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章 將軍白發(4/5)

作者:蔣勝男字數:18108更新時間:2021-04-19 22:23:33

    王侁此時見軍中人人心中尚是好戰,便煽動軍心,要在寰州與遼國再打一個大勝戰,才光光彩彩地退回代州去。王侁心底很瞧不起楊業是個降將,但是軍中向來講究資曆,他打得戰不多,遠不及楊業對遼作戰多年,經驗豐富,將他條條駁倒。王侁惱羞成怒,便逼住了楊業笑他不過是怯戰枉稱無敵,笑他原是個降將,自然不以大宋的軍威為念。楊業本是條硬漢子,豈受他這般侮辱,眼見這一戰在所難免。在場唯一能熟知耶律斜軫的戰法之人,唯有他一個,明知此戰必敗,實不敢放心叫別人領軍,隻得自己請命率軍前去。

    潘美作為主帥,在這一場爭執中,也著實猶豫。明知道王侁在擠兌楊業。然而楊業身為降將,在軍中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在軍中站得住腳。楊業是他的部下,他非不肯維護,然而王侁是皇帝派來的監軍,又是一個以誣陷主帥而起家的小人,他不能為了楊業而得罪王侁,隻因為王侁的背後,站的是當今皇帝。

    想當年潘美何曾會因這種事而猶豫,何曾能容忍一個小人在他的軍中擅權,早就一劍將斬了。然而,今非昔比。記得當年他與曹彬領兵出征時,太祖皇帝會將所有部下的生殺予奪之權都交付主帥,不必請旨。然而這樣的君臣之信任,早已經一去不回。

    當今皇帝因上次高梁河大戰失蹤之事,居然有部將要推舉趙德昭為帝,若是遲得片刻,帝位難保。此時他雖然將德昭德芳延美等一一鏟除,卻不免疑心軍中仍有餘黨,且曹彬潘美,都是先皇太祖手中的功臣宿將,他不得不用,卻不得不防。因此大軍出發,要分成三路,而且每路各派副將監軍節製。潘美曾經因這樣的安排而拒接帥印,皇帝所作的退讓卻隻是納他的女兒為襄王妃,將宿將楊業交給他作副手,而絲毫沒有改變派監軍的原意。

    這一個誣陷主帥起家的監軍,監的不是軍隊,而是他潘美。田仁朗的悲劇,真的要再次在他潘美身上重演嗎?

    他不能動王侁,然而王侁在軍中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眾將士都是沙場拚殺出來的,何曾將這種軍中暴發之人看在眼中。王侁也知道這一點,因為才會趁著群情激憤之時,趁機排擠那些與自己不合的將領。此時眾部下的好戰之心極盛,潘美也不想做這個為難的事。想楊業與遼國交戰多年,應是無礙。因此上,同意楊業出戰。楊業出戰前,他和主帥潘美做了約定,請主帥在要道陳家穀部署步兵強弩接應。

    潘美依約駐軍陳家穀,等候了一天,仍未見楊業的消息報來。王侁心中暗忖,必是楊業得勝,撇下主帥大軍,獨戰功勞,因此上遲遲沒有消息。便想率軍去搶功,又怕潘美反對,便自己率軍出穀而去。

    潘美得知消息,率兵追上王侁,此時卻傳來楊業戰敗的消息,王侁得知耶律斜軫大軍將到,慌忙率軍撤退。潘美率軍正追趕王侁,結果被他撤退的兵馬一衝擊,整個大軍陣腳大亂,無法成表抵抗將至的遼軍,為防全軍覆沒,隻得先撤軍回代州。

    後來他得到的消息是:楊業力戰盡日,轉戰到陳家穀,沒有看到接應的人馬,卻被耶律斜軫大軍追來,隻得再率領部下力戰。楊業身受幾十處傷,左右殆盡,仍手刃敵軍數十百人,楊業筋疲力盡,戰馬又受了重傷,最後為遼軍生擒。楊業的之子楊延玉,以及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楊業被擒不屈,絕食三日而死。

    當到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已經和曹彬的軍隊會師了,並共同奉旨,入京述職。

    那一日,潘美與曹彬在夕陽古道上相逢時,西風瑟瑟,他們都看到彼此頭上新生的華發。

    將軍已老,白頭相對,不勝蕭瑟。

    想當年他與曹彬平南漢、滅後蜀、定江南,南征北戰,威震天下,打出這大宋天下一統江山。身經百戰,所向批靡,曹彬潘美二人的名字,令天下敵手聞風喪膽。多年的征戰未曾敗過,然而,就在這一次,他們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戰役裏,如此不榮光地敗了。

    他們是敗給了誰呢,是敗給了坐在幽州城中運籌帷幄的蕭太後韓德讓,還是那沙場宿將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還是——他們是敗給了自己?

    若是以前那軍紀森嚴的曹彬,豈容部將違令冒進,導致中了埋伏;若是以前那霸氣悍烈的潘美,又豈容王侁這樣的小人在他的軍中指手劃腳,以致折損大將?

    兩人彼此對望時,不勝唏噓:“老了,真是老了。”多年來高官厚祿,竟是人也老了,當年的血性也失了。若是換了以前的曹彬潘美,怎會顧忌。然而今日的曹彬潘美,卻是不得有所猶豫,有所顧忌。然而戰場上的戰機,電光石火隻在一刹那間,又豈容你有猶豫和顧忌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