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八十章 鄭和號蒸汽輪船(3/5)

作者:雨天下雨字數:12548更新時間:2022-12-23 22:00:27

    而高壓蒸汽機則是不一樣,哪怕現在還是比較貴,用起來估計會虧本,但是進一步發展的話,用起來還是比較劃算的。

    最重要的是能夠迅速的提升產能。

    如今紡織業依舊火爆,國內市場乃至海外市場裏的各種紡織品的需求巨大,對於各紡織企業而言,隻怕生產不出來,不怕賣不出去。

    因此,紡織企業裏的龍頭企業,蘇秦紡織公司也是找到了廣州機械公司,商討著進行戰略合作,以便早日用上蒸汽機。

    不過,這種合作後續還得再繼續研發改進才行,現有的高壓蒸汽機太貴,人家蘇秦紡織公司也不是傻子,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火車大賣,工業用蒸汽機也算是有了清晰的路線以及可觀的前景。

    但是在航運業裏,廣州機械公司卻是沒有獲得太大的進展,預期中的遠洋船隻裏,竟然除了海軍外,沒有普通遠洋商船願意采購高壓蒸汽機……

    就算是海軍,他們也隻是打算搞幾艘試驗艦而已,可沒打算說第一時間就大規模的上馬蒸汽戰艦了。

    如此情況下,廣州機械公司也隻能把目光放在了內河船隻上來。

    如此的他們,和廣州造船廠方麵也是一拍即合。

    很快,廣州機械公司的就設立了艦用蒸汽機研發團隊,並在廣州造船廠派過來的技術人員的配合下,開始設計建造內河船隻使用的蒸汽機。

    為了降低技術難度,也是為了生產成本,避免過高的售價導致市場接受能力太差。

    他們采用了技術難度更低一些的小氣缸高壓蒸汽機,通過縮小氣缸口徑來降低技術難度,降低製造成本。

    畢竟在目前的蒸汽機生產裏,其實成本最大的一個環節就是氣缸的加工。

    而氣缸的加工裏,氣缸口徑越大,容積越大,那麽難度也就越大,兩;良品率也就越低。

    這玩意,其實和火炮的生產加工也差不多,都是口徑越大成本越高。

    而小口徑氣缸的話,那麽氣缸這個核心零部件的製造成本就能夠控製下來,然後通過兩個氣缸甚至三個,四個氣缸串聯的方式來增加總動力。

    如此,很快他們就設計出來了第一台民用船舶高壓蒸汽機。

    這是一台動力不過五十二匹馬力的蒸汽機,但是體積更小,重量也很輕,采用雙氣缸聯動的方式推動。

    因為大部分關鍵技術其實都是直接從二十一型蒸汽機上套用,因此設計簡單,建造也更簡單,很快就建造出來了樣機。

    然後就被廣州造船廠的工程師們,直接搬上了一艘準備好的試驗船隻‘鄭和號’進行試驗。

    安裝完畢後,大楚帝國曆史上,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艘可實用化,采用純蒸汽機為動力的船隻誕生了。

    鄭和號,全長四十六米,寬十米,是一艘典型的淺水內河船隻,本來是采用中式硬帆的,不過現在帆裝被拆掉,同時內部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裝,以便安裝蒸汽機以及部署煤倉等。

    在船隻的兩側,則是有著兩個巨大的明輪。

    其實廣州造船廠那邊一開始打算使用螺旋槳技術的,不過如今的螺旋槳技術還不成熟,就連海軍那邊的試驗艦,也隻有一艘采用螺旋槳,其他幾艘還是采用明輪,有船尾推動,有兩側推動。

    海軍那邊是把各種技術方案都要進行驗證一番,以便尋找更加優良的推動方式方案。

    廣州造船廠這邊為了降低技術風險,所以在鄭和號上采用了兩側布局的明輪方案。

    因為采用的都是成熟技術方案,雖然整體性能一般般,但是改裝建造起來也很容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