截,左截使刀尖朝上,先避開敵械,身向右移,刃向左截,如推銼之勢擊其臂、腕。

    而右截要領與左截同,惟方向相反,上截刀斜向上,下截刀斜向下,刀尖朝體後為後截,左手附於右腕,取虛步弓步均可。

    推刀則是攻防兼備的刀法之一,刀尖朝下,刀刃朝前,左手挾於刀背前部,助右手用力向前推出為立推刀,刀尖朝左為平推刀。

    常樂將刀尖下垂,刀經左胯貼身往右後側翻腕反提刀柄,高舉過頭,忽矮身形,刀繞身一周,撤右步變壓刀式。

    這是過腦刀,在繞轉時要先柔後剛,用力翻腕掄刀繞回,速度要快,刀在後繞時用力要柔,兩手動作配合要協調一致。當高舉刀時左手置於右腋下,目凝視前方。

    常樂以右手持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貼背繞過右肩,即朝相反方向繞轉,刀纏繞時,要貼身迅速轉動平掄,翻腕要用力,兩手必須配合協調。左手繞右腋下欲從背後去找左肩頭,右手繞左肩頭找右肩頭,先剛後柔,頭部要自然正直,不得歪斜,動作要連貫。

    “纏頭”與“裹腦”在動作上是一正一反,在用法上,正架過頭的為“纏頭”,反架過頭的為“裹腦”。

    纏頭裹腦在單刀運用較多,故為單刀的特點,“纏”,以刀鉤槍棍隨其旋轉,用刀背粘連黏隨不離為纏。

    纏法如以條帶,或繩索纏繞捆綁物體之勢,反提刀柄高過頭頂,經身前向左後纏至右後,再返回身前,即以刀繞身一周,是謂“纏頭過腦”。

    若是反腕提刀從身前往右後,往左再返回身前,也繞身一周即為“裹腦纏頭”,“過”為經過,“裹”係包裹之意,均為象形之動作。

    托刀則是防中寓攻的刀法之一,假設對方兵器向我上中盤砍紮,我即以刀刃向上迎敵時以腕或器械為托。

    然後右手腕由外向裏翻,使刀刃朝上,由下橫向左上方托起,高過頭頂,托刀貌似架刀,但用法各異,架刀一般用於架擋兵器,托刀是托擊對手手腕。

    而架刀是防中寓攻的刀法之一,刀刃朝上由下向上推舉為架,刀高過頭頂,力達刀身,手心朝外或朝裏。

    架刀一般橫架於頭頂上方,手心朝外為正架,手心朝裏為反架,此外還有斜麵架對方兵器的。

    右手持刀,刀尖朝前,刀刃朝下,刀體藏於右身側,取弓步藏刀,又稱“夜戰八方藏刀式”。

    扇刀如扇扇子,向左右橫撩或以刀背磕開敵器械,隨以刀刃進殺。

    扇有橫扇、豎扇二法。如敵以槍、棍紮戳,我扇開對方槍棍,順勢推刀而進,此為橫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